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团的崛起
2016-11-22桑子文
文-桑子文
饭团的崛起
文-桑子文
人以群聚,物以类分。
青年人因为不同的偶像
而形成了不同的饭团,
构成了当今娱乐的独特风景。
饭团曾经是我们爱吃的食物,现在已经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了粉丝经济背景下的一种现象。在苹果的应用商店搜关键词“饭团”,你会搜到很多明星的饭团APP。这些APP上集中了大量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微博平台、贴吧、饭团APP等新媒体方式自发集中在一起。营销学中的二八法则认为,80%的销售额是由20%的顾客提供的。这也适用于内容生产中。20%的粉丝贡献了80%的内容。这些20%的粉丝甚至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饭团中的内容管理团队通过平台的积分体系在粉丝中攒出来的,分为粉头、堂主、小编三个等级,编辑团队所做的工作是精选内容,审核用户提交的投稿,保证新闻、照片、视频等频道的内容精度。注意,这些小编都是在没有薪酬的情况下带着热爱去工作。
比如韩国组合EXO饭团上积累了100多万粉丝,在这里面又以90后居多。平台上的新闻、照片、视频、歌曲、故事等等内容都是粉丝们自己生产。由于语言的障碍,懂韩文的粉丝很多时候会编译一些与偶像相关的新闻。
饭团里会有几个资源多的博主,掌握很多明星的私人信息,包括飞机、住处、兴趣爱好等,当然也有很多信息是经纪公司主动放出来的。这些由韩国粉丝在韩留学或工作的人或者私生饭(行为极端、作风疯狂的一种粉丝)得到,有资源的粉丝大部分都要非常辛苦才能得到偶像的信息,有时候他们会大冷天在机场等上一天一夜,在演唱会的时候扛着超大镜头的单反相机给偶像拍照,同时也负责图片的PS,再传到网上供大家欣赏传阅。为了高清晰度的偶像照片,还出现了专门的idol高清照片网站,如“唯权志龙”,在这上面都是韩国明星权志龙在演唱会、录制综艺节目的高清图片,供饭团们下载。耀莱影视总经理的女儿以及华谊王中军的女儿因为和EXO的合照引来大批粉丝的怒骂,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饭团们觉得她们辛辛苦苦到处搜寻偶像行踪,但是这些白富美却可以轻易和偶像合照。
饭团的形成虽说是粉丝的自发形成,但是很大程度上源于韩国经纪公司完整的造星工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饭团社群的运营维护是很重要的一环。韩国艺人从出道前的练习生培训,到之后的发展路线都是已经被规划好。经纪公司会分析艺人的强项与弱项,再制定合适的角色,这样出道后的艺人便有着独特的标签,有针对性的展现模式也更能吸引相关受众人群。
比如bigbang组合里的TOP,他的角色定位就是外表高贵冷艳、实则闷骚害羞的反差萌少女教主,在粉丝面前一直保持自己少言的形象,虽然一身好肌肉,但是一年四季的服装都是从头遮到脚,对外宣称“我害羞”。于是在之后的一部韩国电影里,TOP的首次荧幕秀肉就成了最大的卖点。在粉丝被艺人角色成功吸引后,又因为他每次在荧幕上都保持着一贯的形象,即使粉丝看到偶尔暴露的缺点,也会觉得大写的可爱。这种吸引会从荧幕上转移到生活里,饭团们想要了解他的一切作息习惯,甚至家里没水费了都被调查的一清二楚。在饭团们看来,粉上偶像的过程不亚于任何一场单恋,说自己家偶像不好的人都是不懂他的人,都是不知道他有多努力的人。
因为各自的阵营不同,不同饭团之间的外交和混战也是此起彼伏。在不同饭团的页面上,都会经常出现外交贴,宣传不同偶像的表演作品,这多数会得到饭团们的点赞。但是当偶像的言行有一些失误之后,很可能会引起饭团之间的混战。BigBang的成员TOP在上海演唱会后随便丢了一根烟蒂,引发舆论争议。TOP阵营的饭团为了捍卫TOP的“可爱”烟蒂,与其他饭团在微博等媒体平台上互相争吵,很快上了当日的热搜榜。
人以群聚,物以类分。现代的青年们因为不同的偶像而形成了不同的饭团,构成了当今娱乐的一道风景。
责任编辑: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