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通借通还技术手段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6-11-22郭艳红刘少飞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web技术

郭艳红 刘少飞

摘 要: “通借通还”的实现将为读者朋友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捷、更人性化的服务,持证者可在任一馆借还图书,最大限度地实现读者的借阅权利,从实现“通借通还”的技术手段来说,web技术、VPN技术作为一种更为成熟、经济、快捷、安全的组网方式被人们广泛应用。

关键词:通借通还 web技术 VPN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54-01

近年来,我国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发展迅速,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都已实现了通借通还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來实现我馆与省市图书馆之间及我馆与各乡镇基层图书室的通借通还服务,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通借通还的背景

流通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中面向读者的窗口服务,传统的图书馆流通服务是以“藏、借、阅”分流为主的服务模式,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流通服务已出现了滞后的问题,不能适应读者的新需求,为了解决读者对其它馆藏文献资源的需求和弥补本馆文献资源的不足,使现有文献资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流通服务的突破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借通还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与理念提出来,它不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打破了文献所有权和读者所属馆的局限,使文献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二、通借通还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技术手段

1.通借通还的实现模式

通借通还的实现模式有总-分馆模式、馆际互借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已经在实现总分馆制模式的基础上,为校内读者提供通借通还服务。我省公共图书馆已经采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3.0),只需在原有的ILAS系统上增加馆际互借模块,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技术设备问题。各市县馆实行总馆分馆制,即:各市县馆为区域内总馆,辖区乡镇馆作为市县馆的分馆,各市县馆之间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实现通借通还服务。

利用ILAS系统的馆际互借服务实现通借通还功能是在中心馆服务器上搭建通借通还服务平台,集中存放通借通还系统参数。读者数据、文献信息存储于各成员馆数据库,通过通借通还平台连接所属馆数据库实现读者认证、文献信息交互,实现一卡通行、通借通还。在网络不畅通时,采用脱机借还书机制,将流通数据存储于本地,网络畅通时再同步到中心馆数据库,同时进行数据校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技术手段

通借通还已经成为城市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设备(如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机等)都配置比较齐全,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已完成,城市公共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实现比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容易。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在软硬件方面比较薄弱,那么要实现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的数字化资源和传统的纸质文献流通过程须通过互联网的WEB技术和VPN技术来实现。

2.1 WEB技术。WEB的访问流程大致为: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计算机通过IE访问方式向上级馆的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 服务器对该请求处理后,通过中心交换机对其他各业务服务器进行请求,各业务服务器进一步对请求处理后向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然后将检索结果返回业务服务器和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对返回数据进行编译后,通过IE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对请求客户端的计算机做出回应。

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文献通借通可以利用ILass系统的WEB服务功能,在上级图书馆ILass服务器系统中搭建好WEB服务功能,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计算机可以通过IE访问ILass WEB服务器进行文献通借通还、办理读者证、查询等业务。例如:我馆的IP是182.86.208.73,服务器端口号为9000,则在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计算机IE中输入http://182.86.208.73:9000,在打开的界面中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进入ILass网上业务系统就可以进行业务操作,

2.2 VPN技术

由于各馆相距很远,自行铺设线路是不可能的,租用专线费用太高。为了实现廉价的异地互连,且有较高的数据安全,可以采用VPN技术来实现。VPN(虚拟专用网)技术是在公网如Internet中建立用户私有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技术,通过私有隧道在公共数据网上仿真一条点到点的专线。VPN 架构中采用了多种安全机制,如隧道技术( Tunneling )、加解密技术( Encryption )、密钥管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 Authentication )等,通过上述的各项网络安全技术,确保资料在公众网络中传输时不被窃取,或是即使被窃取了,对方亦无法读取数据包内所传送的资料。利用它可以在各成员馆与中心馆内部网之间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护数据的安全传输。同时,将数据流转移到低成本的IP网络上可大幅度减少图书馆在WAN和远程网络连接上的费用。它对于图书馆网络建设有着高度安全性、降低通信成本和可管理性的技术优势。采用本方案,只需要在各成员馆分别引入一根动态或静态的ADSL线路,加装一个VPN路由器,即可实现各馆廉价互连互通。并能在今后有效地扩展新业务,如语音、视频监控等,同时集成防火墙、传输和加密等功能。

通常,中心馆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2003系统配置双网卡,互联网连接网卡和内部网卡分别设置IP地址,在服务器端上设置好路由器,建立VPN客户端与VPN服务器的连接。连通后,中心馆、基层馆、流通点利用VPN网络可以共同使用ILass系统,各基层图书馆(室)、流通点在本地进行图书采访与编目,并把图书采访与编目数据、图书借阅信息和读者信息汇聚到中心馆服务器上,各馆、各流通点之间共享中心馆的书目数据。

总之,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社会提供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通借通还采用哪种模式、哪种技术手段,都是为了方便读者在家门口实现文献的通借通还和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麦敏华.《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现状及发展分析》图书馆论坛,2005(8),深圳宝安区图书馆

[2]胡舒、肖红.《浅谈公共图书馆分馆、流通点网络化建设》,2013,成都图书馆

[3]王兰.《浅析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重庆图情研究,2008(1),沈阳图书馆

作者简介:郭艳红(1973-),女,图书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刘少飞(1982-),男,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web技术
面向能力培养的《Web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物联网的承压特种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