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的端午(外一章)

2016-11-21江西

散文诗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稻作茶叶蛋先祖

江西 熊 亮

深沉的思索

2016年的端午(外一章)

江西 熊 亮

这一年的端午,龙舟远去。

曾经闻鼓击水的龙舟,载不动许多的愁绪,于是,我冒雨走进先祖们耕耘过的故土,寻梦。

清代的书院牌楼还在,风化了的匾额还在,我的小姑姑,还在。连同她寂寞的庭院与一口为她百年后安排的木棺。

雨。覆盖了村庄,覆盖了书院。青瓦,遮蔽了雨,房梁之上,一群小燕子在燕巢呢喃。

大姑,八十岁了。深居乡间,身体康健。

大姑说,养了鸡鸭还有小狗,既然来了,就把端午节的茶叶蛋多吃几个,把小狗也宰了。茶叶蛋可以多吃,但是小狗却是万万不能宰了,它要为大姑看家护院!

我们离开的时候,老母鸡又产下一枚土鸡蛋,小狗蹲在门口望着雨帘。

景美姐姐,闻说弟弟妹妹要来,早就在路口迎接。还当我们是当年幼儿园的小朋友。

景芳姐姐,生活压力不小,芳华消损许多。

这一个端午,我们穿越了故乡的大片土地、庄稼,看见了许多乡亲的房子在雨中静默,房子里大多数是没有人,而房子的门却都是开着的。

我看见雨,在轻轻飘落,飘进许多开着的没有人的民居客厅。

端午的雨,淋不湿幻影,淋湿了我的泪眼。

野生稻

1

站在这块被叫做万年的土地,我的心化作一株风中的稻,一株无人种植自生自灭的野生稻。

就这样野性地生长,千年,万年。

就这样,一株,两株,千株,万株。从南国的池塘、沼泽,一直野性地生长,连同青青的山坡。

那些侵袭的风,侵袭的旱,山洪以及高寒,那些充满着血性的野的荒蛮,用贫瘠锻造出挺拔的稻粱。

稻的野性在人性之上,稻的野性将人性孕育。

山泉长流,秧门洞开。

阵阵金鼓在山谷回荡,回旋的是年年烧不尽的野火下的重生,是稻的灵魂深处的野性华章。

颗粒总是多艰辛,莫教年华付蹉跎。

在一杯醇正的谷酒中,我喝下原始的野性与柔情,一场淋漓的大雨在荒原倾泻。

2

史前的阳光被稻包裹。

稻的光芒在野外,刺痛远古人类的双目,人类,从仙人洞走出。

播下一粒,收获无数。是飞扬的野性释放稻粱的正道,是万年的风水纯净了先祖的心境。

要寻仙人真迹处,与君同话这稻花飘香山野间,只这便是追根溯源证辛劳,百折不悔稻梁肥。

3

远去了,驯稻的身影,远去了,耕耘的刀与火。

火在稻的芒里修行,一块铁在掩饰时光。

镰刀在野外斩断秋风,刀在仙人洞里返璞归真。

酒樽,倒下,稻,立成一块丰碑。

我在梦中,紧紧抓住一把野火烧过的泥土,酣然!

注: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江西省万年大源一个被称为仙人洞的溶洞被发现;30年后,在这个洞穴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万年仙人洞由此成为世界稻作之源。

猜你喜欢

稻作茶叶蛋先祖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家乡的茶叶蛋
大河村奇遇记
卖茶叶蛋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主持人语
茶叶蛋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