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贼王末路”背后的历史转型

2016-11-23寇静

电影评介 2016年19期
关键词:香港回归时代

寇静

由欧文杰、黄杰伟、许学文执导,杜琪峰、游乃海担任监制的电影《树大招风》,以三个香港真实的悍匪为原型进行改编拍摄,他们是曾经在香港叱咤风云的“贼王”,最终却都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消亡,在虚实穿插中展现了香港人深深的97情节,三位导演通过黑帮题材,拍出了一部历史转型时期的纪录片。这部电影没有在内地正式上映,但却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小人物的张扬跋扈势必无法阻挡大时代的洪流,无论曾经怎样的作恶多端都会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烟消云散。

一、 虚实穿插的手法呈现“贼王末路”

《树大招风》把活跃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三大贼王”季炳雄、叶继欢、张子强三人的故事改编后搬上银幕,人物生平及人物姓名也都几乎照搬。在虚实穿插中展现了一场关于“贼王末路”的故事。电影讲述了1997年初,互不相识的三个“贼王”卓子强(陈小春饰)、叶国欢(任贤齐饰)、季正雄(林家栋饰)因为巧合而同时现身于一家酒楼,正因这次巧合,江湖上传出了三人要在香港回归前联手做一宗大案的传言。

卓子强绑架了大富豪的儿子并勒索了几十亿赎金,犯罪事业达到顶峰的他想要寻求新的突破,在听到这个传言后,最初是一笑了之,后来真的决定找出叶国欢和季正雄,谋划一场传言中的惊天大案。叶国欢曾经抢劫金铺千万元的财产,并且最终逃出警方包围,面对这样危险重重的“事业”,他打算另谋生路,走私水货电器。为了挣钱,昔日无限风光的他只能卑躬屈膝地四处打点,最终难忍心中久久积压的愤怒。在得知卓子强正在寻找自己的消息之后,他重新拾起枪杆,打通了卓子强的电话。季正雄在杀害几名警察之后不断更换着姓名与身份,行事小心低调,作案规模控制在小打小闹中,倒也一直没有被警察发现。他听到三人合作的传言后,起初不以为意,但最后仍然控制不住内心的贪欲,联系上了卓子强。

就在电影的最后,三人刚刚互通完电话,准备开始“一展身手”时,却几乎同时被捕或者被杀,走上了人生的末路——这时候电视中正在播出的正是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

影片吸引观众的很大一个要素就在于虚实穿插手法的运用,电影中第一个出场的季正雄袭警事件就是真实发生的,不用真名置业、买车、四处逃窜、居无定所,需要人了就临时花钱去雇,种种做法都是“贼王”季炳雄在现实生活中的作风。叶国欢的原型叶继欢是香港持AK-47步枪的第一人,在电影中卓子强绑架大富豪儿子及虐待被绑者的案件也是对现实中真实发生案件的影射。现实中的“三大贼王”季炳雄、叶继欢、张子强与电影中三个人物的最后结局有着惊人的相似,季炳雄藏身地泄露后被飞虎队围剿,张子强在内地被拘捕时,被发现藏有大量炸药,叶国欢被巡逻的警察打伤,从此半身不遂。

当然,这些案件在现实中并不是同时发生的,甚至三人并不完全属于同一个时代,张子强与叶继欢确实有过联系,但他们与季炳雄没有丝毫瓜葛。但导演把事件的交汇点安置在1997年这个有着重大意味的年份,使得这几个互不相干的事件被蒙上一层宿命式的意味。影片用大量虚拟和想象的拍摄手法展现了时代的真实性,镜头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自由穿梭,采用小人物的视角囊括了大时代的悲喜,一切失了规则的狂欢行为都会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走向正轨。

二、 平行剪辑中对时代的整体映像

这部电影是由银河映像新晋的三位导演分别拍摄完成的,这个最初设想也来自于杜琪峰:三位导演分别负责一个“贼王”,欧文杰负责叶国欢,黄杰伟负责卓子强,徐学文负责季正雄,各自拍摄完成后再进行统一的整合。他们在剧本创作阶段并没有过多的沟通。他们都按照一个要求来进行拍摄——三位贼王最后的“时间点”都要汇集在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夕。为了完成这部电影的拍摄,导演们就其负责的部分带领各自团队大量搜集资料,为了完成关于“时间点”的要求,他们对三个主要角色的身世、性格、作案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

最后,三位导演的拍摄及三个角色的性格都各具特点:

陈小春痞气的演绎出了卓子强的玩世不恭,夸张的肢体表演带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承担了这部电影中幽默的成分,使这部电影在“历史”“黑帮”等沉重主题中显得不那么压抑。也正是他这种玩世不恭的性格,使得他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汇集三大贼头的想法合情合理。这部分拍摄的取景相对容易,但寻找道具却颇为困难,尤其是要找到一辆90年代的法拉利,导演黄杰伟还是花费了很大心思的。

欧文杰在拍摄叶国欢部分时,有意让他前期作为“贼王”时令人闻风丧胆的霸气与作为商人时的唯唯诺诺形成鲜明对比。欧文杰特别注重通过细节反映人物内心,比如拼命追逐被偷走的货车时的那场戏,从他的奔跑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长时间压抑状态的反抗,从而感受到他痛苦的内心,为最后巡警的一句“大陆喱”就引起他的反抗做了铺垫。叶国欢的饰演者任贤齐在霸气侧漏的黑帮老大与唯唯诺诺的香港商人之间切换自如,斯文与狠毒兼备,贡献了出人意料的优秀演技。当然,欧文杰为了拍摄这段内容,借拍其他电影的机会偷偷进入内地取材,过程颇为不易。

