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城·吾乡

2016-11-23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融安县冰花骑楼

吾城·吾乡

吾城,放不下的羁绊,

吾乡,离不了的惆怅

远乡文_ 雷毅欣(本刊特约记者)图_ 程璇卿(本刊特约记者)

我的故乡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是中国万千城镇中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县城。但或许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缘故,在外工作的我也时常盼望着回去看看。

怀着这份期盼,一年多前的春节,我回了一次故乡。在火车上,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那些略带嘈杂的乡音。虽说同是桂柳话,但在柳州市的各县城中,相隔十里,说话的腔调都会发生变化。于是,便可以在这一节开往柳州方向的列车中,轻而易举地区分出各个县城的人。虽说在语音上有些小的差别,但无论如何,这些声音总归是亲切的,好像只要一讲起家乡的方言,就会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人情。而记忆中故乡的模样仿佛也在这一声声的乡音中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火车上有售柳州的标志性美食——螺蛳粉。果然是“民以食为天”,地方美食或许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名片。北方人喜食面,南方人爱吃粉,米粉在广西的品种就有许多,比如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全州的红油米粉,等等。说起这些,总能让广西人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果然是胃知乡愁。在我们小小的融安县城,也有一样颇具地方特色的米粉,名叫滤粉。在过去,每逢融安县的圩日,人们会争相到几家有名的滤粉店,品尝这种独特的米粉。这种米粉形状似榨粉,但比榨粉粗大些。顾名思义,它是用木料挖空制作的一种特殊器具滤制成,再配以豆角、小洲头菜、油炸花生,拌上特质卤水搅拌,米粉韧性十足,卤水的香味伴随着米的清香,油而不腻,回味无穷。

融安县以融江为界,分为河西和河东两部分。在故乡的几天时间里,我特地去了小时候生活的河西老街。从清末到改革开放初期,河西的大码头、和平街、骑楼街、解放街都是整个县城最为繁华的地方,商贾云集,赶圩的时候人群摩肩接踵。当时的新鲜玩意儿,比如电影院、台球室、冰花店、照相馆都聚集在河西的这几条街上。至今还有些印象,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带着我看电影,电影散场,人群从影院一涌而出,奔向宵夜摊、夜市、歌舞厅,20世纪独有的那种怀旧的霓虹灯闪闪烁烁。只有家庭优越的孩子才能坐在冰花店里喝上一杯冰花,我还记得那些冰花的样子,在一个大玻璃杯里装满了刨冰,最好吃的是绿豆味,上面撒上几颗绿油油的聪明豆,我坐在店里张开小嘴使劲地吸啊吸。一切就像一部怀旧的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浮现,然而“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如今的河西早已变成了老城区,路上的行人稀稀拉拉,骑楼街的骑楼破败得不成样子,有的早已荒芜,有的则被翻新重建成楼房,就连电影院也很应景地早早倒闭了,更别提商铺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新开发的河东区那些气派的融安广场、汽车新站和充满现代气息的地王商圈。之前依靠水路发展起来的河西码头,就像一位在夕阳下静静地晒着太阳的老人,车水马龙已被静谧的夕阳所替代。

过去的日子已如云烟,唯有那一碗热腾腾的滤粉依旧是记忆中的味道。河西老街里,老一辈的人许多已经故去,曾经是小孩的我们也已经长大,剩下一些父母辈的中年人,日子过得好一些的也到河东住起了商品房。曾经的喧嚣就这样消失了。

我在故乡呆了数日后便赶回市里上班,临走的那天,我忽然觉得故乡离我很远,或者说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已经离我很远了。我发现我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想念它。或许,期盼历来比期盼的对象更重要,就像思乡比家乡重要一样。

猜你喜欢

融安县冰花骑楼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完善并延伸香杉产业链在融安县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窗冰花
融安金橘上市
自制冰花
鲁冰花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融安县双季早稻适宜施氮量研究
融安:金橘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