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福钰圆巾帼梦

2016-11-21杜航宇赵健珺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10期

杜航宇++赵健珺

初春的阳光,明媚而和煦。

万基花园小区,高楼林立,时尚气派,为千年古城河南汝州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小区临街的门面房,寸土寸金。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延敏拥有两层这样的门面房,一楼是玉石门店,二楼是宽敞的办公室。她年近五十,却长发飘逸,满脸福相。

临窗而立,晨风拂面,枝头小鸟啁啾,街上车水马龙。

望着眼前的美景,她脑海里幻化出曾经走过的创业路,腾起了一道道彩色的波浪。一路彩灯,一路战鼓,一路豪情,一路凯歌!

大善之美,阳光总在风雨后

豫西名城汝州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这里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1966年6月17日,那是初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从《诗经》里流淌出来的汝河是那样清澈宁静。汝州市小屯镇杨寨村,传来一阵清脆的女婴啼哭声,杨延敏呱呱坠地。

童年时代的杨延敏,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杨运德精明能干,曾经在北京当过兵,为高级首长服务,留京城不是不可能,但生性要强的他不愿给部队首长添麻烦,执意回乡务农。在那个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里,父母一连生养了7个孩子,一张张小嘴嗷嗷待哺,日子过得很艰难。

年幼时的杨延敏爱看《杨家将》连环画,对杨家将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崇拜不已,特别是在杨家男儿血洒疆场、壮烈殉国后,杨家女将一个个披挂上阵、建功立业,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风采,令杨延敏热血澎湃,敬佩不已。

哥哥参军后,杨延敏作为家中的长女,她经常帮父亲干活,农闲时还做些小生意,赶集卖鸡蛋,过年卖春联,凡是能够赚钱的生意,她都乐意去做,从不觉得苦和累。

面对命运的安排,有的人总在说自己穷,没有足够的钱让生活可以精彩起来,还不断抱怨社会;有的人却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穷的行为。

杨延敏正是后一种人,她说话钢刀利水,声音响亮,不像女孩子,村里人都说她是假小子。她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就像她的父亲一样。她父亲1.92米,长得高高大大,后来当村支部书记38年,他经常教育杨延敏说,只要认准的事,就要干到底。

高中毕业后,杨延敏成了一名民办教师。由于学校离家十几里路,她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辛勤地奔波在教学一线。几年后,喜报频传,她不仅顺利通过了郑州大学自学考试,获得了本科文凭,而且在民师转正考试中,一举夺魁,顺利转为国家教师,从此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回想教学之余,她不顾身心俱疲,常常挑灯夜战,勤奋自学,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脱颖而出,走出田地,走上教坛,每天迎着朝霞给学生们上课、批改作业,生活过得紧张而又充实。

然而,一年多后,已经出嫁到山王村为人媳的杨延敏,看到别人在尝试搞土法炼焦炭挣钱,特别是亲眼看到丈夫李法军赶马车送煤搞运输,一天能挣几百元钱时,向来争强好胜的她内心不再平静。于是,她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辞职下海做生意。

一石激起千层浪。杨延敏的这个决定,在当时不啻是一声炸雷,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甚至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深感意外和不解,有人说她是“神经病”,有人说她是“瞎胡闹”。她的母亲说啥也不同意,泪水涟涟,苦口婆心一再哀求,甚至以死相劝。

开弓没有回头箭。杨延敏认准的事,和他父亲一样,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告别教坛,少了一个好老师;踏入商海,多了一个优秀企业家。从此,杨延敏在商海里摸爬滚打,几经沉浮,激流勇进,像夸父一样追赶自己心中的太阳。

万事开头难。改革开放之初,杨延敏初涉商海,既没有资金,又没有经验,第一次就尝到了失败的痛苦。

她把东挪西借的几万元钱全都投入到土法炼焦炭中,结果炼出的焦炭半生不熟,根本没人要。

面对家人的埋怨,别人的嘲笑,杨延敏的心如同刀割一样疼痛,但她绝不会向命运低头。

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她痛定思痛,吸取教训,重新打鼓,另行开张,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炼焦炭试验中。这次,她干脆吃住在现场,像呵护襁褓中的孩子那样,精心等待着、期盼着合格的焦炭生产出来。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她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靠炼焦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直接火加热部分);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尽的大量煤裂解产物形成的热气流,经窑室侧壁的导火道继续燃烧,并将部分热传入窑内。这个过程延续10天左右,焦炭成熟,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冷炉,扒焦,当闪着银光、带着几多期盼的焦炭被客户装上汽车绝尘而去,杨延敏拿着一沓子钱,不禁喜极而泣。

