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的江湖:微博微信的打开方式

2016-11-21蒋肖斌

公务员文萃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王翔微信用户

蒋肖斌

曾经说“晚安”,是真的要睡了;现 在说“晚安”,可能又刷了一个小时朋友 圈。

根据腾讯公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 微信每月的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微信 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接近一半活 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几家 欢乐几家愁。另一则消息是,《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5年微博的用户规模为2.04亿人,网 民使用率为30.6%,而在2014年,微博 的用户规模为2.48亿人,网民使用率为38.4%。

在微博与微信同时存在的江湖,什么是两者正确的打开方式呢?

私人生活发微信,公共话题看微博

在微博诞生之初,80后的媒体工作者王翔每天至少要发一条,而且要刷N遍,但自从有了微信,他就很少在微博里发言,转以围观为主。“微信朋友圈里99%都是自己原创的内容,记录的是自己的生活。”王翔说。

王翔大概是很多微博与微信双料用户的缩影。据腾讯公布的统计,微信用户平均年龄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岁到36岁之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说:“微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微信是朋友的圈子,两者个性鲜明。”

王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关心国家大事的爸爸喜欢用微博,而经营家族关系的妈妈喜欢用朋友圈。

宋振韶认为,在传播内容上,微博是公共话题的发酵,比如打拐、反腐;而朋友圈里多是私人生活,去哪儿玩了、吃了什么,如果发寻人启事就没什么意义。在传播方式上,微博偏向于单向的信息发布,或许也有互动的功能,如评论、点赞等,但更多的还是一个人的分享;而朋友圈是双向的,如果你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会感到很失落。

宋振韶介绍,心理学上有一个“群体极化”的概念,比如一个群体的平均倾向偏于保守,内部互动越密切,保守倾向就越强烈。“微博相对匿名,极端情绪的泛滥会更普遍,微博上也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比如粉丝互掐。微信相对不太会出现极端言论,毕竟大家比较熟悉,极端化不如微博。”宋振韶说。

王翔说:“微博的问题在于,大家主要是去看名人、大V说了什么,给一般用户留下的空间不大,我们就逐渐沦为看客。就跟炒股里面的散户似的,最后只会跟风,无法掌握话语权。”

当朋友圈里混入了其他人

身为媒体工作者,王翔的朋友圈里 有好几百人,且在持续上升中。这样,朋 友圈里就不仅仅是朋友了,还有不少是 一面之交的陌生人。王翔坦言:“这些人 加的时候就对他们设置了朋友圈不可 见。”

一份权威媒体的调查显示,“42.6% 的受访者会对一些人屏蔽朋友圈,屏 蔽对象除了陌生人(44.0%),主要还集 中在上级领导(27.7%)、普通同学同事 (18.8%)和父母亲人(11.6%)等周围人身 上”。而自从微信有了好友分组功能,屏 蔽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有了分类可见 的温和版,据说必备分类就是领导和家 人。

在母亲节时,朋友圈被各种对伟大 母亲的爱与祝福刷屏,有人吐槽:“一群 把妈妈拉进朋友圈黑名单的人在朋友圈 里疯狂地刷着母亲节快乐。”“你在朋 友圈里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

一篇调侃文章写道:“自从妈妈加了儿子的微信后,儿子的朋友圈都变得特别励志。”比如“放假3天,在图书馆,远离生活的烦扰,沉浸在书与知识的海洋,感觉很充实”;比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经常锻炼可以保证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健康,一起跑步吧”……

还有一篇文章描绘了老板与员工进入朋友圈后,圈里的“画风”都为之一变。来看几组对比:在加老板微信之前,员工的朋友圈是这样的:“什么公司啊!不想干了!天天加班,头发都白了!”而之后,是这样的:“午夜的办公室是那么安静、美好,对于写报告来说真是一剂良药,加油!今天争取4点到家!”

宋振韶说:“微信好友分组与人们的需求相关,有的话题适宜真正的朋友之间谈,而有的是全民可见。”

前面提到的那份调查还显示,70.7%的受访者表示微信朋友圈就是自己的“朋友生活圈”,但也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已变味儿成其他圈了。最明显的几个就是,新闻信息圈(36.8%)、心灵鸡汤圈(35.5%)、修身养性圈(34.3%)、广告代购圈(20.7%)和疯狂自拍圈(18.5%)等。

王翔说:“朋友圈可能让人‘友尽。本来没觉得这个人那么讨厌,结果看他天天发,不是养生就是鸡汤,不是代购就是广告,你就想把他拉黑了。”

在2014年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时,朋友圈还出现了“我叫×××,我是第×××位为灾区祈福的人……”这样的为灾区祈福信息,引发大量转载。然而,该链接实际上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诱导用户分享,换来自己的商业利益。

当微博和微信界线变得模糊

微博刚出现时,以其反腐、寻人、监督等功能让宋振韶振奋不已,认为这是能改变社会的一个工具。之后朋友圈的异军突起,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人到微信。腾讯的调查显示,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微信重度用户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他们每天打开微信的平均次数超过30次。

“在这个摇摆过程中,微博和微信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过,让宋振韶担心的是,如果朋友圈继续向微博的方向发展,成为微博2.0,失去原来的特色,人们也会慢慢感到厌烦。“微信现在‘高大全,什么都有,商业气氛也越来越重。”

2015年的有段时间,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一条微信:“打开微信设置,通用,群发助手,全选,把我发的信息粘贴一下,发送,就知道谁把你删了,方便你清人。”发送失败的就意味着你已经被移除了对方的朋友圈。宋振韶觉得,清理朋友圈,其实清理的是那些互动低的、不太熟的关系。

宋振韶认为,微博和微信现在面临着界线混乱的困扰。“分不清公私,你不是公众人物,你在微博上发晚饭吃了什么,就不如发在微信上;分不清情感和工作,家人、同事、密友、普通朋友,在朋友圈里乱成一团。”

王翔认为,微博的开放平台对隐私的保障不够,经常被垃圾账号骚扰。不过,现在他发现微信朋友圈也有沦陷的趋势,“很多刷屏式的转发,很多都是微博老段子拿出来炒炒,标题党多,什么‘群里的妈妈都注意了‘删一次我转一百次等等。”

王翔说:“校内网时代没有微博,微博时代没有微信,微信时代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平台在变,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现代人需要这样的平台来刷存在感。既然都是展现自己的平台,我在微信上得到的反馈比在微博上多,那我为什么还在微博上说话?”

看来,在互联网的江湖,微博微信的打开方式虽然是有所不同的,但纠结也是同时存在的。

(摘自《时代邮刊》)

猜你喜欢

王翔微信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廖莎、王翔艺作品
无奈离婚,庆幸我做出了正确选择
信用卡资深用户
赶车这事儿
微信
捎回家的温暖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