银器新生
2016-11-24撰文大米粒图片提供博艺府家Puiforcat
撰文>>>大米粒 图片提供>>>博艺府家(Puiforcat)
银器新生
撰文>>>大米粒 图片提供>>>博艺府家(Puiforcat)
手作是带有体温的艺术,尤其是在这个大规模流水线化生产的年代,
每一件正在工作间里被制作完成的手工艺品,都因为自带产量低且不可复制的属性,终将成为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记忆。
现在,欧洲的高级银匠已经变得屈指可数。除了“在这个追求量产的年代,手作银饰的速度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银匠。有学者做过调查:具备天赋的学徒需要学习2年的时间,才能开始尝试着去做简单的银饰。像博艺府家的经典产品——银盘,则因为流程复杂、工艺考究的缘故,只有那些具有10年以上功底的银匠才有勇气去“接盘”。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即便是手艺娴熟的银匠,全年无休地去工作,每年纯手工制作的银器也不过5件~10件——繁杂的制作流程和对工艺精益求精的要求,是导致手工银饰出产率上不去的原因。事实上,也正因为纯手工制作的银饰不可多得,收藏家、美学鉴赏家以及王室贵族,才会对这种流传了几个世纪的手艺,另眼相看。
博艺府家:流传了两个世纪的神话故事
博艺府家(Puiforcat)的银器,要从两个世纪之前说起。1820年,擅长制作银器的法国人Jean-Baptiste Fuchs被法国王室委以重任,为宫廷里的新生儿制作可以佩戴的银饰。因为制作风格不落窠臼,没过多久,他就成了享誉整个法国的银匠。为了让自己的这门手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Jean联合自己的两位表亲Joseph-Marie Puiforcat以及Emile Puiforcat——同样以制作银器为生的两位银匠,一起创立了博艺府家。“银器凝集了一个时代最高级别的美学表现手法和记忆,它有值得骄傲的资本。”Jean经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后来成了博艺府家的品牌信仰。而那些接受过Jean教诲的银匠们,则一直不敢懈怠,始终遵循着古训制作银器,也正因为如此,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博艺府家才会有包括“奥地利的安妮”酒杯、Outrebon茶与咖啡套具在内的诸多经典银器传承于世。
其中,已经作为国家级典藏,被卢浮宫文物部所收藏的“奥地利的安妮”酒杯,是博艺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据说,采用镀金工艺以及镜面抛光处理的“奥地利的安妮”酒杯,它最早的“主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爱妻。除了“奥地利的安妮”酒杯,博艺府家的银匠们以葡萄牙国王何塞一世最心爱的咖啡壶为蓝本,花费2500多个小时制作完成的Outrebon茶与咖啡套具,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的旷世奇作。事实上,除了酒杯和餐具套装,博艺府家的银匠们,在经年岁月里也曾尝试着制作更多品类的银器,比如完成于1932年的银质时钟,就是他们又一独具匠心之作。史料记载:为了传承经典,博艺府家的银匠们以70多年前的时钟为蓝本,设计完成了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复刻版时钟——复刻版银制时钟配有白色大理石基座,更显大气,而镶嵌在械芯上的11颗造型迥异的红宝石,则奠定了其不可复制的特性。
而今,源远流长了两个世纪的银器品牌——博艺府家,已于1993年纳入爱马仕的旗下。虽然品牌已经“易主”,但银匠们从老一辈手工艺者身上传承下来的匠人精神,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没错,时至今日,博艺府家的银匠们所制作的每一件银器,不管是器皿、托盘、烛台还是餐具,都还是严格按照冷锻、锤击、刨磨、组装、焊接、压边、抛光、錾刻的工序去执行——专业工匠已经形成习惯,纯手工制作银器时,不会惜力,为了精益求精,他们会力保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有4周~10周的制作时间,以实现银器的最佳品质。
蒂芙尼:除了珠宝,银器也是它的代表作
你知道吗?以“珠宝界的皇后”这个名号闻名于世的蒂芙尼(Tiffany & Co.),最早其实是以制作银制餐具起家的。1837年,查尔斯·L·蒂芙尼与好朋友约翰·B·杨一起在纽约百老汇大街259号创立了一家名为Tiffany & Young的文具饰品店,但事实上,查尔斯的理想并非是做一名小店店主,他想将蒂芙尼打造成世界一流品牌。为了达成目标,从他创立了蒂芙尼那天起,他就一直在做着不遗余力的努力——彼时,他发现日渐富裕起来的美国人开始关注珠宝首饰,尤其是偏宠长期以来备受宫廷王室喜欢的那些珠宝品牌,于是,他开始投其所好,满世界地为他的客人们去搜罗他们所喜欢的珠宝首饰。
