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减压压力监测装置对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6-11-22赵春梅杨雪华张启玲

护理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胃管负压胃肠

赵春梅,杨雪华,张启玲,林 刚



胃肠减压压力监测装置对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

赵春梅,杨雪华,张启玲,林 刚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压力监测装置对胆源性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112例胆源性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以挤压负压引流器至2/3形成负压进行胃肠减压;观察组使用压力监测装置,保持负压吸引压力值维持在-7 kPa~-5 kPa。比较两组不同时期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腹痛、腹胀缓解程度、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胃肠减压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腹痛缓解程度、引流量、CRP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对胃肠减压病人负压吸引压力实施监测,不仅能有效引流胃内容物,降低胃肠道压力,而且可保持引流通畅、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压力监测;效果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血或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1]。轻型急性胰腺炎不伴有器官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l周~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有持续(>48 h)的器官衰竭,早期病死率高,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更高。临床上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急性胰腺炎:①与急性胰腺炎相符合的腹痛;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③腹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2]。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置入胃内,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减少肠腔的细菌毒素,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情况,是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道梗阻、潴留、麻痹、穿孔、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种胃肠道等腹部手术前后的重要治疗和护理措施。保持胃肠减压持续有效是疾病诊断、机体恢复和功能恢复的保证[3]。有研究表明:负压吸引器压力值为-7kPa~-5 kPa(外力使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内弹簧完全紧缩时产生的负压值)既能保持有效引流,又能避免发生引流管堵塞[4]。传统胃肠减压吸引压力的设置缺乏客观指标,完全凭借护士个人习惯和经验,按压负压引流器的高度形成负压进行吸引。本研究对比传统胃肠减压压力设置方法,使用胃肠减压压力监测装置,动态监测负压吸引压力,及时处理胃管堵管、管道贴壁、引流装置漏气等现象所导致的负压吸引压力异常,保证胃肠减压持续安全有效,缩短病人留置胃管时间,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源性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病人清醒,有语言沟通能力,能配合各项操作,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病因均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诊断和修正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等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版)[5],并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彩超和CT检查等进行确诊。排除标准:①持续胃肠减压小于72 h;②细菌导致的全身炎症性反应、非感染性炎症(如严重烧伤、重大手术或创伤)、非细菌性感染(如寄生虫、真菌感染等);③恶性肿瘤病人;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性疾病。最终入选病人112例,其中男74例,女38例,平均年龄46.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7.7±3.4)岁;观察组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45.2±3.1)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胃管置入深度、固定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即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酸、支持对症治疗等。将3 mg生长抑素溶解于24 mL生理盐水中微量泵泵入,每天2次;兰索拉唑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输注,每天2次;奥硝唑250 mL静脉输注,每天2次;将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4.5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天2次。

1.2.2 负压吸引

1.2.2.1 材料 两组病人均使用相同的一次性使用胃管和负压引流器。

1.2.2.2 胃管置入深度 王丽[6]通过研究得出改进胃管插入长度,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病人胃肠减压效果,减轻病人疼痛,促进病人康复。采取由病人耳垂—鼻尖—剑突—肚脐连线中点长度作为置管长度的标准(较传统插管增加5 cm~10 cm)。所有病人在置管过程中未出现管道打折,且引流通畅。

1.2.2.3 吸引压力 对照组将负压引流器挤至2/3形成压力进行吸引,插入胃管前3 d病人胃内内容物极易堵塞胃管,需通过多次胃管灌洗与口腔护理,以避免再次感染[7]。故置管3 d内采用温开水20 mL~30 mL脉冲式冲洗胃管,每天2次;观察组在胃管末端及负压引流器之间连接压力表(压力表范围-10kPa~-3 kPa),动态观察压力监测装置的压力数值,出现吸引压力不在-7 kPa~-5 kPa范围,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胃管位置、冲管、挤捏管道、检查负压吸引装置是否漏气等。

