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C反应蛋白增高的疱疹性咽峡炎有效性分析

2016-11-22林俊宏何春卉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咽峡炎疱疹病程

林俊宏 何春卉

1.广东省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广东广州510000;

2.广东省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广东广州510000

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C反应蛋白增高的疱疹性咽峡炎有效性分析

林俊宏1何春卉2

1.广东省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广东广州510000;

2.广东省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广东广州510000

目的探讨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C反应蛋白增高的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10月期间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蓝芩口服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整个疗程为5 d,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发热时间、总病程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建模处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参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热时间分别为(2.98±1.03)、(2.92±1.05)d,总病程分别为(6.05±1.40)、(6.10±1.45)d,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发热时间、总病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6.7%,且试验组在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反应蛋白增高的疱疹性咽峡炎儿童并不能从口服抗生素治疗中获得益处,同时还有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不建议应用抗生素参与的治疗方案。

疱疹性咽峡炎;C反应蛋白;抗生素;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夏秋季,表现为突发高热、咽部溃疡。本病病程有限,一般为2 d左右,无特异性治疗手段,通常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物,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部分柯萨奇病毒感染儿童会出现白细胞和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显著增高[1-2]。CRP是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病毒和细菌感染后均可升高,但通常认为CRP在细菌感染后的升高幅度要高于病毒感染[3-4]。临床医生常以CRP增高作为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一项依据从而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因此,对于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同时存在CRP增高的儿童能否从抗生素治疗中获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临床问题。为此,本研究选择2015年3~10月期间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疱疹性咽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分析,旨在比较使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3~10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20例疱疹性咽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5],病程在48 h内,CRP浓度水平不小于20 mg/L。上述患儿按照用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2.67±1.79)岁,平均CRP浓度(35.91±15.00),平均白细胞计数(WBC)(15.28± 5.24)×109/L;试验组患儿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2.58±1.50)岁,平均CRP浓度(35.65±14.01)mg/L,平均WBC(16.58±4.42)×109/L。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CRP和WBC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签订接受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符合广州市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41201)剂量为每次5 mL,3次/d。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儿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号:J150106),剂量视患儿体重而定,每天剂量控制在90 mg/kg,分3次服用;或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1106),剂量视患儿体重而定,每天剂量控制在20 mg/kg,分3次服用。疗程共5 d。疗程内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热天数、总病程天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总有效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发热天数、总病程天数,以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计算总有效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本研究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临床观察指标综合评定,符合《实用儿科学》(2003版)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水平:①治疗5 d后,体温恢复正常,且48 h内未见反复,疱疹或溃疡面减少50%~90%或消失,未见新增溃疡面发生,有进食欲望且可正常进食为显效;②治疗5 d后,体温恢复正常,48 h内未见反复,疱疹或溃疡面减少30%~50%或消失,未见新增溃疡面发生,有进食欲望进食后疼痛轻微即为有效;③治疗5 d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仍有发热,溃疡面或疱疹未见消散或减少,有溃疡面扩大或新增溃疡面产生,无进食欲望,进食后哭闹严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该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全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建模处理分析。总有效率等计数结果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发热时间、总病程等计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计数结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全部治疗过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8/60)和95.0%(57/60)。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时间和总病程的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在发热天数和总病程等两方面均无明显区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和总病程比较结果(d,)

表2 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和总病程比较结果(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发热时间总病程试验组对照组60 60 t值P值2.98±1.03#2.92±1.05 1.824 0.725 6.05±1.40#6.10±1.45 1.616 0.97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结果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腹泻、呕吐等三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在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三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n(%)]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类型,但在世界各地均有可能发生[6]。据报道[7],1951年Hue bner等学者首次确认其病原菌为肠道柯萨奇病毒。随着国际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者们发现柯萨奇病毒的2、4、5、6、8、10等几个亚型是最容易诱发疱疹性咽峡炎病毒亚型,而1、3型则很少参与引发。后来,Chang等[8]发现另一种病毒——埃可病毒30型亦能诱发疱疹性咽峡炎的发展。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病毒或细菌直接侵袭口腔黏膜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并繁殖,使局部细胞及细胞间质水肿加重,白细胞移出、溶解、脱落,或形成上表皮下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溃疡形成后假膜或坏死组织覆盖,以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坏死组织为主,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9-10]。黏膜固有层纤维水肿,结缔组织纤维弯曲、断裂,甚至导致胶原纤维破坏。如未给予合理有效控制,炎症继续加重,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大量聚集于血管周围,致使血管扩张、充血,甚至导致管腔闭塞,同时可见大量免疫蛋白、补体沉积。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于每年的3~8月。治疗一般在对症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治疗后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11-12]。大部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WBC和CRP无明显异常,但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一部分患者存在WBC和CRP升高的现象。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时均可升高,通常认为细菌感染时升高更为显著,但如何划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截点尚不明确。当患者存在CRP增高的情况时,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存在的细菌感染。本研究发现,对于CRP≥20mg/L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与否对于疾病的发热时间、总体病程以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CRP增高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在改善发热时间和总体病程等临床参数并未带来益处。相反,抗生素治疗组(试验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组患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示抗生素的加入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在没有提高临床有效性的前提下影响了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这与国内相关报道结论相一致[13-15]。另外,本研究样本中120例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符[16-19]。

