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中人道主义分析
2016-11-22李雪平
□李雪平
《双城记》中人道主义分析
□李雪平
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一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双城记》中就充分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故事背景进行创作,表达了他对受封建统治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真挚同情,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恶和谴责。文章从人道主义的内涵和在《双城记》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分析。
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另一位的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对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更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恩格斯将他的作品誉为“时代的旗帜”。【1】狄更斯在《双城记》这部发表于1859年的作品中,再次阐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虽然写史,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尖锐矛盾。狄更斯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英国正在进行阶级斗争,劳资矛盾的问题日益激烈,再加上5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加速了阶级矛盾的升级。狄更斯敏感的意识到所处社会的环境和18世纪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是类似的,因此以法国大革命为小说背景,融入人道主义思想,创作了具有批判现实色彩的《双城记》。
一、人道主义思想内涵和狄更斯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是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一种以人文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提倡关心人、尊重人和爱护人。法国大革命时期将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具体化,表述为自由、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的存在为受压迫的人民反封建、反不平等提供了思想依据。19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人道主义内涵发生了变异,其中“勿以暴力抗恶”既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思想核心,也是变异后的人道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
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建立在《圣经》基础上,受《圣经》中将儿童奉为“真”“善”象征的影响,狄更斯具有儿童膜拜情结。【2】《圣经》中将儿童放于很高的地位,而这种地位来源于儿童的纯真和率直。《圣经》中将儿童看做是善和爱,这和狄更斯宽宏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相通的。狄更斯将儿童看做善的象征,认为人类如果保持儿童的纯真和善,那么就会获得爱。狄更斯也是在这一思想上去看社会,并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他的博爱,用这种善和爱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批判。【3】
二、《双城记》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双城记》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归纳为三种:压榨者、复仇者和仁爱者。通过描写又赋予了这三种人物具体的特点分别是冷酷残忍、以怨报怨和博爱仁慈,并将这三种人物的形象使用具体的语言真切的表现出来。虽然是三种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但是却都传达了作者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压榨者
小说中压榨者的人物形象代表为封建统治者厄弗力蒙得,具有冷酷残忍、荒淫、暴虐、缺乏人性的特点。这类人物对生命没有尊重和怜惜,就像厄弗力蒙得轻易地碾死一个农民的孩子一样,没有任何愧疚只是扔下一块金币就转身离去。他为了宣泄自己的淫欲而随意践踏妇女,并杀死妇女的亲人。当别人揭发他的罪行时,却被投放到监狱里。这种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压榨者最终被人道主义所审判,获得了应有报应。在小说中狄更斯毫无保留的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憎恶和谴责,表现了他的公正和正义。从这些暴虐的反面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所在,表达了他对仁爱的渴望。
(二)复仇者
复仇者的人物代表为被压迫有着悲惨身世的劳苦大众,典型人物有德伐日太太,被称为织毛线的复仇女神。德伐日太太对厄弗力蒙得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她的家破人亡就是拜厄弗力蒙得兄弟所赐,因此她成为了丧失理智的复仇女神。狄更斯在小说中表达了对德伐日太太的同情,在大革命之前和之后她是完全不同
的两个人,由之前的富有正义感变为眼里只有复仇的恶魔,她在杀戮中获得满足,去砍掉一个个贵族的脑袋,甚至要杀掉身为伯爵后代善良的代尔那的孩子和妻子。仇恨占据了德伐日太太的全部思想并因仇恨而疯狂,她由之前的深明大义变为现在的嗜血恶魔,丧失了理智,坠入罪恶的深渊。狄更斯随着德伐日太太的转变而改变他的看法,不再同情而是否定,又充满疑惑。这里反映了狄更斯的矛盾之处,因为他既同情那些身世凄苦的劳苦大众,又反对他们以怨报怨的做法,这时他表现了他渴望宽恕和仁爱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希望使用宽恕和仁爱来解决阶级矛盾。
(三)仁爱者
仁爱者的形象是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直接接传达,和前两者隐晦的表达是不同的。仁爱者的人物形象传达了狄更斯的仁爱,是他人道主义精神的寄托所在,也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代表人物有卡顿、露西等富有宽恕、仁爱精神的人物,这些人富有的精神和狄更斯推崇的基督教精神是相同的。医生梅尼特为了成全女儿的幸福,默默将自己的委屈埋藏起来,并接受了仇人后代成为了自己的女婿。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的是卡顿这个人物形象。卡顿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年轻人,深爱着露西,但是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去爱露西,就放弃继续对露西的追求,即使露西嫁人,他也在默默地守护,甚至最后牺牲掉了自己的生命而去成全了她的幸福。卡顿是仁爱的完美化身,毫无保留的表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总结
《双城记》这部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出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正义的肯定,也表示了他对血腥和暴力的反对。他既同情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又反对他们以怨报怨的反对阶级矛盾的做法,这种心理是矛盾的,他渴望用宽恕和仁爱化解矛盾,虽然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是行不通的,但是却寄予了深重的愿望,这里也表现出了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局限。但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进步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劳苦大众反封建提供了锋利的思想武器,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郑州大学学西亚斯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