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石钟山记

2016-11-23禾青

丝绸之路 2016年3期
关键词:郦道元石钟山鄱阳湖

文/禾青



游石钟山记

文/禾青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湖口县,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而闻名于海内外。在我上中学时读了《石钟山记》后,脑子里便留下了有关石钟山的神秘记忆,渴望睹其真容。

20世纪90年代初,我曾来庐山并小住了数日,但不是来游山玩水,因有创作任务在身,虽近在咫尺,仍与其失之交臂;虽心中颇为遗憾,但实属无奈。

然而,这次来庐山与上次不同,纯粹是游山玩水,自然不会错过石钟山,看看石钟山到底是何等样子,有哪些特别之处,值得苏东坡携子夜游。

我是从山的南面,也就是背向江(长江)湖(鄱阳湖)的一面登上石钟山的。正门匾额上写着“石钟山”三个大字,门的背面写着“江湖锁钥”,道出了石钟山的险要位置,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正门内的台基上有一尊苏东坡雕像,个子不高,微胖,据说是按照苏东坡的“标准像”雕塑的。

正门平时不开,只能从旁门进入,绕过苏学士的塑像拾级而上,一条蜿蜒的林荫碎石路直通山顶。从背面看,石钟山并不高,也不险峻,就像一个小山包,台阶很平缓,绝没有山势险峻的感觉,更与军事要塞、“江(长江)湖(鄱阳湖)锁钥”、“江西水上北大门”等联系不起来。

台阶尽头就是南坡的山顶,坪坝上有一座亭子,名叫怀苏亭,是为纪念苏东坡“来此一游”而修建的。此亭最早是由清末将领彭玉麟所建,他是曾国藩的爱将,跟随曾国藩在这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并长期驻守这里。当时的亭子不在现在的地方,而是在紧靠湖边的山坡上,为茅草顶木结构。说是亭子,其实就是座草棚子,后来被毁。现在的亭子是于1959年重建的,1972年进行了二次重修,并在亭子里塑了苏东坡像和刻有《石钟山记》全文的石碑,作为一个新的景点正式对游人开放。

在怀苏亭后的山顶上有一座建筑,名叫船厅,穿过船厅来到观景亭,这里已是石钟山的北面,景象与南面大不相同,脚下是刀削斧劈的陡峭崖壁,直上之下,无路可走。崖下便是浩瀚的鄱阳湖,再远处便是从远古流淌至今“不废江河万古流”的长江。

我伫立在崖顶,沐着迎面吹来的江风,望着无涯无际、天水相连、浩淼辽阔、波飞浪涌、奔腾咆哮的鄱阳湖和长江,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脑子里蹦出许多前人赞颂、吟咏鄱阳湖和长江的诗句。是啊,如此辽阔,如此壮美,如此惊心动魄,怎能不令人激动,不令人歌之、咏之、舞之、蹈之?

激动过后,我突然发现,站在石钟山的山顶上可尽览长江及鄱阳之美、之壮阔,但“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到石钟山的形状和全貌,既看不到李渤说的撞击有声的两块巨石,也看不到苏东坡说的因水击而发出如钟之声的石穴,更看不到曾国藩说的山如倒扣大钟的形貌。要看到先贤盛赞的上述奇观,只有走下石钟山,像苏老夫子那样乘舟水上,远距离观看,方得穷其佳妙。所以,泛舟游览石钟山是必不可少的。

午餐以后,从石钟山旁的小码头登上游轮,向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开去。坐在船上,走进鄱阳湖和长江的深处,你才会真正感受到江水浩淼无涯,仿佛自己被天和水包裹起来,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大有“混沌”未开的奇妙。

据说,鄱阳湖和长江交汇的地方是有明显标志的,湖水和江水用不同的颜色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神奇界线。江水比较混浊,水色较深,发暗;而湖水相对清澈,水色较浅,发白,肉眼便可清晰地分辨出来。可能是这天风浪较大,也可能是水质发生了变化,经过导游指点虽然能依稀看出水的颜色深浅有些不同,但并不明显,远没有想像中那样对比鲜明。

游船从湖和江的分界线掉转船头折返向回开。来时绕外圈,让游客欣赏鄱阳湖和长江浩瀚气势,观看湖江分界线水色深浅不一的神奇。返回时走内圈,让游客近距离观看石钟山的奇险和令包括苏东坡在内的先人们叹为观止、无限遐想的神秘洞穴。

