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最后的人质》中人物的伦理选择

2016-11-21肖书阳姜礼福

剑南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劫机者劫机弗兰克

□肖书阳 姜礼福

论《最后的人质》中人物的伦理选择

□肖书阳姜礼福

引言:约翰·J.南希在《最后的人质》中通过不同人物的伦理选择将人性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劫机者肯·沃尔夫以正义为主基调的伦理选择,官方人员遵循生命伦理的选择,还是人质受善良意志影响的伦理选择都是对善的宣扬。

《最后的人质》是约翰·J.南希的一部杰出作品,也是航空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聚焦的并不是一般的世俗故事,而是小众的劫机事件。航空小说题材并不多见,加之不常见的劫机事件,使得研究小说中人物的伦理选择更具新意。

《最后的人质》讲述的是一起劫机事件,牵涉到整个事件中的人员,从劫机者到处理劫机事件的工作人员,再到受挟持的人质——乘客和机组人员都经历了关乎人伦的选择。作品中人物的不同伦理选择增添了作品的人文气息,作者于危机中传递人性的光辉,符合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倡导的“文学的教诲功能是惩恶扬善”这一主张,体现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宣扬。

1、劫机者的伦理选择

在《最后的人质》中,肯·沃尔夫的伦理选择在作品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肯伦理选择的判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准则。从整体上说,肯的伦理选择是劫机,这一选择的性质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就劫机的起因来说,肯是不道德的;就过程而言,肯并没有伤及他人生命,他并没有丧失理性;就结果而言,肯的劫机选择是正义的。所以说,肯的伦理选择具有两面性,非正义外衣下包裹着正义性。

肯出于维护女儿权益的动机劫机,对无辜的乘客造成心理伤害,从这一层面上说肯的行为并不道德。“把个人幸福原理作为意志的动机,那是直接违反道德原理的”。肯为了个人的诉求而劫机的行为就是违反道德原理的体现。飞机上除了鲁迪·波斯蒂奇外的乘客都是无辜的,他们成为人质并受到不良影响都是肯劫机造成的,从这一方面来说,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然而,从整个劫机过程中肯的所作所为看,他没有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一直受理性控制。所谓理性是指“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正确认识和价值判断。”肯在与联邦调查局谈判的过程中没有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符合理性准则。最为令人动容的是,肯在最后决定自杀时,依然没有放弃对他人生命安全的维护。当他发现凯特无力安全将飞机着陆时,又放弃自杀,不愿置乘客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故事的最后,肯道出心迹“我永远不会……也永远不可能……做出伤害我的乘客的事情。”[4]380他在为女儿维权的同时始终没有蓄意伤及无辜,可见,他没有丢掉理性,还是伦理意义上的人。

就结果而言,肯选择劫机的举动属于正义之举。肯的女儿被残忍杀害,却因法律漏洞无法维权。他通过劫机的方式与联邦调查局谈判,最终真凶被找出,在一定程度上他保护了更多无辜的小女孩。肯劫机争取到的结果于公于私都是有益的,他维护了正义,弥补了法律漏洞。乔治·摩尔认为最合乎伦理的选择是“这一行为及其后果一起所提供的内在价值的总和,大于任何其他可能的选择”。肯的伦理选择产生的伦理之和是最佳的,在人情冷淡的现代社会,肯不但为自己女儿讨回公道,还为更多的孩子铲除威胁。

2、官方人员的伦理选择

劫机事件当前,官方工作人员同样面临伦理选择,不同人在处理危急情况时反映也大不相同:有人以尊重他人生命为原则;也有人遵循功利主义价值观,以保全自身利益为最高标准。虽然部分官方人员的伦理选择有丑恶的一面,但目的是映衬善的美好,总体上说,还是在倡导高尚的道德。

在《最后的人质》中,凯特·布朗斯基的伦理选择是最具道德高度的,她既尊重生命伦理又履行职业伦理。生命伦理学认为“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凯特接手劫机事件时并不自信,但是为了拯救一百多名人质的生命,她毅然接下重任。当双方对峙陷入僵局时,凯特为保障人质安全主动要求登上被劫持的飞机。从临危受命到主动提出做人质,凯特做出的选择都是以保全人质生命为准则,是遵循生命伦理观的体现。

