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影视艺术如何在世界吹起中国风

2016-11-22□姜

剑南文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动漫影视世界

□姜 壮

浅谈中国影视艺术如何在世界吹起中国风

□姜 壮

近几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迅猛增长,仅2016年年贺岁片档《美人鱼》一部电影就拿下近3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1],截止当年11月,电影票房突破10亿元的9部影片中,国产影片已占6个席位。[2]在国产电影不断叫座的同时,中国电影却依然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不高,获得奖项则更是鲜有。五年前,电影《金陵十三钗》以中国抗战时期的事件为背景,展现的是关于南京大屠杀时期中国人如何高洁的民族气节。在让国人不断流下感动的泪水的同时,也让张艺谋再次凭借中国反法西斯题材、国难题材以及桃色题材走向国际申领13项奥斯卡奖。乐观的人认为这是中国民族气节的胜利输出,当然也有人认为将中国苦难如此桃色化的演绎无法与别国同样题材的影片相提并论,如电影《钢琴家》、《辛德勒名单》。又过五年,中国影片为何又在国际舞台失去市场,为何中国电影总不能做到既叫好又叫做呢?其实这里一直蕴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以怎样的方式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让世界吹起中国风。

一、博大精深,难以突出单一行动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喜欢在谈到中国文化时说自己的文化“博大精深”,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但笔者认为,这也是我国文化向外输出的巨大问题之所在。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中国人自己在接触中国文化时一般都是从年幼时的“鹅,鹅,鹅”再到“白日依山尽”再到后来更加深入的典籍,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学习步骤。中国自古被称为文化大国,于是我们在进行文化输出时,常常会出现一种高姿态老大哥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大多数文化输出却喜欢把我们高深的繁杂的文化传递给世界,比如我们的孔子学院,这其实是让外国人更加认为中国文化的艰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进行文化输出时,面对丝毫不懂或者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西方人,似乎总是要殚精竭虑地想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口气向全世界展现,这不得不让人们感觉有些揠苗助长了。

二、化零为整,寻找突破点

同在世界东方的亚洲大陆上,日本和韩国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他们在文化输出上的表现,不得不让我们赞叹!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将他们文化输出的同时,也让寿司、烤肉成为了世界人民餐桌上的食物。但我们中国在全世界大建孔子学院的时候,我们却很少看到中国有着巨大特点且浅显易懂的文化在全世界流行。在这里我其实很想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日本文化的深厚其实并不亚于中国许多,他们的古奥义精神也同样晦涩难懂,但他们并不是选择用这样的文化作为输出的个体,而选择动漫来进行自己的文化输出,日本的动漫影响力连日本外务省都不得不佩服。

三、由浅入深,从大众着手

这里又要举一个日本的例子,当然我要强调的是我是一个绝对的爱国人士,但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着实令人敬佩,比如电影《入殓师》,他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复杂的入殓细节,而是对入殓师的生活、成长、工作、经历、家庭、人际关系进行描写和刻画,向我们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为人送上最后一程工作的静穆与伟大。从电影里我们不禁惊叹于入殓师的艺术魅力也反思了人生路程的短暂与精彩。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电影里深深地感受到了日本民族的严谨、认真、追求完美与礼貌,在电影中所展现的日本人的礼节让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民众感到惊叹,更不用说他们在世界别的地方给日本民族所树立的良好形象。

从以上的三点来看,我们可以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输出道路进行一些反思,是否将一本厚厚的沾满封层已久灰尘的国家文化直接抛向世界的效果,会比一张广告传单的效果更加好。

我们知道影视文化可以被分为三种文化:大众文化、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影视作品有着宣传、审美认知和娱乐等作用,对主导文化的构建可以有娱乐的色彩也可也可以有通俗的手段。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而言,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又不得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运用中国的影视作品,在世界文化中提升中国影视的国际影响力:我认为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做是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环节之一。中国要做到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光靠建几百个孔子学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忘记,在2008年奥运会,当中国花16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5000年时,西方人的惊诧。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也许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时略显激进了。我们确实不能一直

播就想把中国所有的精华一口气喂给世界,就像我们不能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直接去理解《文心雕龙》一样,这时通俗的影视文艺作品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拿在西方国家大卖的纪录片《故宫》来讲,这是一次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电视相作用从而得到良好反馈的一个成功案例。其实利用影视作品来提升自身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先例有许多而且值得学习的例子也有很多,就像一提到动漫第一反应大家都会想到日本,因为日本将充满人文关怀和充满英雄主义的动漫精神作为他们最大的文化输出品。不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哆啦A梦》、《聪明的一休》还是《灌篮高手》、《铁拳》等等。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当然我不是想让我们国家的动漫工作者也要向日本一样,但是日本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启示,传播本国文化,不一定要从最有底蕴最深厚的部分着手,相反,我们可以以低门槛的方式向国外输出我们的文化艺术产品,毕竟东西方存在着文化差异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就像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以西方人习惯的思维方式传播了中国的武侠文化,也展示了中国人的儒家修养。虽然由于表达方式等多方面原因在国内反响不佳,但在国外却激起了阵阵涟漪。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当初所认为的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有失偏颇。

故而,若想让中国的文化兴国战略在艺术领域做成功,将国内外市场分开对待是有必要的。对内是提高内涵与修养,对外则是要打开外国人的预设心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艺术作品为文化兴国尽到应尽的作用,在我看来“因材施教”是十分有必要的。

(乐山师范学院 眉山市东坡区新闻中心)

猜你喜欢

动漫影视世界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动漫二次元
影视
锋绘动漫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