到石钟山来游览,最期盼也是最精彩的就是这一刻,如同一首诗的诗眼、一部剧的高潮,是最吸引眼球和激动人心的,为此我心中有股莫名的激动。

在游船上看石钟山,与在石钟山上的感觉大不一样。石钟山虽然不高,但极为险峻,如一道向江面倾斜的石壁,扼住长江和鄱阳湖的咽喉,颇有一夫当关,万船莫过的态势。由于江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山体下部已经凹陷进去,山体向江面突兀倾斜,形成倒坡度,从江面是无法攀登上去的。这时,你才会理解为什么称它为“江湖锁钥”、“江西水上北大门”。确实,它的山势太险峻,地位太重要了。

我站在游船的甲板上,仔细端详石钟山,我发现,它的整体形状确实像倒扣在江边的一口大钟。由于江水冲刷,风雨剥蚀,山的下部有许多大小、长短、宽窄、深浅不一的缝隙和洞穴。有的很小、很窄、很细,像一道道细缝儿;有的则很宽、很大,如隧道涵洞,木筏和小船可以驶入。洞穴深不可测,汹涌江水形成排排波浪撞击石壁和洞穴,想必发出的声音是很大的。因为当时风浪和游船发动机发出的噪声太大,所以,听不太清江水撞击洞穴的声音,故而不知道是不是如钟声一样。苏东坡静夜而至,乘坐的又是人划的小船,江水撞击洞穴的声音一定听得真切,他的感受和描述应该是可信的。

关于石钟山名字的来源,最早是由《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提出的。郦道元是北魏人,生于公元470年,卒于公元527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也就是说,早在1500多年前,石钟山就有了现在的名字。尽管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这一名字一直没有改变,而山的形状、外貌、山体上的缝隙和洞穴,也都没有改变,一如当初。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名字的来源,是因为风浪撞击山石发出似钟鸣的声响(“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而得名。这一结论并不全面,水撞击山石的地方很多,为什么单单石钟山能发出钟鸣的声音?郦道元应该是来过石钟山的,进行过实地考察,但他忽略了山体上的缝隙和空洞。

唐朝诗人李渤曾在此隐居,他发现,山上有两块石头敲击能发出清越高亢的声音,南边的一块声音憨厚重浊,北面的一块清脆响亮。经过询问当地人,李渤认定这便是石钟山名字的来历,并写下《辨石钟山记》,否定了郦道元“水石相搏”的结论。

石钟山名字来源的这两种说法,想必苏轼是知道的。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的长子苏迈任饶州府德兴县县尉,苏轼送他去赴任,路过石钟山,有机会亲眼见到李渤所说“石钟”的两块大石头。他一定亲自敲击、聆听过这两块石头发出的声音,这声音肯定没能说服他认同李渤的说法。为了弄清石钟山名字的来历,这位大诗人在夜晚亲自乘小舟去江中考察。

是夜,月色迷蒙,微风习习,苏轼乘小舟驶近布满缝隙和洞穴的山脚下,是时夜深人静,风浪撞击缝隙和空洞发出巨大的轰响。苏轼侧耳谛听,惊喜万分,因为,那响声确实如钟之轰鸣,激动地对身边的儿子苏迈说:“你听出来了吗?发出的声音简直就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和魏绛的歌钟(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他认定江水冲击缝隙和洞穴发出如钟鸣的声音是石钟山名字的来源,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石钟山记》。

到这里,这桩石钟山名字来源的公案应该了解了。不料,后来又杀出个曾国藩,推翻了郦道元、李渤、苏东坡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曾国藩曾在这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并长期驻守,对石钟山的情况是非常熟悉了解的,并曾带着石钟山命名之谜,由部下彭玉麟陪同到石钟山崖壁下作了实地考察,发现石钟山中间是空的,外形像一口倒扣的大钟(山中空,形如钟),认为石钟山是由山的形状而得名,非因声音而得名(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这完全否定了郦道元、李渤和苏轼的结论。他反驳李渤说,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石头很多,为什么单叫这座为石钟山?并对郦道元和苏轼进行调侃,说,把真的钟放在水里都不能发出钟声,石头怎么可能发出钟声呢?他说苏轼嘲讽李渤浅陋,殊不知苏轼自己也很浅陋(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

这桩石钟山名字来源的公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今仍没有权威定论。

我游过石钟山以后,觉得石钟山之所以被叫作石钟山,苏轼和曾国藩讲的都有道理,说不定是二人见解的综合,即山的外形似倒扣的钟,风浪撞击洞穴又能发出类似钟鸣的声音,便被人们称之为石钟山。

或许,古人一时犯了瞎子摸象的错误,只看到局部而未见整体,才使这桩公案延续了上千年。

我不敢嘲笑和非议古人,只是有一些浅薄的看法而已。

猜你喜欢

郦道元石钟山鄱阳湖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访石钟山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鄱阳湖好风光
文人反腐遭报复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
著名作家石钟山:幸福不用激情燃烧
浅析太平军鄱阳湖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