那是成功的泪花,那更是幸福的泪花,那是一个女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泪花。

掘到第一桶金之后,杨延敏并没有陶醉,也没有顾上停歇,她审时度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时机,迅速从土法炼焦转行到小煤窑开采。

要抢占潮头,就要不怕风浪。哥伦布的功绩不仅在于穿越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那种百折不挠的追求精神。

杨延敏的家乡资源丰富,遍地是煤。这时的她以敏锐的眼光,灵活的头脑,独到的见解,说服丈夫和公爹,筹集资金,招聘人马,架杆拉线,打响了“向滚滚乌金要财富”的攻坚战。

在那些过往的日子里,杨延敏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买设备,进原料,跑客户,使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在她的直接带动下,山王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许多村民都走上了致富路。

杨延敏的公公自小就在煤矿上,练就了一双慧眼,他对煤质、煤层很熟悉,对建煤井啥时能出煤也很清楚。可是,杨延敏好操心,对别人的建议不放心,为了尽快出煤,她只身下到几百米深的煤窑去。endprint

自古有言,女人不能下煤窑。可是,她偏不信邪,打破常格。这让她公公和公婆,成天担惊受怕,唯恐出点啥事。

由于杨延敏懂经营,善管理,家族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后来,她又把一家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集体矿兼并了。在家族企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杨延敏又成立了自己的川鑫煤业有限公司,同样搞得红红火火。

当大家都轰轰烈烈走小煤窑致富道路的时候,她又着眼本地“煤化工”的资源优势,经过市场考察,成立了家族企业——河南晶美洗煤厂。由于市场看得准,质量过得硬,产品很快便打开了省内外市场,她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女企业家。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万福之心,踏平坎坷成大道

深夜,长江上不时传来轮船鸣笛声,还有马达轰鸣声。

杨延敏站在武汉码头上望着满天繁星,徘徊观望,毫无睡意。

煤炭市场遭遇经济严寒,外欠账越来越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了要账,杨延敏多次南下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走遍了千山万水,说尽了千言万语,想尽了千方百计,吃尽了千辛万苦。

要账难,账难要,杨延敏深有体会:“今天给,明天给,天天不给。今天去,明天去,趟趟白去。心里苦,身体累,精神几近崩溃。”

她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一艘轮船上,这艘船是停在动荡不定的港湾,还是驶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何去何从,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她。砍断缆绳的板斧在她手中犹豫着。

此时,她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一种声音,飘过了一阵微风,使她的心神为之一颤,她仿佛看见天才的探险家哥伦布正站在船头上,在无望时发现了船头前飘来的海藻和一些漂浮物,希望的霞光又在眼前升起……

时不待我!爱拼才会赢!只有拼搏才有出路!

杨延敏横下一条心,天天往欠账单位跑,给人家扫地、抹桌子,端茶倒水,说尽了人间所有的好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户终于感动,答应自己再难也要想办法归还她的欠账,使杨延敏几十天来的辛苦付出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有了一点小小的结果。虽然,那个结果还在模棱两可的变化中,不知何时能够到手。

杨延敏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人的根本。我把煤炭赊销出去,是相信别人守信用的,是会给钱的。”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她拼命想抓住那棵飘来的稻草时,老家传来一个惊天消息:“四岁半的儿子不幸溺水而亡”。这消息犹如寒夜里的炸雷,一下子将她打倒在地,她悲痛不已。

每每想起儿子,她就忍不住要哭。儿子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整天喊着妈妈、妈妈,太招人喜爱了。想不到啊,她去外地要账本身就遭受了无数磨难,老天却不依不饶,又让她失去了一个爱子。

一个四岁半的孩子,生命的嫩芽刚刚绽放,转眼就已枯萎。一个年轻的母亲,为了事业照顾不了孩子,且突然之间失去爱子,那该是怎样的撕心裂肺?那该是怎样的痛不欲生?那该是怎样的夜不能寐?那该是怎样的声声悲号?

