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龙》的空间叙事与主题阐释

2016-11-23兰昊

电影评介 2016年19期
关键词:米拉恐惧空间

兰昊

《他是龙》这部影片讲述了公爵女儿米拉与龙族后裔阿尔曼之间一段跨越种族的绝恋故事。米拉出生的土地曾经被死亡阴影笼罩,为了保护一方土地的人民,他们不得不在特定的日子将等待出嫁的年轻女孩献祭给恶龙。直到一位用爱战胜了恐惧的斗龙士,为了救出心爱之人斩杀恶龙,将人民拯救出恐惧,随着时间流逝,痛苦的记忆被逐渐淡忘,恶龙和斗龙士的故事已经成为传说,曾经残酷的仪式也变成了婚礼习俗。在米拉嫁给斗龙士之孙伊戈尔时,参加婚礼的人又一同唱起了“龙之歌”,不料沉睡的恶龙后裔被唤醒,残暴地掳走了米拉。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发生在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龙岛上,米拉同阿尔曼由刚开始的敌对,到后来经过朝夕相处和坦诚相待互生情愫,彼此改变。阿尔曼最终战胜了龙性,米拉也完全放下防备,坦诚面对阿尔曼和自己的心,两人终成眷属。影片从头至尾都浸染着唯美的画面和意境,让观众赏心悦目。此外,还设置了两个对立的叙事空间,即人的空间与龙的空间,运用了独具匠心的空间叙事,以承载人物生存环境和性格构成的隐喻,进而完成主题内涵的阐释。“叙事空间是叙事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电影的叙事空间就是指由电影制作者创造或选定的、经过处理的,用以承载所要叙述的故事或事件中的事物的活动场所或存在空间,它以活动影像和声音的直观形象再现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1]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并置对立的两个叙事空间展开分析,进而发掘出蕴含在空间叙事中的主题内涵。

一、 人的空间:束缚与温情

米拉以及其他公国臣民所构成的人的空间曾是一片被严寒冰封的大地,这里似乎只有雪花漫天的冬季,人们被包裹在厚重的长袍和帽子里,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他们的眼睛,只看到泪水;他们的心脏,只感受到恐惧;他们的天空,死神的黑雾盘旋。”一生都在寒冷、昏暗、压抑、恐惧的氛围中度过。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开篇影片叙述者之口讲出:“人们曾一度用他们最珍贵之物祭天。”虽然时隔多年,死亡的阴影不再围绕在他们周围,可是其寒冷沉闷的氛围延续下来,这一片由人建构的空间却是束缚人的个性发展之地,在影片中通过多方面展现出来。

首先从镜头语言上,就可看出端倪。导演在对人的空间场景进行描摹时,多用俯视的镜头和大场面多人物的远景呈现,以示宏阔,镜头语言透露出个人消隐在群体之中,便是个性遭到泯灭的表现。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往往充满了集体性、趋同性倾向。可是主人公米拉对个性、自由仍有着异于常人的追求,她的玩具大多为飞行类的,足见其对飞翔和自由的渴望,然而手里拿的飞机被姐姐打掉,玩具被父亲以幼稚为名禁止再接触。姐姐为即将出嫁的米拉梳理头发时,那极长的发辫也象征着家长制对米拉的控制,就连婚姻之事,也是奉父母之命嫁给“应该”嫁给的人,而不是“想要”嫁给的人。再来看人物造型,也处处展现出“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新婚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婚纱的选择自然要煞费苦心,精挑细选。影片中新娘的婚纱充满了传统的俄罗斯风情,整体呈庄重素雅的白色,然而头部和身体却被紧紧包裹在层层刺绣和珍珠的厚重白纱下,只有面部露出。人们的日常造型也为通身覆盖的长袍、帽子、头巾,严丝合缝地扣在身体上,暗示了传统习俗对个人的规训与限制。最后从画面游走在人的空间时的配乐和插曲来看,这一空间区域内的配乐曲调华丽悲壮,氛围沉重,插曲为多声部合唱,歌词晦暗不祥:“时间如湍急河水,谁也无法从中脱身,待嫁的姑娘等待着丈夫,如同等待死亡的时刻。她通身纯白,仿佛穿着白色的敛衣,她注定死亡,婚礼的钟声响起。”暗示人物心理的灰暗和即将到来的不幸。

尽管人的世界有种种束缚,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仍旧是令人依恋的东西,温情与人性也是日后米拉帮助阿尔曼消解残暴龙性的关键所在。在人的空间里,人们会彼此关心,相互祝福喜庆之事,共同承担祸患与痛苦;人与人之间会通过握手、亲吻等温柔的肢体接触和互称姓名来表达善意;人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衣食住行用,而不是通过掠夺与伤害。人的空间对于米拉来说,是一个集束缚与温情的结合体,既是她想要摆脱的束缚的溯源地,也是她渴求温情的发生地,这也是之所以米拉与长辈频频发生矛盾,婚礼时并无喜悦之色,被抓走后却费尽心思想要从龙岛逃出,回归人的世界的原因。

二、 龙的空间:自由与恐惧

阿尔曼以及其他龙族生活的岛屿是一片封闭的区域,与世隔绝,四周海水遍布,笼罩层层浓雾,除非有人以真心的爱做导航才可以到达。这一条件的限定,似乎暗示了这座孤岛所隐藏的爱之内核,为日后米拉和阿尔曼之间跨越种族绝恋的滋生埋下伏笔。米拉为没有名字的龙的附身所取的“阿尔曼”,本身就具有异域风情,颇有神秘色彩,点明了龙的空间特征:带有原始野性色彩的、能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命得到充分自由成长的土地。最为重要的是,“阿尔曼”意为“梦想”,与阿尔曼的结合就是与飞翔和自由的梦想的实现。