1.2.3 参加人员 入选标准:注册护士,工作3年及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护理胃肠减压病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试验开始前两周进行胃肠减压护理的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包括:胃管留置深度要求、判断胃管在位通畅的标准、管道双固定方法、引流液颜色、性状的观察及引流量的统计,胃肠减压压力监测装置的连接、使用及观察方法,考核成绩≥90分合格者参与研究。护士对两组病人均按照分级护理行业规范,至少1 h巡视1次,两组均需观察胃管是否在位通畅,管道固定是否良好,引流液的性状,每班用弹簧秤称重了解引流量,评价病人腹痛及腹胀程度,口腔护理每日2次。

1.2.4 评估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胃肠减压后24 h、48 h、72 h负压引流液量、腹痛及腹胀减轻程度;观察发病第1天、第3天、第5天C反应蛋白(CRP)浓度以及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时间等指标。引流液量评估使用弹簧秤称重的方法进行测量;腹痛程度使用国际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进行评估:该法以数字计量评定疼痛的强度或幅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1分~3分表示轻度疼痛,4分~6分表示中度疼痛,7分~10分表示重度疼痛。腹胀程度[8]评估分为4级。①无(0分):腹部柔软、平坦,无压痛,腹式呼吸正常;②轻度(1分):腹部平坦,稍有压痛,腹式呼吸存在;③中度(2分):腹部膨胀,有轻度压痛,腹式呼吸减弱;④重度(3分):腹部膨隆明显,腹部有压痛,腹式呼吸明显减弱或消失。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点病人腹痛、腹胀评分及引流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点病人腹痛、腹胀评分及引流量比较±s)

2.2 两组病人C反应蛋白数值、留置胃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4.29±0.64)d, 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4.90±0.89)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不同时点病人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CRP浓度比较 mg/mL

3 讨论

3.1 急性胰腺炎行胃肠减压的重要性 胃肠减压操作大多是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实施,对病人而言既具有一定的痛苦,又需要其理解和配合,操作要求高、难度大;持续胃肠减压会引发病人口干、咽痛、恶心、肺部感染、限制头部转动等不适,易出现烦躁等负性情绪,增加病人自行拔管的发生率。持续负压吸引期间存在无效吸引、胃管堵管、贴壁、打折等情况。急性胰腺炎病人在伴有明显恶心、呕吐、腹胀时需要进行胃肠减压,将酸性胃液及时吸出,缩短了胃液在胃内停留时间,减轻对胰腺组织的刺激,减少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进一步减少胰腺外分泌,使胰腺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胃潴留和腹胀,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2 胃肠减压的有效性及弊端 为提高胃肠减压的有效性、减少病人不适感,护理人员在胃管置入长度[9]、多孔胃管加快胃内容物的吸出[10]、妥善固定胃管的方法改良、病人的体位对引流的影响、黄瓜润唇缓解病人口干症[11]、减少胃管脱落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也积累了较多可供临床护理借鉴和参考的经验,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胃肠减压有效性的影响因素除了以上诸多方面外,负压吸引的压力也十分重要。通过搜索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暂未发现与胃肠减压相关的压力调控装置方面的报道。负压吸引的压力是影响胃肠减压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多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常常将负压引流器挤至2/3形成压力进行吸引(胃管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将胃内容物吸入引流器中,胃管液面垂直高度即为负压引流器压力值[4]);置管期间护士仅能关注到胃管是否固定在位、引流液的性状等,对引流效果的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往往在统计每班的吸引液量时才会发现问题,如引流液黏稠、引流不畅,然后凭借个人经验挤捏、冲洗胃管、调整负压引流器回弹的高度及胃管的置入长度,操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不合适的吸引压力,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对病人的康复有负面影响[4]:吸力过大会使胃黏膜吸附于胃管头端的小孔内致引流不畅或损伤局部的胃黏膜,压力过小无法吸出胃肠道内潴留的内容物导致无效吸引,会加重病人恶心、呕吐、腹胀、手术切口不愈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12]。