季正雄的饰演者林家栋在三位主演中的表现最为精彩,季正雄的性格多以沉默为主,这样的性格设定十分考验演员的演技,然而林家栋却能在沉默中演绎出千言万语,沉稳中透露出一丝狡猾,心狠手辣与默默温情兼备,这也是许家文在前期创作时选角就想到林家栋的原因。许家文还特别喜欢用景物来刻画人物内心,比如钱币上的血迹与使用的瑞士军刀,都从侧面衬托出季正雄阴险、狠毒、细腻的性格特征。

虽然这部电影是分三个crew分别拍摄,然而其最后的效果却是十分连贯统一,除了在这三条线索背后拥有一致的情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景物运用的一致性使得三条线索彼此呼应,影片题目叫《树大招风》,对“风”这一意象的使用贯穿了整部影片。比如说,季正雄站在朋友家的阳台上时,风吹动着晾晒的床单来回飘动,暗示了季正雄在联系卓子强时的内心波动与是否要对发现他秘密的朋友一家下手时的犹豫。另外像午夜时风吹过叶国欢发梢与风吹过卓子强华贵西服时的场景也包含着一定的暗示性,配合着片尾的音乐《让一切随风》,更多了几分隐喻意味。他们在风中预谋着未来做一场大事,却并不知道,真正的风是97年这场时代之风。他们相会的酒楼也叫风满楼,名字颇有意味。他们在那里匆匆一面,之后就像三颗大树,在时代的风暴之中摧枯拉朽。

三位导演拍摄完成后,理查德森完成了本片最后的剪辑,影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饱满,结构框架清晰而合理,这部电影的音乐运用十分克制,只用了陈小春唱卡拉OK。特别是片尾《让一切随风》这首歌曲的运用,即贴合题目,又让人感慨不已。

三、 不同性格际遇折射出的历史转型

影片《树大招风》的英文名字叫做“trivisa”,这个单词据说来自梵文,意思是贪嗔痴三重炼狱,这也正是世间众生不得解脱的根源。对应到这部电影的人物中,季正雄是贪,叶国欢是嗔,卓子强是痴,他们受自己的欲念左右,最终坠入魔道。三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卓子强的张狂、季正雄的隐忍、叶国欢的低调,他们选择的道路也各不相同:绑架、经商、隐忍,然而最终都没有忍住自己的欲念,并且都在97年到来之际殊途同归。卓子强面对武警举起双手,叶国欢被巡警射杀,季正雄被警察擒获。

他们都曾在一个时代中不可一世,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戛然而止。这部电影讲的是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的个体际遇,但其背后却暗含着大时代投射来的影子。故事传达的道理也很有意味——个人英雄主义曾经是上一个时代的规则,在如今这个时代的洪流面前,这些都会不堪一击。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三大“贼王”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脱胎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管理松弛、个性自由、充满冒险精神的社会氛围。在97年香港回归之际,这样的社会氛围消亡殆尽,个人英雄主义可以横行其道的规矩也就随风而去。

三位导演并没有急于表明立场,而是专注于故事和人物本身。把97议题这一早已沦为俗套的立意叙述得既不落窠臼又主旨鲜明。影片中与时代议题最接近的是叶国欢,在抢劫中中枪受伤的叶国欢看到走私的船队,觉得电器走私挣钱容易,结果却在四处求人中尊严丧尽、任人欺辱、堆笑陪酒,再也不复当年“贼王”时期的气概。从另外两个角色身上也可以看到时代的烙印——卓子强个性张狂,特立独行的按照自己原来的游戏规则做事,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回归后的香港早已不是以前的香港,凭借以前的规则办事,最终是行不通的。往日的兄弟也开始了平凡而温馨的生活,守法、平静、稳定、繁荣的庸常生活背景下,曾经叱咤风云的“贼王”显得无比落寞。而电影中有个场景:伴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季正雄把自己的身份证烧掉。这一举动颇令人玩味。

电影的结尾显得有些突兀,在季正雄被捕之后,镜头回放到了当年在风满楼,无意之间有过匆匆的一面之缘:季正雄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正要上楼,叶国欢为了送礼陪官员喝的上吐下泻,卓子强抱怨半冷的米饭,一个操着普通话的服务员在三人之间周旋。他们有过彼此对视,但他们互不相识,从此也各自陌路。之后镜头一转,是香港回归中国的交接仪式上,这个转折看似生硬,其实饱含深意。1997年来了,所有曾经的势力都被重新规训,有一种更大的力量正悄然而至。那个可以成就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难回,三大“贼王”逆潮流而行的后果就是死路一条。这也正是影片最后以香港回归的画面结束全片的意旨所在。

这部电影中,枪战、鲜血等元素却更像是放置在开头与结尾的点缀,更多的是写三大“贼王”如今生活的变化及内心的波动起伏,与其说这是一部快意恩仇的黑帮题材影片,不如说这是一部记录历史转型时期的类型人物纪录片。

结语

银河映像自成立以来,刻画了很多“反面人物”,像盗贼、悍匪、腐败警察、杀手等,而在刻画这些有悖于社会伦常的人物时,我们能从中体会到悲悯情怀。《树大招风》这部电影也是如此,有人甚至称其为近十年来香港最好的影片。当然,这部电影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物刻画略微流于扁平和脸谱化、片中有个别地方明显穿帮,但并不影响这是一部借类型人物侧写时代的佳片。

猜你喜欢

香港回归时代
藏品见证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25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对香港回归二十年的反思
毛泽东对香港回归的战略决策和方针
沁园春·贺香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