有关龙的空间的镜头,多为人物和风景的近景特写,人物的小动作都被细致捕捉,个性受到关注,并得到释放和张扬。当米拉和阿尔曼无法进行肢体接触,以免发生危险的时候,二人在浪漫唯美的烟花下互相拉了拉衣袖,这一传神的镜头传递出两人内心细腻的感情变化。与人的空间中黑白灰等冷色调不同,龙的空间有了阳光的参与,逆光的拍摄手法也为米拉和阿尔曼的生活涂上了温暖的色彩。在人物造型上,从被龙掠走的那一刻起,米拉的婚礼华服便从身上褪去,这是象征脱去繁重枷锁的起点。一到龙岛的洞穴中,米拉用石头割断了冗长的发辫,主动勇敢地迈出奔向自由的第一步。在龙岛同阿尔曼的生活中,米拉的服饰明显有了较多的肢体裸露,生命力得到了展现,整体风格飘逸、舒适。色彩也向多元化转变,有了飘逸的白色、热情的红色、梦幻的紫色和清新的绿色。阿尔曼更是赤裸上身,轮廓分明的肌肉和硬朗的身体线条暴露出他旺盛的生命活力。人物的动作在人的空间内呈现出慢动作或静止不动的状态,而在龙的空间中则显得活泼和动感:两人在水边追逐与打闹的跳跃姿态,躺在沙滩上玩沙子的俏皮,共赏烟花的浪漫。影片在呈现龙的空间时背景音乐和插曲与之前的基调也截然不同,配乐的曲调或舒缓轻盈或轻快活泼,插曲由温柔空灵的女声演唱,歌词深情坚定,“你目光如炬,我的心跳错了节拍。爱需要勇气,可我不怕。我愿就此长眠不起,我化为灰烬和尘埃,燃烧所有眼泪……我相信,我向残暴的野兽敞开心怀。我知道,你不是敌人。伸展双翼,让所有渴望成为过往,勇敢地杀死我吧,就像最后一次。”熊熊爱火已经在这两个年轻的身体之内燃烧。

然而,这里也绝非纯粹的世外桃源,自由的环境下潜伏令人恐惧的危险,龙岛的洞穴和悬崖都曾让米拉或阿尔曼险些丧命。此外,阿尔曼体内的龙性随时可能破身而出,对米拉的生命造成威胁,这股邪恶的龙之力成为米拉恐惧的源泉。在龙的空间里,有风,有飞翔,有自由,有爱情,有一切米拉曾经梦想的东西,可是这里也有让她产生梦魇的始作俑者——恶龙。这片矛盾之地存在米拉想要的东西,也存在着她害怕的东西。米拉千方百计想要逃脱龙岛的缘由,除了她对温情的家的渴求,还有她内心对恐惧的排斥。

三、 跨越对立空间的极致追求

《他是龙》中的米拉相对于龙的空间属于“外来者”,阿尔曼相对于人的空间也同样作为“外来者”的形象出现,但影片的主题并不像是“外来者”电影中一边倒的启蒙,无论是有着现代文明背景的外来者来到闭塞、落后的传统空间中的现代性启蒙,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外来者来到所谓文明的世界里,试图用自己的真善美唤醒文明缺失的现代文明人”的真善美启蒙,都并非这部影片的意旨所在。影片最终意在表现原本相互对立的两个空间在互相启蒙中进行去糟取精的融合,跨越空间的对立追求极致的人灵双性合一。对立空间的融合集中体现在米拉和阿尔曼两人的互动中,以前者向后者注入人性,后者向前者注入灵性为表征,二者在融合平衡中寻找到了极致的幸福。

米拉在阿尔曼身上的人性注入,通过赋予他人类的姓名、教他握手、为他解释梦和鲜花的意义、互道晚安等表示友好、释放善意、人与人之间发生重要联结的人类行为来实现。与他人交往一无所知的阿尔曼在这一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褪去体内的洪荒兽性,变得更具温柔细腻的人性,他会对着熟睡的米拉说晚安,也会精心准备一束花来表达爱意。在残存的龙性毫无预警地袭来之时,为了避免伤害米拉,阿尔曼选择牺牲自我,这是舍己为人的终极人性大爱。阿尔曼在米拉身上的灵性注入,通过为她提供新鲜的水果、用飘飞的花瓣和高飞的风筝教她感受人类视不可及的风等与自然亲密接触、充满生命力和自由精神的龙族行为来实现。从出生起就被禁锢在各种“枷锁”中的米拉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渐渐摆脱他人安排好的一切而独立成长,最终战胜了恐惧、虚伪、束缚,勇敢面对自我内心的真实渴求,大声对胆小却又虚伪的指定未婚夫喊出:“我不能这样做,我不爱你,我爱的是龙!”在人群的“千夫所指”下,她仍旧没有退缩,果断扔掉缚在船头的绳索,深情召唤心爱的龙。这次到来的接受米拉赋予新生的龙,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伤害人类的生命,他已然完成了人灵合一的艰难跨越。令人欣慰的是,在米拉勇于做自己的感召下,有人为她和阿尔曼的顺利重逢奉献一臂之力,有人为她找到真正的幸福而流下开心的眼泪,表明更多的人有摆脱束缚的意愿,对自由、自我、心之所向的爱情追求辐射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黄德泉.论电影的叙事空间[J].电影艺术.2005(5):18.

猜你喜欢

米拉恐惧空间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创享空间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