此外,凯特的行为还符合职业伦理的要求。职业伦理是指公民作为国家共同体下的公民,都有其被规定的义务,“无论何时何地,这些义务在基本特征上都有相似之处,如忠诚和服务的义务。”也就是说,忠诚和服务是所有职业伦理的共性。凯特在在调查案件期间,一直坚持立场,忠于职守的选择符合职业伦理要求。即便是在她被总部要求不要再插手劫机事件安心做人质时,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依然竭尽所能彻查事情的真相。凯特解救人质的工作本身就具有服务性质,所以说,凯特的选择符合职业伦理。

弗兰克·博瑟尔的选择却大不相同,他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其伦理选择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功利主义的主张之一是“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逐个人利益。”弗兰克在整个劫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摇摆不定。起初联邦调查局派出凯特与劫机者谈判时,作为凯特的上司,他一味要求凯特按总局命令行事;当凯特大胆猜测肯就是劫机者时,弗兰克怕凯特的猜测给自己招致麻烦,便警告凯特不要一意孤行,凯特的猜测被证实后,他又告诉凯特可以大显身手;在凯特真正大显身手时,弗兰克又担心凯特为自己带来麻烦,就命令她不能冒险行事,事态无法控制后,他为了推卸责任,要求凯特直接向总部汇报情况;待到事态逐渐稳定后,他又开始支持凯特工作,愿意为凯特提供帮助。弗兰克的多变选择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他代表着人性的丑陋面。作者在呈现总部对凯特的表彰时对弗兰克只字未提,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作者对自我利益至上价值观的鄙弃。也正是弗兰克展现的丑陋衬托出凯特代表的美好一面。

3、人质的伦理选择

人质做出的伦理选择具有一致性,他们的伦理选择都受善良意志控制,是对人性之美的弘扬。

安妮特的伦理选择以乘客的安危为前提,是善良意志作用的结果。善良意志“不因善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善,而仅是由于意愿而善,是一种自在的善。”作为乘务长,安妮特在自身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她仍然选择保护乘客。特别是对飞机上的弱势群体——老人、孕妇、高中生以及恐飞团的学员,安妮特更是尽心尽力提供帮助。安妮特为保护乘客生命,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证实劫机者就是机长,她偷偷拿着备用钥匙打开驾驶舱门去探个究竟,完全不顾会被劫机者击毙的代价。在整个劫机事件中,没有人胁迫她必须保护乘客,她也不是出于邀功的目的保护乘客,因此,安妮特心系乘客安危的做法是是受善良意志控制的体现。

另外,安妮特坚持保护乘客的立场不是机械的,在必要时刻她会选择牺牲“害群之马”的利益,以保全大多数人的性命。鲁迪·博斯蒂奇就是“害群之马”,正是他的存在让其他无辜的乘客被挟持。但是当肯召唤鲁迪进入驾驶舱时,安妮特在直到肯承诺不杀害鲁迪后才答应肯的要求。为了大多数乘客的安危,安妮特选择将鲁迪交给肯,不过即便要交出“害群之马”,安妮特也是以确保他们安全的前提。安妮特的这种行为符合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即“个人或集体的最高原则是为了将大众福利、集体的幸福最大化”。可见她在必要时刻牺牲“害群之马”的做法符合功利主义道德哲学。

作为乘客的人质被肯挟持,最后不怨恨肯,还对肯报之以关心的伦理选择也是对善良意志的阐释。从整个过程看,受到无辜伤害的是机上的乘客,他们因肯的个人恩怨被挟持,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威胁。但是,人质们在理解肯的苦衷后,不但没有憎恨肯,反倒是担心肯会受法律制裁。被挟持的乘客选择主动关心肯的前途命运,这种出于自身意愿的善举,体现善良意志的同时,展露出人性的光辉。

《最后的人质》以一起劫机事件为背景,勾勒出不同人群在紧急关头的百态。作者通过三类人的伦理选择揭示人性美好并通过揭示阴暗颂扬光辉。可见他在承担写作自由的同时也主动承担了“扬善”的道德义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20151202)。

猜你喜欢

劫机者劫机弗兰克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未遂劫机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
弗兰克与滑板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