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6-11-23刘建文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材信息技术评价

刘建文

[摘 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五个合理”即:合理安排教材,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及合理的课堂管理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的特点,熟悉教材,精心安排,设计出适用又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结合该学科的特点,熟悉教材,精心设计出适用又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合理安排教材

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要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把握好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每个领域,教材会时常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并拓展教材的内容。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是否熟悉教材、研读教材,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既是教学思路引导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知识基础,还要掌握好学生的爱好、兴趣、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这样才能合理运用教材,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景,巧妙构思、灵活运用,在教学思路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为每一节课创设出形象而又生动的教学情景。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堂课成功的基础。课前开场白的引入最为关键,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愉悦身心,进而产生求知欲。例如:教师在办公软件中进行“插入”功能教学时,设计一个导入的过程,首先将学生之前制作的精美作品运用电脑广播教学功能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音乐声中欣赏漂亮的贺卡、校报、画刊、环保宣传刊等。使得学生看后,便惊讶地叫起来:“真美,太漂亮了,太好听了,太诱人了!”,“怎样才能做出这么好看又动听的贺卡呢?”,“老师快教教我们吧!”,这时,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用Word办公软件中‘插入功能制作出来的。”反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学?”在得到肯定回答的时候鼓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做得更好、更美、更好听。”随之课堂氛围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听课非常专注、积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合理采用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是以完成任务作为驱动力来进行教学。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蕴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之中,每个任务要设计得明确、合理、科学,并将知识点分解到各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探讨,了解任务所涉及的新旧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学习主动权。任务驱动法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任务驱动方法教学中,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2.分组教学法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师生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教师在组织班级教学活动中,选出几个基础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辅导基础较差的同学,既帮助了同学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通过相互探讨交流,每位学生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进步。当小组长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协助解决。每位小组长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提高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部分学生克服因害怕提问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全班学生各得其所,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学生之间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适时激励法

教师通过各种激励的语言和开展评比活动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教师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多激励学生展示自我才华。教师在课堂中多使用激励的语言,如:“今天你做到了”,“你做得真棒”,“某某同学最出色”等。布置的教学任务要适当降低操作难度,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快乐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合理采用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不仅能对学生学习有检测和激励的作用,还能对教师的教学有引导和调控的功能,教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探讨,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知识技能的评价。看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好了所学的知识技能,教学中学生所完成的任务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是合作能力的评价。小组合作是以发挥整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小组合作能力的好与坏关键是要看小组所完成的任务情况,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是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应运用自身条件,让学生热爱信息技术课,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好所学知识,还能结合知识技能进行创新。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创新能力,还得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是否新颖、美观,是否运用了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创新组合。同时,学生创作的作品要有别具一格和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

五、合理采用课堂管理

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打瞌睡、玩游戏、听歌、看电影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不热哀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多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懂得合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抓好课堂的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六个”措施,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通过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以及各领域中应用典型的例子教导学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二是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来疏导学生,淡化他们的厌学情绪;三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采用还原、屏蔽、监控等技术,减少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四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安排一名纪律值日生,小组成员轮流值日,起到相互监督管理的作用;五是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时间,30%的时间给教师授课,70%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探索学习;六是积极组织与知识技能相关的教学游戏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能快速地理解并掌握好相关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管理能促使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按照新课标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教材信息技术评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材精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