作为一个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笔者研究的病例数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病例的入组方面难免存在偏倚,且抗生素的使用主要依靠临床医生的判断,未进行细菌学方面的检测来排除可能合并的细菌感染。另外,研究未包括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及CRP显著增高≥80 mg/L的病例,对于这部分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20]。未来希望能开展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在不同CRP水平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CRP大于≥20 mg/L但<80 mg/L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并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同时可能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认为对于CRP升高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应该谨慎使用抗生素治疗。

[1]Lo SH,Huang YC,Huang CG,et a1.C1inica1 and epidemio1ogic features of coxsackievirus A6 infection in chi1dren in northern Taiwan between 2004 and 2009[J].J Microbio1 Immuno1 Infect,2011,44(11):252-257.

[2]牛伟红,杨丽萍,秦明月,等.150例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资料总结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0(4):661-662.

[3]Sa1onen EM,Vaheri A.C-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vira1 infections[J].J Med Viro1,1981,11(8):161-167.

[4]Korppi M,Kroger L.C-reactive protein in vira1 and bacteria1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1dren[J].Scand J InfectDis,1993,9(25):207-213.

[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2-811.

[6]董玉颖.江苏省农村地区柯萨奇病毒A16感染所致疾病及其流行特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6):575-57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50-760.

[8]Chang LY,Lin TY,Huang YC,et a1.Comparison of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c1inica1 i11nesses during the Taiwan enterovirus epidemic 1998[J].Pediatr Infect Dis J,1999,36(18):1092-1096.

[9]孙桂连.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因机证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15(8):1048-1049.

[10]陈勇,黄龙,赵钰.儿童疱疹性咽峡炎2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71-72.

[11]陈君.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70.

[12]袁小亮.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00例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2(1):1917-1918.

[13]禚永淼.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联合野菊花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 37(8):1025-1026.

[14]黄蓉.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2(2):186-189.

[15]林金弟.开喉剑喷雾剂和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3):361-362.

[16]许正香,唐中贤,林文龙.赖氨葡锌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5,19(16):1953-1954.

[17]郑中梅.更昔洛韦静滴联合喜炎平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应用及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4):147-148.

[18]裴宏亮.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7):77-78.

[19]鲍先握,戴杰,林海升,等.利巴韦林联合康复新液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5,37(7):1622-1623.

[20]王萍.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9):2607-2608.

Validity analysis of children herPangina of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elevation treated with oral antibiotics

LIN Junhong1HE Chunhui2
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Guangzhou Women′s and Chi1dren′s Medica1 Center,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0,China;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1ogy,Guangzhou Women′s and Chi1dren′s Medica1 Center,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1inica1 effect and safety of chi1dren herpangina of C-reactive protein 1eve1 e1evation treated with ora1 antibiotics.Methods 120 herpangin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Women′s and Chi1dren′s Medica1 Center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5 were se1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edication and there were 60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1 group was given Lanqin Liquid and test group was given Amoxici11in C1avu1anate Potassium Granu1es or cefac1or for suspension based on this basis.The course of treatment 1asted for 5 days and time of fever,tota1 course time and incidenc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during the course.A11 the data was mode1ed and ana1yzed by SPSS 17.0 statistica1 software.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 between test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in terms of basic parameter(P>0.05).The tota1 effective rate of test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was 96.7%and 95.0%respective1y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P>0.05). The time of fever of test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was(2.98±1.03)days and(2.92±1.05)days,tota1 course time was(6.05±1.40)days and(6.10±1.45)respective1y;there was no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 of test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in terms of time of fever and tota1 course time(P>0.05).Incidenc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est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was 30.0%and 6.7%respective1y and incidenc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1ike nausea,vomiting and diarrhea of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1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1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Chi1dren herpangina of C-reactive protein 1eve1 e1evation can't obtain benefit from ora1 antibiotics with higher incidenc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at the same time.Therefore the treatment protoco1s with antibiotics are not suggested c1inica11y.

Herpangina;C-reactive protein;Antibiotics;C1inica1 effect;Incidenc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R978.1

A

1673-7210渊2016冤07渊c冤-0160-04

2016-04-08本文编辑:赵鲁枫)

广东省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3J4100022)。

林俊宏(1980-),男,硕士;研究方向: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

何春卉(1975-),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咽峡炎疱疹病程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