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方式实践研究
2016-11-22陈林林
陈林林
【摘要】在曾播出的一则新闻中,笔者了解到:因多动症儿童较短的注意力,学生被老师隔离,与其它同学分开教学。这种方式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本在同学面前不受欢迎的他们更受到同学们的排挤。加上教师对于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和教育方法缺乏细致的了解,组织教学变得非常困难。本论文主要从笔者所从事的教学案例体会中,尝试从美术教学中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困难中寻找比较适合ADHD儿童的美术学习方式,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为美术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帮助,并利用美术学科独有的视觉感知力,通过美术教育中“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探究,让美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发挥美术教育在此方面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 ADHD 教学 问题 游戏教学法 分段式教学 活力型课堂 课程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多动行为,出现注意力缺乏、活动量过多、行为冲动等行为现象。它主要受遗传、环境、家庭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是儿童期出现的一种行为和心理障碍。
基于儿童的这种行为和心理障碍,在教学中,面对多动症儿童,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在完成教学任务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经验,将这些困难及问题总结为:
一、多动症儿童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学的角度上
1、注意力短暂,很难融入教学。
有效的教学,应是将学生与教学、教学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是,多动症儿童在教学中是相对孤立的,由于短暂的注意力,他们很难在教师的指导下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出现了教学上教学与学生的脱节、不连贯现象。
2、课堂纪律差,影响周边同学。
众所周知,课堂上多动症儿童的多动行为,不仅使教学难以进行,而且也影响了周围同学的注意力和课堂效率,这种课堂上的“多动”行为,成为教师和同学一大苦恼之事。部分同学会明确向老师表示要求调换座位,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学习不受他们的影响。
(二)从自身的角度上
1、上课是一种煎熬。
40分钟的课堂,对于爱动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煎熬。如果要求多动症孩子在课堂中保持安静、静坐不动,这无疑是一个可笑的要求。对于孩子来说,上课是下课时娱乐、玩耍之后的娱乐活动。
2、我也很想认真上课。
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曾针对ADHD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其自身及家长进行沟通过。在家庭的环境中,ADHD儿童的行为更倾向于自身的无意识与不可控性。“老师,其实我也很想认真上课。”,这句简单的话语,表达了多少ADHD儿童的心声?
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从教学的角度上
1、教学进展困难,课堂较难掌控。
由于ADHD儿童的多动行为且与周边同学交头接耳的课堂行为,使教师的教学进展较为被动,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良纪律行为又不可视而不见,管理课堂纪律,势必会中断教学的进展,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课堂难以掌控成为教学中最为棘手的事情。
教学任务艰巨,教学压力较大。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所必须呈现出来的。但是由于ADHD儿童的诸多行为因素,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变得十分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
(二)从专业的角度上
1、专业知识匮乏,问题较为棘手。
在目前的教学中,关于ADHD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教师缺乏相关方面专业的理论知识,在解决课堂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专业能力不足,应对缺少方法。
专业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在面对ADHD儿童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知所措,有的学校甚至采取了“隔离”的教学方式,这些都反映了在处理该教育问题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在美术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多动症儿童学习方式。
(一)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儿童“寓学于乐”。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较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儿童可自主的归入角色,将教学的任务与自身任务联系在一起,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掌握教学内容。
(二)采用分段式教学,让儿童“寓学于心”。
利用ADHD儿童较短的注意力,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的限制,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分段式进行划分,这样可使ADHD儿童在较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进行教学并掌握教学内容,使ADHD儿童的学习真正从自身需要和内心本性出发,而不是让学习成为教师附加给他们的一种压力。
(三)采用活力型课堂,让儿童“寓学于性”。
ADHD儿童旺盛的精力,使他们在多动的行为中不知疲倦。活力型课堂氛围的设置,目的在于使ADHD儿童的过多的精力得到消耗,将坐着的课堂更换为可走动的课堂,解放了儿童的天性,使儿童能够在自己意愿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当然,活力型课堂并非放纵式课堂,并不是完全尊重ADHD儿童的意愿而忽视教学的根本需要,它是两者的一种结合式课堂。
(四)采用多种课程形式,让儿童“寓学于静”。
对于ADHD儿童来说,美术具有一定的治疗功能,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儿童有不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ADHD儿童进行不同的活动课程设置。实践证明,美术中的泥塑课程对于ADHD儿童在注意力的培养方面非常有效,使得儿童在“把玩”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且泥塑本身材料性质的可触、可感性,使得儿童在触觉方面有较灵敏的感知力。
【参考文献】
[1]雷燕,李燕红.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干预措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4(4):119-120
[2]苏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特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09):566-567
[3]兰利进.浅析美术教育对儿童多动症的改善[D],内江:内江市师范学院附属学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