天塌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从此心灰意冷,整天以泪洗面,再也不想做任何事了。

失去爱子的痛苦,使杨延敏几番苦楚下来之后,静下心来,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思考生命的追求,思考人生的价值。

很久、很久之后,杨延敏才抖落一身悲伤,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自己挚爱的事业中。她经常吟诵艾青的诗句:“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又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杨延敏积极参与家族企业经营,谋划转型发展,成功转入房地产,他们开发建设的万基花园小区,成为汝州市一个最为耀眼亮丽的小区;开发建设的九峰山景区,成为汝州市又一张举足轻重的旅游名片。

随着一个个互联网企业的茁壮成长,杨延敏目光再次兴奋起来,她要学做互联网+,于是,她走进京城,广发英雄帖,一起论证公司发展规划,并依托昆仑山玉矿、万基珠宝城、九峰山旅游区等优势,成立善福玉圆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黄金、珠宝、玉石,生意越做越红火。她还成立资产咨询管理公司,涉足餐饮、娱乐、文化、地产、旅游等多种行业,照样做得风生水起。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杨延敏是一个大孝女,她认为,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就会尊敬和关心身边的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底线,传承孝道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她对父母、公公和公婆都非常孝顺。

特别是她的父亲偏瘫后,她即使再忙也要回家看望父亲,想方设法逗父亲开心。她还专门买了理发用具,亲手给父亲理发、刮胡子。她甚至给父亲擦洗身子、洗澡,极尽孝道。

她的企业里安排了许多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感受到企业的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杨延敏还把孝道植入到企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以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来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的感恩之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企业的人员稳定、效益增加,员工的幸福感提升。员工父母亲对子女满意,对企业称赞有加。

守望相助,心手相牵。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袭来,杨延敏不仅参加汝州市的捐款,还参加街头捐款,同时发动员工献爱心,组织公司捐款,和13亿华夏儿女一样,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

真情帮助,爱心无价。1999年,汝州市有2名贫困生考上北大、清华。因为他们家庭贫困,学费、生活费凑不齐,杨延敏得知情况后,及时献爱心,给他们每人1万元。杨延敏说,这小小的爱心,希望给他们一点帮助,期待他们奋发学习、乐观向上,将来报效社会!

这样做善事、好事,杨延敏也获得了好报,在失去爱子几年后,她又生下了一对龙凤双胞胎。这对双胞胎,哥哥叫丁丁,妹妹叫当当,现在已经七八岁了,聪明乖巧,人见人爱。如今,杨延敏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其乐融融。endprint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几十年来,杨延敏在坎坷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的是前行的轨迹,走出了一条闪光的康庄大道。

玉圆人生,直挂云帆济沧海

面对近年来经济下行的压力,杨延敏又一次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她紧紧抓住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战略,把新疆开采的和田玉运到河南汝州,建立加工基地,经过开料、切割、定型、打钻、雕刻、抛光等一系列工艺,制成手镯、手链、吊坠、挂件、坐件等各种玉器饰品,建起网上销售和4个实体店,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真正的玉器。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杨延敏思维敏捷,脑子反应快,她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因此,必须充分运用互联网,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把善福钰圆公司做大做强,造福更多的人。

草根英雄和创业偶像马云说:“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成功。”

杨延敏对马云非常佩服,她认为自己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梦想:别人在睡觉,我们在奔跑,所以我们身体比别人好;别人在抱怨,我们在改变,所以我们比别人更幸运;别人在犹豫,我们在继续,所以我们比别人更无敌;别人在观望,我们在路上,所以我们比别人更辉煌。我们的字典里没有借口和放弃,只有坚持和努力,初心不改,只为做更好的自己!

