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课堂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2016-11-21王健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造力创新思维

王健

【摘要】课堂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最主要、最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根据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加强大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辩证性、独特性和变通性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适应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对高校的师资建设、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造力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创造性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4-02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1。大学作为中国培养高级人才的最主要阵地,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课堂教育仍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如何紧紧抓住课堂教育宝贵的时间,充分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课堂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

创造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启发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培养创新性思维,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被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公认的,是必须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辩证性、独特性和变通性等多方面下功夫。为此,我们应切实下功夫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每一门课。

1)构建和促进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能力要素的发展

a)在美国著名的大学,高水平的教授是本科生的创新教育的关键之一。所以引进并鼓励高水平、专家级的教师参与本科生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b)加强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教学设计,专题的创新创业如商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各种创新能力要素的培训。

c)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聘请校外企业家、投资人、技术专家参与教学。

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结合课本知识、理清科技的发展史和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过程,同时结合课本知识,多讲与该知识点相关的身边的现象、应用和产品。通过旁征博引和多点启发,可以一方面做到使学生对知识能融会贯通,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有丰富的联想、流畅的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另一方面也使课程内容更具体、更有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

3)处理好演绎推理与归纳抽象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一方面,要将课本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教会学生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各种论文和报告等写作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由于中国的学生普遍迷信书本、墨守成规、崇尚权威,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有意识地、毫不避讳地多讲课本知识中的争议点,分析各种学术观点的特点,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消除他们对权威的敬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做到少一份理所当然,多一些批判性和辨证性的思维。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的起点在于问题意识的产生。中国的学生普遍聪明好学,但缺乏问题意识,不敢或不会提出问题。所以,要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在上课时,要注意多交流、多提问、多互动,营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对于教师较少,而学生较多的大班课程,可以引入导生制,通过分组,并在优秀导生的帮助下,培养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

5)教会学生创新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思维的变通性

a)新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变通性思维

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或学生刚学到一种新技术时,可以训练学生在熟知该种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将该种新技术应用于尽量多的不同领域。例如,NFC(近场通信)是一种最近刚刚兴起的近距离的、非接触的无线通信技术,目前主要被苹果公司引来作为手机支付(APPLE PAY),可以让学生思考该技术还能用于开发哪些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讨论是否可以将NFC用于门禁系统、票务的验证系统、会员资格和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等等。

b)事物和技术的相关性思维

鼓励学生将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事物或技术放在一起,看是否有新的创意。例如日本首富孙正义的第一桶金就是来源于自己大学时的一个发明,该发明将字典和手持设备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有声电子字典。而目前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将互联网与不同的传统领域相结合,以推动传统行业的技术更新或管理效率的提高。

c)问题或技术解决的多样化思维

启发学生对于同一类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技术去解决。例如,为达到家庭联网的需要,可以通过不同的运营商,采用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或电话线入户,也可以利用无线4G通信等等。

事实上,目前的大多数发明创造,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上述三种基本的变通性思维而取得的。

6)改革课程设置,合理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有关心理学研究虽然还不能证明知识面与创造力有正相关的关系,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是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方面,在讲授知识时要有一定的深度,鼓励学生深入钻研;一方面又要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不断引入与本课程有关的诸如人文、哲学、教育和心理、商业、财务等的知识。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课程中实验、实践、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课程,而在实验、实践中也适当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加设计性的实验。同时,要改变课外教条的作业方式,多写小论文,多进行小课题研究,多做小创新创意的设计,以确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7)改革考试考核制度,鼓励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考试考核制度直接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所以,要想鼓励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学科成绩中实验、实践、课程设计、论文等占总成绩的比重,一方面要加大考试题目中创新能力考核的内容,增加考题的广度和灵活度。

(三)结论

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从改革教育体系以适应我国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改革高等学校的教育体制无疑是最关键和最高效的,而课堂教育的改革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聘用高水平、专家级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考核办法,改变填鸭式教育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育方式,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辩证性、独特性和变通性入手,就完全可以大大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劳的民族,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论述了在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中,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目前,中国已经创造了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当然可以在自身的创新能力方面证明自己,并在世界科技发展上再次成就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6.4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创造力创新思维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