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爱古建筑的北洋大佬

2016-11-23刘志坚

文史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稷总长北洋

刘志坚

钟爱古建筑的北洋大佬

刘志坚

朱启钤

古都北京城市化的进程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发端者是一位北洋大佬。

他就是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

朱启钤(1872-1964),祖籍贵州,生于河南,自幼饱读诗书,涉猎广泛,尤其喜好古建筑。光绪年间高中末代举人后,虽然进入官场,历仕四川、江苏、东三省等地,但对于古建筑的嗜好一点也没有改变,公务之余,他遍览各地古建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就任北洋政府要职后,朱启钤对北京城古建筑的破败凋零和城市交通的囿闭痛心疾首,屡次上书要求进行修缮改造。1914年,他得到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首肯,对社稷坛进行修缮改造,并打造成有史以来第一个向民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当时的社稷坛破败不堪。进了南门是一大片空地,穿过戟门,便是社稷坛,再后面是拜殿,其他建筑很少。因为是皇家禁地,人迹罕至,这里杂草丛生,一些留守于此的太监干脆在里面放牛养羊,弄得满目狼藉。

朱启钤首先动用民工和军队清理了场地,然后,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建筑理念打造这个公共园林。他在园林的西南部修建了水榭和唐花坞,周围建造假山,并在前面开挖了很小的湖,注入现代城市园林的概念。

朱启钤还善于拼凑园林内容,他从被焚毁的圆明园中,将遗存的兰亭八柱搬迁到园林的西南部;从鸿胪寺将“习礼亭”整体搬迁到靠园林中轴线西南一点的地方;还从河北运来了宋代的石狮,置于园林门口。虽然是拼凑,但整体格调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突兀。为了丰富园林的人文气息,他还修建了仿西洋式的八角形大理石亭子,亭柱上镌刻有格言,称之为“格言亭”。

1914年10月10日,这座取名“中央公园”(现称中山公园)的全国首家公共园林改造完成,向民众开放,一时游人如织。社稷坛的改造一炮打响之后,袁世凯十分高兴,亲赐一把特制的银镐,朱启钤拿着它于1915年6月16日拆下正阳门的一块砖,开启了北京旧城改造的序幕。在他的主持下,先后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南北长街、南北池子,修筑环城铁路,使得北京城有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朱启钤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在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中,朱启钤愈发感觉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萌生了深入研究古建筑的想法。但随着袁世凯称帝闹剧的结束,朱启钤也由北洋大佬变成通缉犯,不得不另谋生路。尽管世事变迁,但他依旧放不下这个念头。

1930年,已经成为实业家的朱启钤,终于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他亲任社长,网罗了梁思成、刘敦桢、李四光、杨廷宝、陈垣等建筑、史学、地质、考古界的精英,用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和建造技术,整理出版了一批古建筑学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朱启钤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61年朱启钤90寿辰,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亲自为他主持了祝寿活动。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责任编辑:齐风)

猜你喜欢

社稷总长北洋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观俊鹿之小体 察文化之大形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立晋社稷与魏晋嬗代
官员的操守
韩检察总长辞职再被驳回
“社稷”是指国家
新四军第五师“总长”刘少卿
北洋六镇
谈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