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城小吏 不足挂齿”

2016-11-21陆昕

领导文萃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小官小吏权势

陆昕

现今有一种风尚,一个人,只要你曾担任过中等以上的一官半职,或曾有过董事长、总经理等名头职衔,而且平平安安退了休,风风光光下了台,那么不管你下台退休多少年,周围的人也还是“局长”“书记”“经理”“董事长”地叫着,使你丝毫没有“失落”的感觉。

日前参加某聚会,座中有一老者。其旁有一女子以夸张的口气、炫耀的神情为大家介绍这位老者,“……曾任中央某重要部门某某局局长,那时可是鼎鼎大名,不仅位高权重,而且独当一面,深受上级器重。”老者被她说得面皮发红,讪讪地说:“哪里哪里!”中年女子赶忙道:“局长这辈子都为人低调!”又左一个“局长”右一个“局长”叫着,弄得老者连连摆手说,“我今年80都过了,退下来20年了,早不是局长了!”

我也理解这位中年女子的心思。一个稍具规模的宴请,必得有个重量级人物做重点。这重点就是重量,重量就是分量,分量就是权势。没找到当今有权势的,有个曾经的也行。这样众星一拱月,吃起来感觉好。

我想,来客有地位有影响,当然应该介绍给席间众人,但最好点到为止。因为权势是个中性词儿,说明不了一个人的德行。如遇饭局,你当面也许坐着个廉吏,也许歪着个贪官儿,虽然碍于表面,大家唯唯,但心里对这位大人物究竟怎么看,还真隔着肚皮。当面称王老,背后叫老王以及其他,也是人情之常。

其实,大多数官员都有自知之明,遇此场合,敷衍而过。但我还是有杞忧。因为逢迎阿谀百伎千变,再出自莺燕之口,不由不令人飘然。我年轻时很爱看契诃夫的小说,他对此类现象的描述证明了我的杞忧并非空穴来风。他说,有个小官向上司发誓,要永远效忠他,上司听了并不相信。因为上司为了自己的利益,曾三次出卖其父,而小官则出卖过五回。但他仍然提拔了小官,因为他喜欢听他这么说。

所以,人往往有要“上位”(学香港语)的感觉。有权力者自然由别人的介绍来“上位”,一般人也自有方法,哪怕是用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的梦想来“上位”。此是人之本性,无可厚非。但有一种“上位”,有些别扭。读报纸杂志,有人作文或悼念追思或叙事抒情,头一句往往爱说:“我刚从哈佛大学讲学归来,次日就接到……”或“我正在为去巴黎开某某会收拾行装,忽然收到……”。每读至此,我常想,直说即是,何必拐这个弯儿?

不由想到某次聚会,其中有位参与者曾在市委、市政府长期担任要职。主持人讲话时老张口闭口将他过去的职位挂在嘴边。于是他说,“我都退六七年了,别这么称呼!”当主持人又要历数他的政绩功勋时,他连连摇手,“京城小吏,不足挂齿”,将下面那些场面话一概截回。

“京城小吏,不足挂齿。”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使我深为佩服。

猜你喜欢

小官小吏权势
政坛“能人”变身“小官大贪”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骄傲与谦卑
水滴石穿
某些小官大贪
自讨没趣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
狐假虎威
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