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检方:朴槿惠是“干政门”共谋

2016-11-21赵晓菁

环球时报 2016-11-21
关键词:检组崔顺青瓦台

●本报驻韩、美、日特约记者 赵晓菁 萧达 李珍 ●本报记者 崔杰通

韩国检察机关昨天宣布,认定总统朴槿惠在“崔顺实干政门”中很大程度上“共谋作案”,将其视为嫌疑人正式立案,这在韩国宪政史上是第一次。韩国宪法规定,在任总统享有刑事豁免权,因此检方无法起诉朴槿惠,但这意味着她可能卸任后立即遭到起诉。韩国在野党8名大佬昨天举行紧急会议,呼吁国会弹劾朴槿惠,据称执政党内部的“非朴槿惠派”也呼吁立即弹劾,青瓦台则强硬声称特检组的调查结果只是“主观臆测”。此前一天,首尔数十万民众举行第四轮烛光示威要求朴槿惠下台,类似示威在韩国40多个地区上演。检方公布调查结果给“倒朴”势力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朴槿惠政府的反击也更加决绝,似乎只剩下弹劾总统、宪法法院对决一条血路。

韩国宪政史上头一遭

20日上午,负责侦办“总统亲信干政门”的韩国特检组公布对崔顺实等人的调查结果。检方认定,现政府幕后实权人物崔顺实通过朴槿惠让总统秘书安钟范出面,迫使53家大企业向MIR基金会和K体育基金会捐款7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前总统府附属秘书郑虎成涉嫌向崔顺实提供政府文件,因此决定以滥用权力、强迫、欺诈、欺诈未遂等罪名起诉这3名主犯。

特检组同时认定,充当崔顺实“权力打手”的安钟范,实际上在朴槿惠的具体指示或暗示下做出上述举动,今后将把侦办重点放在朴槿惠在其中所起具体作用上。检方通过查获的安钟范业务手册和文件发现,上面大多有“总统指示事项”的标注。手册内容显示,朴槿惠直接为MIR财团起名,并将财团筹款金额从原先的300亿韩元增加到500亿韩元。特检组表示,虽然认定总统朴槿惠与相当部分犯罪行为存在“共谋”关系,但由于韩国宪法第84条规定在任总统享有刑事豁免权,因此在朴槿惠下台前将无法对其进行起诉。特检组将朴槿惠视为犯罪嫌疑人,对其立案,并将继续调查。特检组认为,朴槿惠的最主要罪名是滥用职权,但未来不排除追加“通过第三者受贿”的罪名。

“在任总统因为犯罪嫌疑被检方立案,还是韩国宪政史上头一遭”,韩联社20日称,虽然此前有分析认为,鉴于没有对朴槿惠总统进行当面调查,因此特检组或许会回避朴槿惠的司法责任,但20日特检组发表的结果投下震撼弹,直指总统是犯罪行为的共谋,今后对朴槿惠的司法调查还将继续进行。

包括潜在总统候选人在内的8名在野党大佬20日在国会召开紧急会议,达成一份协议书,称朴槿惠犯罪事实明确而重大,构成弹劾事由。8人批评朴槿惠拒不配合检方调查,掩盖真相,可视为背叛国民,要求检方迫使朴槿惠以嫌疑人身份接受调查,向国民公开犯罪事实。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20日报道,执政党内部的“非朴槿惠派”当天召开“非常时局会议”,并表示特检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朴槿惠已违反宪法和法律,国会应立即启动弹劾。当天出席会议的执政党议员多达35人,一些人还要求立即召开党纪委员会将朴槿惠除名。

青瓦台当天做出回应。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青瓦台发言人郑然国称深表遗憾,指特检组发表的“绝不是事实,是无视各种事实证据的主观臆测,不认为检方的调查是公正和保持政治中立的,不希望完全没有经过验证的总统嫌疑被政治恶意利用”。朴槿惠的代理律师柳荣夏当天表示,特检组是依据想象和推测对朴槿惠总统进行虚妄判断,检方的调查“无法让人相信”,今后不会再回应特检组的调查日程。

《韩国日报》20日发表社论称,更多的人似乎愿意相信检方说法,作为因严重违法而遭到检方指控的犯罪嫌疑人,继续主持国政是对韩国国民的无视和愚弄,如果还作为国家元首出现在国际场合,那只能让韩国在国际上颜面扫地。报道称,特检组之后将是力度更大的国会特检调查,希望拖延时间以扭转局面的想法只是幻想。朴槿惠现在要做的应是立即放手国政并开启有序下台程序,各政党应合作推出新总理候选人并组成中立政府。《韩民族新闻》称,凭特检组现在获得的证据,足以证明可对朴槿惠总统适用滥用职权罪。

示威,窗帘,弹劾

韩国检方在起诉书中指出朴槿惠涉嫌共谋作案的前一天,韩国1500余个公民社会团体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举行第四轮烛光集会,要求总统朴槿惠对“干政门”负责并下台。据称仅首尔当晚的示威人数就达到35万,全天示威人数接近70万。集会结束后,示威者7时30分许开始街头游行,最近时距离总统府青瓦台仅1公里。首尔警方出动1.6万警力防止失控。此轮集会不仅在首尔,还在全国各地同步举行,韩国主要大城市都爆发了各类示威活动。据《韩国时报》20日披露,当近70万人20日晚间涌向光化门广场呼吁朴槿惠总统辞职时,首尔政府多次要求公职人员在办公室拉上窗帘。报道说,拉窗帘的准确原因尚未得到证实,但媒体猜测可能当局怕被媒体拍摄到政府官员在观看烛光示威。

