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防治内分泌失调从青春期开始
2016-11-22郑金美
郑金美
头痛、失眠、多梦、易疲倦、容易发脾气、月经不调、皮肤松弛暗沉、长黄褐斑、突然发胖、性欲减退……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内分泌失调”惹的祸。的确,从青春期开始,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会存在内分泌紊乱的问题,且影响因素各异。值得注意的是,内分泌紊乱往往是早衰的起点、不孕的症结,并可引发连锁反应,甚至让女性早早失去光彩。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数十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实现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有研究显示,人在21~22岁时达到内分泌系统功能的顶峰,25岁以后激素荷尔蒙的分泌量便以每10年下降15%的速度逐年减少。当激素荷尔蒙分泌量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人体各器官组织也开始随之衰退。
对女性而言,日常生活里评估内分泌紊乱,有一个直观的观察指标,也就是看自己月经是否异常。但内分泌紊乱的起因却缘于青春期前。因此,保护内分泌健康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功课,需从青春期开始,多管齐下。
内分泌失调的六大杀手
研究发现,从出生开始,女性身边就潜伏着六大“杀手”,威胁着内分泌系统的健康。
一是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性,受疾病影响,走路会喘息,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成年后比普通女性更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的问题。低体重早产儿,特别是出生后营养状态没有跟上的低体重儿,少年时期脚很细,身材瘦小,体重低于正常值,发育较慢;到了青春期,往往初潮来得比别人晚,或者月经紊乱;步入成年期后也更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
二是“现代生活病”:熬夜是内分泌健康最低调的“杀手”,常常为姑娘们所忽视。有些年轻女孩习惯晚睡煲剧“刷屏”,有些则受男友的影响,一起熬夜上网玩游戏、看球。然而,光线变化可改变人体“生物钟”的运转,内分泌系统的运转也随之受到波及,久而久之可导致月经紊乱。
三是夫妻沟通不足、性生活不协调:这一“杀手”潜伏在婚后,常令女性难以启齿。移动互联网时代,同床而卧,默不做声,各玩各的手机,玩累了便各自睡去,是如今不少夫妻临睡前的真实状态。像这样缺乏情感交流,沉迷于刷屏、刷“圈”的乐趣,不仅影响性欲,还会降低性生活的质量。性生活不规律、性欲得不到充分满足的人,通常表现为心情烦躁、易发脾气,情绪容易跌宕起伏,进而诱发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四是“以瘦为美”的畸形减肥潮流:月经不规律是减肥女性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以节食和吃素作为减肥手段的女性。保健专家们常说,青春期女孩不要刻意减肥,太瘦的女孩来月经较晚。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女孩的体重也在增长,当体重达到“启动值”时,下丘脑接收到信号,便会刺激月经初潮的到来。对成年女性来说,体重低于45公斤则容易出现月经不调。如果盲目节食和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人体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脑垂体的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卵巢功能减退出现萎缩。如果女性体内脂肪低于一定比例,还会影响月经,出现月经紊乱或停经,甚至出现卵巢排卵障碍而导致不孕。
五是对更年期的错误认知:中国更年期女性与国外同年龄段女性相比,显得比较干瘦,这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我国女性往往畏惧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认为这会诱发癌症。其实,这种盲目的“畏病”心态,导致女性放任卵巢衰老,非常可惜。与女性从补充雌激素中的获益相比,雌激素替代治疗引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与雌激素相关癌症的风险非常低。补充雌激素除了可以延缓卵巢衰老,保护女性的性欲之外,还能缓解骨质疏松的进展,降低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等相关疾病的风险。有研究显示,国内更年期女性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比例只有4%~9%,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数据达到30%以上。相对而言,我国知识界女性接受雌激素疗法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专家建议,更年期女性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雌激素。
六是精神压力过大的影响:和传统中国女性相比,当代中国女性职场、家庭“两线作战”,承受着更高的精神压力。尤其是中青年女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不仅会影响人体内分泌调节,还会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进而抑制排卵,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
防范对策
女性应根据六大“杀手”的特点来防范内分泌紊乱。总的来说,调节内分泌要从饮食、运动人手,必要时不畏惧药物治疗。
女性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从青春期开始,女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经常熬夜,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女性是“情绪动物”,要有意识地保持心情放松,远离紧张、焦虑、郁闷,学会自嘲、转移注意力等自我解压手段,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特别要强调的是,有些年轻女性有喝酒、吸烟的习惯,这些看上去很“酷”的行为,其实是内分泌紊乱的“推手”,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乙醇会干扰正常的月经规律,更有可能点燃引爆内分泌疾病的导火索。因此,为健康着想最好有所节制,戒烟限酒。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痛经、闭经、经期提前或推后、经量过多或过少等问题的背后,可能是卵巢早衰的前兆。一般正常的月经出血量应为20~60毫升,经量少于20毫升为月经过少。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量,普通女性平均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少于1包(每包10片计)。一些月经少的女性,按照上述频率,来例假时连半包卫生巾都用不完,则属于月经量少,意味着雌激素减少,卵巢功能减退。
与此同时,月经量多,却让人以为是“月经正常的信号”,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月经量并非“越多越好”。月经量过多或突然增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排卵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尤其是产后女性,如果出现产后经量的增加,更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