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人雅约

2016-11-21邹伯芬

火花 2016年10期
关键词:藏书家前人知己

邹伯芬

前人雅约

邹伯芬

前人在日常生活、读书学习或游览娱乐中,与朋友雅集,时或会订立一些风雅而有趣的约定或规矩,以兹在活动中共同遵守。以下就我所知,略说几则。

明末清初,金陵有两位酷爱读书的藏书家黄虞稷和丁雄飞。黄的藏书处名叫“千顷斋”,位于如今南京白下路马路街;丁的书斋斋号“心太平庵”,位于城西的乌龙潭,相距有十多里路。黄每次来到丁的“心太平庵”,见到盈架满床的书籍,便“色勃勃动”“心痒神飞”;而丁也觉得,像黄这样的同好,不能不经常和他见面交流。“尽一日之阴,探千古之秘,或彼藏我缺、彼缺我藏,互相质证”,认为是“此天下最快心事”。于是两人订立了藏书共享的《古欢社约》。

按照约定,每月十三日,丁来到黄家;二十六日,黄去丁处,届时如有要事要提前告假。互访限本人,不得携带朋友,以免应酬,也免得妨碍两人检阅书籍。主家的招待,除奉茶外,可以准备六种果品、零食;当天的午饭,也有严格规定:一荤一蔬,不许备酒,如果主家接待超出标准,要受惩罚:客人可以从他家中夺走好书。轿夫与随从不得超过三人,打赏钱每人给三十文。借书以半月为限,不得托人代还。

《古欢社约》是中国古代藏书家之间实行资源分享的第一份文献。近代藏书家缪荃孙评论说:“丁雄飞积书数万卷,犹多秘本。有古今书目七卷。”“黄虞稷有《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黄目传,丁目不传,亦有幸有不幸。”“此约最为简便,同志共读书者,可取以为法。”

再说一则与晚明名姬柳如是有关的。柳如是的一位密友汪然明,是住在杭州的徽州富商。柳如是来到西湖,就借住在汪的湖庄里。

“自有西湖,即有画舫。”汪然明感慨于当时的楼船虽然玲珑宏敞,然而掉头不便,更无法畅游“别渚幽汀”。于是别出心裁,在西湖建造了好多艘大小不等的游船。第一艘是他“偶得木兰一本斫而为舟,长六丈二尺”,由陈眉公题名为“不系园”。沧浪道人黄汝亨为之拟作了《不系园约款》,还写了一篇序言,约款中“标以十二宜九忌,十二宜云:名流、高僧、知己、美人、妙香、洞箫、琴、清歌、名茶、名酒、淆不逾五簋、却驺从,九忌云:杀生、杂宾、作势轩冕、苛礼、童仆林立、俳优作剧、鼓吹喧阗、强借、久借”。

汪氏的船舫有大小两类,大者如“不系园”和“随喜庵”;小型的游船也有很雅致的名字,分别叫“团瓢”“观叶”“雨丝风片”。

柳如是曾经写信向汪然明预约借船,信上说:“早来佳丽若此,又读先生大章,觉五夜风雨凄然者,正不关风物也。羁红恨碧,使人益胜情耳。少顷,当成诗一首呈教。明日欲借尊舫,一向西泠两峰。余俱心感。”

在《不系园约款》的“十二宜”中,就人物言,相宜的仅有四类:名流、高僧、知己、美人;而柳如是一人之身,便兼具了“知己”“美人”两重资格,正属于最“宜”于参与“不系园”雅事的人物。不过据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考证推测,认为“河东君所欲借者,当是团瓢、观叶或雨丝风片之小型游舫也”。

猜你喜欢

藏书家前人知己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知己
知己
致寝前人语
打渔人
趣味古文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高适同路逢知己
全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