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在这漫长的筛选过程中,“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善福钰圆有限公司卖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通过开发玉产品,讲述玉故事,传播玉文化,弘扬正能量。

一个真正的强者,不是看他摆平了多少人,而要看他帮助了多少人,服务了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

未来世界,一定不会属于一群面目狰狞,尔虞我诈的人,而是属于一群善良、共享、帮助别人、以诚相待、懂得感恩的人。

“丝绸之路”的前身是“玉石之路”,“玉石之路”有四千年悠久的历史,比“丝绸之路”历史还可向前追溯两千年。善福钰圆公司立足汝州,面向全国,利用互联网,形成独特的蒲公英销售模式,行销全世界。同时,与国土资源部对接,积极申请玉石小镇,为打造汝州新玉都而积极工作。

因为无畏的开拓者,如果惧怕脚上的鲜血,就不会有后来平坦的大道。

杨延敏经常给员工讲述海尔的三个故事(张瑞敏厂长砸冰箱、驻广州业务员毛宗良背洗衣机送到用户家、海尔发布防电墙的技术专利,并形成了国际标准),正是这些故事为海尔带来了关键性的转折,成就了海尔品牌叫响中国。

杨延敏也期望善福钰圆成为永恒的品牌,赢得全世界更多人信赖。

杨延敏认为企业家的影响力和财富没有绝对关系,她说乔布斯从来没有当过首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企业家的影响力不在于企业家拥有多少,而在于他创造了多少,改变了多少,企业家的影响力主要还在于他的贡献。

杨延敏坚持“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经营理念,秉承“为股东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的企业宗旨,与时俱进,勇于探索,诚信为本,以德经商,创国际品牌,铸百年企业,为社会尽更多责任,让更多人实现梦想。据了解,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青海玉石基地,在河南汝州等地建立玉石加工基地,并邀请著名设计大师设计产品,建起网上销售和4个实体店。

今年5月29日上午,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在汝州市召开新闻媒介恳谈会,介绍了独创的蒲公英销售模式。据介绍,汝州市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市民营企业家杨延敏今年初创办的一家集玉矿石开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为打造独特的销售模式,善福钰圆依托昆仑山玉矿的资源优势,精选矿石,聘请艺术大师精心设计作品,为每一块善福钰圆产品提供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信息,一玉一名,用于日常佩戴或收藏。与此同时,将制作玉石的精美过程移位于网络上进行线上交易,通过短视频网络传播与大众化分享,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体与网络销售群体。

用户在网络上搜索、浏览玉石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简短的玉石的设计、制作等视频,既教人识玉、懂玉,又教人怎样做玉石销售。这种“蒲公英销售模式”是汝州市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创。

“蒲公英销售模式就像蒲公英撒播种子一样,落地生根后,再次开花结果,生发出一个新的网状销售系统。”杨延敏解释说。

6月25日,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钟南山创新公益基金会、中国时代风采评选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时代风采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了此次活动,并接见了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200余名特邀嘉宾、获奖代表。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延敏被授予“中国诚信企业家”、“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两项殊荣,善福钰圆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被授予“中国时代诚信示范单位”、“中国时代创新风采单位”等荣誉。杨延敏在获奖后激动地表示,虽然自己的创业之路十分艰辛,但是一直向前走,一路是鲜花。这次获奖对她既是激励也是鞭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将以踏实进取的精神,带领自己的团队,把善福钰圆品牌做大做强,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佩戴善福钰圆的玉石产品。

近日,杨延敏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达成合作,并郑重承诺,善福钰圆每卖十元钱产品,捐给公益基金会一元钱。

大善之美,万福之心,玉圆人生。从小喝着汝河水长大的杨延敏脸阔鼻直,眼光深邃,有着一副菩提心、慈悲怀。

她正如一首藏头诗描写的那样:

杨门自古出女将,延承千年有担当。

敏行睿智站潮头,善举大孝最风光。

福泽苍生立壮志,玉出昆冈冠汝乡。

圆梦盛世开丝路,人间干戈玉满堂。

又是一个早春,空气中飘浮着寒意,却弥漫着芳香。因为,所有的花蕾,已经含苞待放!

为了重振“玉石之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杨延敏正带领她的善福钰圆团队,筑梦中国,为爱前行!

责任编辑/彭中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