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汉堂主点隶书

2016-11-23滕西奇

老年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西奇汉碑结体

□ 滕西奇

师汉堂主点隶书

□ 滕西奇

绍兴市老年大学 谢家苗/作

加强笔力 拾级再攀

谢家苗书友的隶书,行笔沉稳,线条舒展,有一定功力;结体安详,雍容丰腴;章法疏朗、清新、华美。

弥补美中不足,尚需改变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条偏软。可通过临习《礼器碑》,提高线条的支撑力度。

二、 结体偏高。如“云(雲)”“厚”等字结体较高,宜收敛竖画,伸展横画,化长为扁。

三、“年”字多余。“丙申”下不用写“年”字。

取法决定书法的命脉

彭耀祖书友的隶书,线条硬朗,笔笔结实,一丝不苟,基础沉厚;结体方整,体势雄强,立字稳健;整体布局疏密得当,气象丰茂,通篇活跃。

欲求完美,应在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一、取法。此作功夫与水平、格调不成正比,下了大气力,却未取得大收获,问题出在取法上。建议作者以汉碑为师,更新书风。要勇于割弃。不舍不得,不敢大舍,就难有大得。

佛山市老年干部大学 彭耀祖/作

武汉市新洲区老年大学 李爱平/作

二、转折。此作折画的转折不活,气血凝滞,影响机格。

三、钤印。“北”字较低,引首章应盖在它的右上方,以起补充的协调作用。

靠帖入帖 不二法门

李爱平书友的隶书,笔意大胆,线条遒劲;结体宏伟,立字大气,气势畅达雄放;章法完备,中规中矩。

欲求更上一层楼,还需在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增强帖意。此作靠帖不紧,帖意不强。帖意与格调紧密相连,提高格调必须靠帖。

二、加强横式。此作字体偏高,应收敛竖势,发展横式,增强横向张力。

三、收束要有力。此作波画、捺画的收笔处松散乏力,收笔时,应按顺时针方向转笔,聚拢笔锋,提高收束的力度。

百尺竿头 再进一竿

李炎通书友的隶书,笔势沉稳,线条圆润凝练,有《石门颂》笔意,绩效显著;结体从容守正,立字稳健,稳中寓活,气息古朴;章法严密,整体和洽。

综览此作,以下几点还应加以改进。

一、线条单一。此作线条缺乏粗细轻重的变化,笔画不够丰富。

二、笔画屈曲。由于《石门颂》刻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遂使线条自然屈曲,不是有意为之,不要刻意模仿。

三、波磔不完美。波画、捺画是隶书的标志性笔画,要写得完备圆满。

汉碑为师 升华机格

袁太平书友的隶书,用笔娴熟,运笔通畅,挥运自如,写得相当成熟;结体奔放,笔画构建搭配措置裕如;章法得体,茂密而不壅堵。

从此作不难窥知,作者思路敏捷,写字天性良好,写得也确实比一般作者要好。但是,由于不靠汉碑,被低俗书风浸染,习隶的方向与方法不对路,拉低了作品的格调。格调上不去,越下工夫,路子越偏。

我认为,作者天性如此之好,倘使隶书靠汉碑(如《曹全碑》《张景碑》《礼器碑》),行书靠“二王”(如《王羲之书圣教序》),一年半载,书风定会有很大飞跃。

潮州市老年大学 李炎通/作

湖北省老年大学 袁太平/作

猜你喜欢

西奇汉碑结体
巴蜀汉碑书法艺术探究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汉碑的个性特征及其审美趋向
浅析汉碑的形制及其演化
完美的缺陷
寻找达科
当你看到窗时,门也悄悄开了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