待蒂芙尼的声誉和财富渐渐积累起来之后,查尔斯又开始觉得做“供应商”不过瘾了。于是,兴致使然,他从供应商摇身一变,成了制作银器的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和降低运营风险,最开始的几年,查尔斯并没有雇佣银匠,而是跟一些制作银器的小作坊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他为这些小作坊拓展销量、增加营业额,但会要求工作在这些小作坊里的银匠,要在自己制作的银器上统一印上蒂芙尼这个名字……没错,从那时候开始,查尔斯就已经有了经营品牌的意识。
在查尔斯的努力下,蒂芙尼从百老汇大街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慢慢发展成享誉整个美国的经典品牌,人们不仅在购买质量上乘的珠宝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蒂芙尼,想要购买媲美宫廷餐具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它。为了做好“领头羊”,蒂芙尼公司不仅开创式地引进了流行于国外,但已经被美国上流社会所认可的扁平餐具样式,还于1 951年的时候,率先成为了第一个引用英国纯银标准(9.25)制作银器的美国公司。之后,蒂芙尼公司又一鼓作气,跟美国制作盛器最好的银匠约翰·C·摩尔达成合作关系,一起制作完成了专属于蒂芙尼的扁平银制餐具。
而今,已经有了经年历史的蒂芙尼公司,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其已经形成量产的银制扁平餐具,因为工艺考究且具有历史参考价值,亦会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拍场中,成为了今天最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银器品牌。
乔治杰生:不容忽视的银器品牌
“如果银子会说话,讲的一定是丹麦语。”流传在丹麦的这句谚语,其实能够恰如其分地体现出银器带给丹麦人的自豪感。丹麦银器举世闻名,银器品牌也多到数不胜数,但如果真要说一说丹麦银器的话,创始于1904年,现在已经在全世界12个国家拥有100多家商店的银器品牌——乔治杰生,就一定不能不提。
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银器品牌——乔治杰生,它的创始人名叫乔治·伊森,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英国“金匠礼堂”展览过银器作品的外国银器大师。出生于1866年的乔治·伊森,从14岁开始做金匠学徒,但实际上,他最喜欢的材质却是银。兴趣使然,从1904年开始,乔治·伊森以银匠的身份先后到意大利和法国等地游学。学成归来之后,乔治·伊森决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定居,为了开设一家生产、制作银器的小作坊,他花掉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全部积蓄。“我当时真的是带着背水一战的心态开始创业的,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我的生意就好起来了。”乔治·伊森擅长制作珠宝、刀叉和银雕器皿,因为工艺考究,银器造型新颖、别致的缘故,他的小作坊,很快就积累起了人气和声誉。
事实上,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乔治杰生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够在创立30余年之后,就晋升成为享誉整个世界的知名银器品牌,除了离不开乔治·伊森这个心灵手巧的银器大师的努力和付出之外,其实还要依赖于另一位银器大师,即乔治·伊森第三任妻子的弟弟尼尔森的努力和支持。立志做一名画家,但最终却在银器领域“建功立业”的尼尔森,天赋秉异,深谙制作银器之道。事实上,自从1935年乔治·伊森长眠于世之后,一直是尼尔森在帮他掌管乔治杰生的生意。值得一提的是,在尼尔森担纲公司艺术总监期间,乔治杰生出品了很多经典款银器,包括现在仍在量产的葡萄胸针和金字塔系列餐具。
“银雕工艺不应该跟随潮流,而是应该创造时尚。”这话是乔治·伊森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妻弟尼尔森生前一直在坚守的承诺和信仰。而今,在经历了几任有眼光和极具创造性的品牌领导人之后,乔治杰生的工艺与原创设计,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今,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及销路,乔治杰生的产品,已经从早期的单一产品——银器,逐渐拓展到了涵盖珠宝、手表与装饰品在内诸多领域的产品,凭借努力,这个经历了100多年时间洗礼的品牌,已然成长为银器界,乃至珠宝界,不容忽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