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死亡观
2016-11-21□李青
□李 青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死亡观
□李青
在死亡主题这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大背景下,身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作家之一的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也始终贯穿了对于死亡的探索和思考。本文通过对海明威于1940年发表的战争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分析,来阐述其现代主义的死亡观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出身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颇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音乐教师,父母的影响对于海明威的性格及爱好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他凭借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文学奖的《老人与海》以及一系列的战争长篇小说,跻身于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61年他62岁生之前,因不堪忍受身体和精神病痛的折磨,饮弹身亡。
他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并积极投身于战争,分别以救护车司机和战地记者的身份奋战于战争的第一线。他很多的作品都与他亲身的战争经历有密切的联系,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而《丧钟为谁而鸣》则是海明威这类作品的最高峰。
海明威在1940年创作的长篇《丧钟为谁而鸣》隶属于战争题材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主要背景开展故事。主要讲述主人公美国蒙大拿大学的西班牙语教师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加入国际纵队,投身于西班牙人民的正义事业。罗伯特·乔丹被委派一项危险的任务,为了配合共和军的军事进攻,他必须要绕到敌后方去炸毁一座桥梁,此桥梁极具军事意义,所以他必须要完成这项危险的任务。罗伯特·乔丹历经艰险,在队友的掩护之下,终于炸毁了桥梁,但是腿部却遭受重创。负重伤后的乔丹显露出了其高尚坚韧的品格,在危及自身的时刻依然留下来阻击敌人的追兵,掩护自己的队友撤退,最后不幸遇难。这部作品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但全书情节局限于三天之内,写得简明紧凑、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思想深刻。
二、《丧钟为谁而鸣》中死亡主题的分析
《丧钟为谁而鸣》中游击队长巴勃罗和乔丹谈到苏联战士的死亡时忧郁的说:“那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大家的收场都是这样。”安塞尔莫说:“大家的结局都是这样,人的结局历来都是这样。”海明威用小说中人物的话表明了他对死亡的看法之一:死亡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命运。
炸桥的行动是必须的,也是及其危险的,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小说的人物纷纷以各种形式死去。血腥场面的描写和紧密的时间安排,人物无法逃脱的死亡命运,作者的笔触在三天的时间跨度内,使死亡如此密集又深刻的被表达出来,用死亡的赤裸裸的直陈表明了他对死亡的看法之二:死亡使人恐惧。
乔丹历经艰险,终于完成了炸桥的任务,而这项危险的任务也使主人公乔丹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经验,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飞蛾扑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鼓励着他甘愿献身于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实现人民的自由,人类的自由是他献身的力量,他坚定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出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小说中主人公乔丹人性的升华也表明了海明威对死亡的看法之三:人需要直接面对死亡,从死亡中得到救赎,才能得到精神的永生。
三、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死亡观
在海明威的眼中,死亡是一种既定的事实,人的发展是永远脱离不了死亡这一主题,无法闪躲,无法回避,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无论人的国籍、种族、阶级、贫富等等属性有多大的差别,死亡总是会降临在人的身上。这个事实虽然令人沮丧,但可贵的是人们明知生命的有限,却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永恒的事迹。死亡是不可抗拒的,海明威对死亡的清晰定位让他认识到了人生是不可控的,在人这短暂的一生,如何去寻求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海明威永远追寻的主题。海明威厌恶死亡弥漫的情绪,但是他并不惧怕死亡,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活的得其所,在有限的短暂的一生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远比碌碌无为,等待死亡要高贵许多。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又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起点。
四、结语
海明威这位现代主义文学界的传奇硬汉虽然最终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死亡观还是非常客观积极的。死亡这个主题虽然始终穿插在他的作品当中,但是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描述死亡的主题,而是通过死亡的主题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他的作品折射出一种态度,即死亡的意义在活着的人的生命之中,虽然死亡不能避免,死亡也充满恐惧,但通过死亡超越死亡,获得精神永生。这种态度使得现代主义文学对死亡的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西安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