日本富士电视台称,韩国也出现极右势力的集结。他们开始展开行动“拯救”朴槿惠总统,宣称朴槿惠没有任何过失,并向反朴槿惠民众散发拥护朴槿惠的传单等。评论称,朴槿惠的亲友干政一事越闹越大,已成为让韩国社会分裂和动荡的导火索。

“如果朴槿惠辞职,韩国将在60天内举行大选,但尽管要求其下台的呼声高涨,没什么迹象表明朴槿惠将很快下台。”《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日称,朴槿惠已两度因崔顺实干政事件向国民道歉,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已降至5%。

《纽约时报》称,根据最近的民调,朴槿惠已成为上世纪80年代韩国民主化以来民意支持率最低的总统,韩国所有主流媒体以及所有反对党,甚至朴槿惠所属政党都呼吁她辞职。但朴已经拒绝。上周,她反而再度行使总统职权,任命新大使及政府高官,还建议司法部调查另一桩有关房地产的腐败丑闻。该报认为,朴槿惠的态度为旷日持久的政治剧搭设了舞台,她的任期将于2018年2月结束,而弹劾朴对反对党来说将面临政治风险,他们需要韩国国会300名议员中2/3以上的人支持,而朴的政党控制着129个席位,足以拦阻这样的提案,尽管她所属的政党中也有人表示支持弹劾。在法律上,国会弹劾必须得到韩国宪法法院9名法官中2/3以上的人认可,该过程将需要数月之久,且可能引发分裂。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20日报道称,青瓦台强力反驳特检组,显示出要将总统是否下台问题交由国会弹劾或宪法法院裁决的强烈意志,有分析认为,这表明朴槿惠希望事态解决长期化并寻找机会翻转局面的考虑。其间,朴槿惠可能利用职权挑动朝野对立以摆脱当前被动局面。最近在朝野引发激烈争议的历史教科书问题、部署“萨德”问题、韩日军事秘密情报保护协定等议题上,韩国现政府不管不顾硬推,实际上也有刺激国内矛盾转移视线的考虑。目前为了拖延时间,朴槿惠似乎正进入对国民批评充耳不闻的“硬撑”状态。

“失望共和国”

“为什么韩国人一次又一次被他们的领导人辜负?”聚焦韩国“干政门”时,最新一期的美国在线杂志“Slate”载文将韩国称为“失望共和国”。文章说,从韩国当前的示威想起上世纪60年代10万学生进军青瓦台、80年代的光州事件,21世纪以来美军碾轧两名韩国女学生致死、卢武铉自杀等大的事件都伴随着民众示威。文章说,反朴槿惠示威中,韩国的示威者高度整齐划一,这种集体感反映了韩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遗产以及儒家文化,民众对其领导人极其遵从。此外,领土远不如美国加州大的韩国历史上一直被外来大国统治,由于时刻遭受老大哥的威胁,韩国人动员能力强大,鲜见个体异议。这种历史上的劣势使得他们做出反应时高度情绪化,这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弱点。

“面对这种司法调查结果,韩国国民心情无比沉重。”韩国《国民日报》20日发表社论再次表示失望:在朴槿惠总统拒绝当面调查的情况下,特检组的调查结果还是明确朴槿惠是相当部分犯罪行为的共犯,这从侧面说明相关证据多么确凿。社论称,《金英兰法》要求以百万计的公职人员与别人吃饭不能超过3万韩元,但总统却指示下属敛财700亿。

韩国的政治丑闻连日来不断在国际媒体上扩散,《特立尼达与多巴哥快报》、“尼日利亚脉动网”等媒体都在刊文报道。对于极其重视脸面的韩国来说这肯定令人痛苦。韩国《朝鲜日报》称,吞没朴槿惠总统的密友丑闻,日复一日占据头条,披露的消息让外国媒体匪夷所思,“全球媒体迎来好日子”: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围绕朴槿惠及其好友崔顺实的丑闻显示政治腐败的“韩国病”从未离开,“1987年民主化以来韩国每一个总统都因腐败中招,但朴槿惠将成为首个被检方调查的总统”,专家甚至称,“崔顺实门比水门事件还严重。”

韩国庆熙大学国际学院教授贝一明在《中央日报》上撰文称,韩国的最高层精英几乎无一例外地对他们应尽的责任义务麻木不仁,每当同有影响人士谈话时,就会听到他们在谈论某些人的名字、在预测谁会被任命为何种职务,但却从没听到有谁发出“什么对韩国人最好?”的提问。文章说,当今韩国最大的威胁既不是朝鲜,也不是经济发展停滞抑或政治人物的行径,而是文化颓废的蔓延。“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个人对民族的未来并不关心,他们贪恋于酒色美食、性快乐、休闲体育,人生的目标就是眼前的满足,奉献的价值已消遁无踪。▲

猜你喜欢

检组崔顺青瓦台
“青瓦台TV”或邀文在寅参演节目
青瓦台前道路被封50年后终解禁
朴槿惠离开青瓦台搬回旧居
“崔顺实情人”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