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多与知少

2016-11-21季楠姜有荣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样样精通坏事外界

季楠 姜有荣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曾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又发现自己似乎“知道得太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有着很强的思辨性,对“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而言,如果少而专,少而深,少而精,或切合自身实际,或能因此获得心灵的纯净,这样的“少”就不是缺陷,而是好事;对“知道得太多”者而言,如果多而浅,多而芜杂,多而错乱,多而不解,多而心浮气躁,多而无所适从,这样的“多”就不是优势,而是坏事。为此,对于“少”和“多”不能仅仅从量上去衡量,而应看它于国于家、于人于己、于身于心是否有益。“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也许面对的“多”确实都是美好的事物,但人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够了。写作时最好针对现实,有感而发,可以谈互联网时代“知道得太多”之弊之害,亦可以反弹琵琶,谈诸如“坐井观天有何不可”“信息爆炸不一定是坏事”。当然也可以就“多与少、宽与窄、得与失、繁与简、博与专”等话题进行辩证分析,只要联系现实均可以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來。

本文的参考立意如下:

1.从“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切入:(1)坐井观天,难有眼界,更少境界。(2)生活得简单、从容、淡定,可以成就幸福的人生。

2.从“知道得太多”者切入:(1)博观而约取。(2)多而不化,反受其累。

3.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切入:(1)视野要宽,不宽不足以广识;用心要专,不专不足以精进。(2)知不在量而在精。精,少也是多;不精,多也是少。

猜你喜欢

样样精通坏事外界
有时候,放弃其实 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深山里的部落
学习
太空清道夫
什么是良心
3岁入“武林”
石崇炫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菜多没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