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爵迹》看粉丝电影的失败及发展
2016-11-22华雨辰
□华雨辰
从电影《爵迹》看粉丝电影的失败及发展
□华雨辰
引言:提到粉丝电影,2013年上映的《小时代》无疑是最好的案例,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粉丝电影、粉丝经济、IP等概念的热烈探讨。但进入2016,粉丝电影的号召力迅速下降,似乎无法再延续以往辉煌的成绩。粉丝电影往往粗制滥造,只重视明星的参演,而忽略了影片本身的故事、逻辑、思想内涵要素,这类电影自然无法持续地获得成功。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大量的、重复性的粉丝电影消耗着观众的兴趣,对电影产业来说,成功不应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跟风似地套用别人的模式来获取经济利益。
近些年来,粉丝电影大热,粉丝疯狂追捧,电影票房大卖。通常观众会选择看一部电影,往往是因为电影类型或偏好,或者是电影的导演或主演的过往口碑,或者是影片的艺术价值吸引人等等。但粉丝电影颠覆了这些概念,对于粉丝来说,电影本身并不重要,只要能看到自己的偶像,用一张甚至多张电影票支持偶像,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些粉丝电影往往面临着高票房低口碑的指责,而且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粉丝电影似乎也不再获得百分百成功了。
一、粉丝电影的概念与发展
粉丝电影并非严格的学术概念,是面对特定电影文化现象,媒体报道出于方便起见,口口相传的流行语。但其在媒介产品生产者和广大受众印象中已然生根,顾名思义,以迎合某创作者(含导演、作家及演员)或作品的固定Fans(粉丝)为主要目标的电影、有粉丝的热情作保障,电影本身质量与票房成绩的关系变得更加疏离。[1]而在受众群体中,尤其以青少年为主,他们疯狂地追捧着心中的偶像,粉丝电影被人诟病的一方面往往在于这些受追捧的偶像并非是真正具有演技和荧幕影响力的电影明星,而更多地是从歌坛或娱乐选秀节目出身,甚至导演或创作团队也有这种跨界的现象存在。在电影的宣传工作中,粉丝形成了一股中坚力量,他们往往出于对偶像的爱和追捧,自发地为电影宣传造势,刷票房、在网上刷评论、鼓动舆论等等,微博、论坛、微信等等新媒介成为他们的宣传阵地。而粉丝爆发出的这种巨大的宣传能量,最直接地体现在票房上,而票房的好坏又能够掀起新的一轮宣传热潮。
提到粉丝电影,2013年上映的《小时代》无疑是最好的案例,累计票房4.88亿人民币,评论两级分化严重,有周黎明等评论家的口诛笔伐,也有粉丝们的鼎力支持,更是引发了对粉丝电影、粉丝经济、IP等概念的热烈探讨。随后,《小时代》又陆续公映了续集,持续创造着票房奇迹,一些电影片商也纷纷看准了时机,纷纷按照“大IP+明星”的模式拍摄制作了一些粉丝电影,例如《栀子花开》、《致青春》等,利用强大的明星效应吸引粉丝,保障票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进入2016,粉丝电影似乎不再风光,《致青春2》、《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票房不高,《爵迹》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全国第五次智力缺陷人士普查”,粉丝电影的号召力迅速下降,似乎无法再延续以往辉煌的成绩。
二、从电影《爵迹》分析粉丝电影的失败
有人认为,粉丝电影往往粗制滥造,影片质量差,只重视明星的参演,而忽略了影片本身的故事、逻辑、思想内涵要素,这类电影自然无法持续地获得成功。以电影《爵迹》来看,它沿袭着粉丝电影一贯的特点,由郭敬明小说改编,范冰冰、吴亦凡、陈学冬等明星主演,演员阵容强大,按照以往的经验,众多明星的参演能够保证票房。但影片豆瓣评分3.7,票房口碑双失利,演员的演技、故事情节、CG技术的运用都受到了抨击,尽管可以说《爵迹》开创了国产电影的CG特效的先河,但对于电影画面、人物形象的刻画等等来讲,并没有得到加分效果,人物表情僵硬呆板,毫无演技可言,难以给观众优质的观影体验。其次,从故事本身来说,《爵迹》故事逻辑混乱,角色设定不明朗,观众观看电影的时候无法很好地看懂故事。
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所有产业都应当遵循既有的规律,电影产业也不例外。粉丝电影的出现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并没有太多的理论或实践来作基础,也没有充足的时间的来验证它成功的因素并积累经验,但巨大的经济效益却促使电影行业的从业者纷纷效仿,以简单的明星效益吸引观众,而不去思考电影本身,结果便是大量的、重复性的粉丝电影消耗着观众的兴趣,再疯狂的粉丝也会有厌倦的一天。对电影产业来说,成功不应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跟风似地套用别人的模式来获取经济利益,一种成功的类型片必然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具有被认同的价值观和理念,人云亦云地的下场必然是被时代抛弃。
三、未来发展
最后,《爵迹》等电影的失败其实并不能完全标志着粉丝电影的失败,某一影片的失败因素多种多样,不能单单归结为某一类型电影的失败,而且年轻的粉丝群体依旧存在,偶像的票房号召力依然存在。然而,粉丝电影如果想要继续存在并发展,电影从业者必须思考,粉丝电影不能再仅仅依靠明星+粉丝的模式来制作,而应该更多地转向电影本身、电影类型等发展,提高电影质量,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