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书韵,伴我成长
2016-11-22丁晓敏
丁晓敏
【摘要】《纲要》中指出:“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已被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以此可以明确阅读的定位已经是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阅读作为幼儿的一种知识获得的途径,它并不是单一的依靠视听感官去刺激画面知识传递,其中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隐性的沟通方式。幼儿可以通过共享阅读的方式去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共同的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思绪,满足深层的同伴交流意愿。
【关键词】分享阅读 情感沟通
传统意义的“分享阅读”是幼儿之间通过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的阅读媒介。现今的学前教育对于阅读的规划中,“分享阅读”主要是幼儿以画面为载体,传递自我及书中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其次才是一种知识经验的习得。这种阅读的过程如果说是单向地接受知识的话,更贴切地说是一种愉快的同伴游戏。阅读过程中的幼儿才是这整个系列中的交汇中心——情感体验者,并在活动中对于书面的情感进行很好的一种反馈。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共享阅读不仅是客观知识的累积,更是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幼儿本位出发,与幼儿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并从绘本中感受书中流淌的浓浓情感。尊重幼儿的自我需求,寄情于绘本的点滴之中。而“分享阅读”正是这样一种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而进行的类似于游戏的阅读活动。它强调的是"享受",既是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关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教师或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共享阅读的形态很多,但是如何最好地利用这种形式,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值得我们不断去分析探讨:
一、大浪淘沙,筛选寓教于乐的价值绘本
如今市面上的儿童读物,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从美学欣赏的角度还是文
本结构的绘制方面,有些绘本制作可以说是不尽人意。这种质量不得保证的幼儿读物势必不会给幼儿带来任何积极意义,甚至从某种层面来说,对幼儿的审美都是一种反面的教材。如何从这么多刊物中挑选出适合幼儿共同分享的绘本,不仅在于内容的优秀品质,更主要在于内容的是否诙谐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有变化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图书的需求并不一样。小班幼儿的读物重点在于画面清晰、有趣;中班则是对于故事脉络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大班更多的则在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因此,在绘本的筛选中是需要智慧的老师和家长去精心挑选的。
二、充分表述,激发幼儿潜在的口语表达
分享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是让孩子的感官从阅读中获得愉悦。最主要的是让幼儿在共享的氛围中,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技巧。幼儿的口语表达是需要一定的场合和情境去营造时机的,当幼儿处于温馨融洽的氛围中时,口语的表述欲望自然会增强。更深层面地说,在日积月累的表述经验的累积下,幼儿对于书面表达的意愿也会越来越强烈。只有口语的基石建得足够牢固,才能建立更好的书面表达技能。
三、活学活用,注重语境与口语的自然融合
幼儿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学习一直是我们遵循的方向。有时候,绘本内容的选择我们可以取材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利用相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有趣的画面定格,再对这些小画面进行有益的串联。幼儿对于自我及身边的同伴出现在故事中,并能成为画面的主角,会生发出更强烈的表述愿望。在这种了解的真实情境中,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就是将幼儿园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描述融入到绘本阅读中,让大家一起共享阅读真实的画面,从而内在地提升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分享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中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理念,我们强调在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是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是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阅读,而不是在阅读中学习。
所谓"学会阅读",就是指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掌握阅读的技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它体现了语言教育领域的新思维,它通过与各领域活动的整合,极大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分享阅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
分享阅读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同伴,这是幼儿熟悉的群体。以往的活动中,我
们总是过于重视幼儿的发音是否标准,口齿是否清晰。从而打断甚至干扰了幼儿正常的阅读,取得的成效是事倍功半的。为此,还是应该将分享阅读的本位调整在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层面上。为幼儿创设积极、有益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分享阅读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语言情境。
近年来,幼儿的创造性往往过多地寄予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在语言的创造性培养中是少之又少。其实,语言作为幼儿思维的一个载体。它潜在的创造性能力开发上,是隐藏着很大的内在价值的。例如,绘本共享阅读时,当幼儿面对众多开放性的问题,他们的思维会发散,独特的见解也会以表述方式传达,在这种过程中,创造性自然而然地随之萌发。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对读本中的每一页进行大胆地猜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如在读本《好饿的小蛇》分享时,孩子们会对小蛇之后的种种形态进行大胆想象,天马行空的思维互相碰撞。在这种分享阅读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胆“预期”、“假设”和“否定”的机会。
三、分享阅读增强幼儿对于书面符号的敏锐度。
无论是哪一种绘本,画面中都会时常出现图书的专有语言——“书面符号”。在图书上,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是约定俗成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而幼儿则不需要通过文字去理解画面的含义,只要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表情、插件,幼儿都会搜索脑海中的原有经验。将这些有特殊含义的书面符号与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开始进行匹配。例如绘本《胆小的老鼠》,通篇都运用了夸张明显的符号,层层递进地将故事的信息凝结于中,让看的人会心一笑,自然理解画面内容。
四、分享阅读增进亲子互动和交流。
在幼儿园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父母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在家里和孩子进行了分享阅读。我们对一些父母进行访谈发现,每天分享阅读的时间确实很有必要,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家庭读本,和孩子一起讲故事、做游戏。以往虽然家长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却很少关注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自己的看法。由于分享阅读强调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结果原以为很普通的小孩子居然看着图片自己编出了完整的故事。父母在惊讶之余,也在考虑分享阅读中的"开放性"对儿童创造力的作用。
分享阅读的过程还是一个享受爱,感受爱的过程。一些家长以前总是为孩子不愿意朗读、不主动感到烦恼。分享阅读让家长有机会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们发现,当大人收起严厉的面孔,不用“不对、错了”这样的话面对孩子出乎意料的回答时,孩子们好像换了一个人,在长辈的鼓励中大胆朗读读本里的故事,与故事里的小动物翩翩起舞。甚至还给爸爸妈妈讲故事。这些变化,都是以前父母不曾想到过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还有许多的能力,他们也十分喜欢阅读,比以前的读书兴趣大多了。家长在每天短短的20-30分钟内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对读本的看法。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增进了感情。分享阅读的过程就好像一扇进入儿童世界的窗户,让父母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痛苦。
分享阅读作为一种阅读的积极方式,影响着幼儿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提供幼儿这种机会,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阅读情境中观察、描述、思辨,提升幼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刘金花,《幼儿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