3.3 压力装置用于急性胰腺炎病人胃肠减压中可提高胃肠减压效果 ①可增加引出液量,缩短胃肠减压时间:观察组在胃管与负压引流器之间增加负压吸引压力表装置,通过胃肠减压负压吸引压力的数值显示,便于判断引流装置是否漏气、胃肠减压的通畅度、负压吸引的有效性及效果等;对胃肠减压负压值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调节,使负压吸引压力随时可以观察,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胃肠减压不同时点引流量大于对照组,胃肠减压时间短于对照组。②可减轻病人腹痛、腹胀症状及CRP回落时间:急性胰腺炎病人存在如下症状:腹痛、腹胀、呕吐、发热、血清淀粉酶增高等。近年来研究表明,CRP是肝脏合成的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以微量形式存在于血液,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其水平迅速升高,具有高度敏感性。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时由于存在机体感染,其水平迅速升高,可在24 h~48 h达到峰值,经治疗后迅速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因此,CRP水平对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及与急性胰腺炎炎性反应严重程度有密切的联系[13]。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病人腹痛评分在实施胃肠减压72 h低于对照组;急性胰腺炎发病第3天、第5天CRP浓度下降,低于对照组,提示对胃肠减压吸引压力的监测,便于适时调整,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有助于炎症反应的消退,促进病人康复,既能减轻疼痛,同时缩短胃管留置时间。③使护理操作规范安全:目前,多数负压吸引产品设计上没有明确的负压值标志,使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负压范围[4]。负压吸引器密封性差或与胃管衔接不紧密,致使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达不到理想压力,或负压吸引器多次反复倾倒引流液,造成与胃管衔接不紧密或负压吸引器关闭密封不严[14]。本研究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与胃管末端增加压力监测装置,能让护士轻松便捷地观察负压吸引的压力值,方便了护士操作,为病人提供细致精准的护理,缩短病人留置胃管的时间。持续安全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实施胃肠减压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显著改善胃肠减压效果,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尽早恢复,缩短胃肠减压的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促使其尽早康复。

[1] 莫剑忠,江石湖,萧树东.江紹基胃肠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88.

[2] Working Group IAP/APA Acute Pancreatitis Guidelines.IAP/APA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J].Pancreatology,2013,13(4 Suppl 2):e1-15.

[3] Chen XL,Ji F,Lin Q,et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transnasal ileus tube vs nasogastric tube for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J].World Gastroenterol,2012,18(16):1968-1974.

[4] 朱开梅,曹玉刚.胃肠手术后胃肠减压负压吸引器的最佳压力值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6):7-8.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6] 王丽.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恢复的临床护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270-271.

[7] 王丽娟,王小园.生大黄胃管注入和保留灌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556-557.

[8] 周新霞,王琼丽.胃肠减压患者留置胃管不同方法效果对比[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23-24.

[9] 秦扬,荣加.肠梗阻患者行胃肠减压时不同置管速度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824-3825.

[10] 王小娜.多孔胃管在胃肠减压中延长插入长度的探讨[J].临床研究,2013,11(17):518.

[11] 周桂兰,洪箐,苏梅芳.黄瓜润唇缓解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63-64.

[12] 高春玲.240例胃肠减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12-213.

[13] 范永熙,单海滨,李兆然.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PCT、ILq6和hs— 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0):46-48.

[14] 高春玲.胃肠减压的问题及护理策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0):184-185.

(本文编辑范秋霞)

Influ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pressure monitoring device on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mild acute pancreatitis

Zhao Chunmei,Yang Xuehua,Zhang Qiling,et al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26001 China)

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局青年医学人才科研基金项目,编号:WQ2014015。

赵春梅,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6001,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杨雪华、张启玲、林刚(通讯作者)单位:226001,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R473.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2.037

1009-6493(2016)11B-4077-04

2016-04-10;

2016-10-17)

引用信息 赵春梅,杨雪华,张启玲,等.胃肠减压压力监测装置对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1B):4077-4080.

猜你喜欢

胃管负压胃肠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