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搂造访王之涣
2016-11-21王幅明
王幅明
任剑锋
福建 杨文海
佳作赏析
登鹳雀搂造访王之涣
王幅明
消失了七百多年的鹳雀楼,又奇迹般地出现在黄河东岸。
王之涣,你可知道,多少人默念着你的诗句,在心灵的楼梯上攀登?
失而复得的雄伟建筑,是诗人最好的纪念碑。
让人惊喜万分,在楼阁的第六层,竟然与一千多岁的大诗人不期而遇。
依旧风流倜傥,一手拿笔,一手拿纸,抬头雄现远方,成诗在胸。
极目远眺,看到了浩瀚无垠的时空之海。
也有了新的感悟:欲穷天下事,更下一层楼!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5年第7期)
[陈志泽 赏析]
散文诗可以写得充满诗意——只要不过分诗化,不是分行就成为诗。散文诗也完全可以写得诗意不那么充满,而是以散文的叙事方式,具有深刻的思想与较浓的诗意的浸润——只要不散文化。
以朴素、自然而简练、明净的叙事方式完成有诗意、有哲理的表达,我个人以为是王幅明先生散文诗的拿手好戏与鲜明风格。
“消失了七百多年的鹳雀搂,又奇迹般地出现在黄河东岸”,作品一开头就极其简练地道出了时间、地点与历史,将鹳雀搂的来历与特点表达得一清二楚。
“王之涣,你可知道,多少人默念着你的诗句,在心灵的楼梯上攀登?”紧接着就跳跃到直抒胸臆的议论与直接抒情对着王之涣说话了,作者突然见到王之涣的激动溢于言表。而把多少人默念的王之涣诗句的感受提炼出了一句话:“在心灵的楼梯上攀登”。把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用于概括登鹳雀楼的收获,太妙了。接着又跳跃到另一个议论与抒情:“失而复得的雄伟建筑,是诗人最好的纪念碑”。这样简练的一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失而复得”表明它曾经灰飞烟灭,“雄伟”地耸立,说明建筑的特点,“最好的纪念碑”从外形与内涵看都新颖又恰切阐明了鹳雀楼的价值。而作者“竟然与一千多岁的大诗人不期而遇”,是拜谒王之涣塑像的另一种说法,见到的是活人而非故人,更非雕塑,这就生动、鲜活了,作者对于大诗人的感情色彩之浓不言而喻。“依旧风流倜傥,一手拿笔,一手拿纸,抬头雄视远方,成诗在胸”是大诗人的形象勾勒。“抬头雄视远方,成诗在胸”凸显诗人穷尽千里目的登楼体验,语言保持高度精练的概括与描绘。紧接着的又是跳跃:“极目远眺,看到了浩瀚无垠的时空之海”,扣紧“欲穷千里目”的名句的内核,表达作者登楼的感受。“浩瀚无垠的时空之海”则体现作者获得了宽广胸襟的诗意与诗美。
作品对于登高望远之意的紧扣达到的有机联系之紧密,练意的神韵,一次次的跳跃让作品显得短小精悍而精粹,内蕴深厚,活泼、灵动。作者练意的功力与语言表达,体现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散文的融合对于散文诗至关重要,在这篇作品中得到有力的印证。
作品最精彩、最深刻的一句结尾:“也有了新的感悟:欲穷天下事,更下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原意是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应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欲穷天下事,更下一层楼”,从更广阔的范畴与深入的角度,阐明了另一个哲学原理,让人耳目一新,受到深刻的启迪。
缝 隙
任剑锋
风找到了树与树之间的缝隙,蜿蜒而行,树木安然无恙。
水找到了堤与堤之间的缝隙,倾泻而出,堤岸依旧坚挺。
光找到了岩与岩之间的缝隙,“一线天”照亮着探险者的路,也给自己一个最美的诠释。
小草在城市钢筋与水泥的缝隙,装扮刚性与冷漠的街巷,让城市少一些燥热,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温暖。
树籽在石与石之间找到了缝隙,只要一丁点儿土、一丁点儿水就活着,快乐地活着,在悬崖处绽放它最美的生命。
新生一代的民众在网络空间找到了发泄的通道,信息在瞬间的传递中释放情绪,让坑坑洼洼在消逝的时光中成为通途。
我的父老乡亲蜗居在乡野的一隅,面对种种的不公与困惑,虔诚地跪拜于高高在上的菩萨面前,透过密布的栅栏,佛身那鎏金的光线抵达他们内心的柔软处,心灵也会有片刻的安宁……
我在浩繁的书卷中研读,于新与旧书籍之间的缝隙寻找,终于从无字处读出人间百态。
在这纷争浮躁的社会,我坚信,文学是我们希望航船的出海口,以这样一种方式定能找回失去的尊严和理想,抵达水天一线的彼岸。
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生活的夹缝中抚慰自己,顽强地活着,不停地前行。
(选自《散文诗世界》 2011年9期)
[陈志泽 赏析]
任剑锋先生的散文诗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先生在评论《任剑锋散文诗选》时以为他的散文诗是“铭刻在他人生旅途上的喟叹”,他自己的表白是:“漂的心旅和泊的渴望”。可谓画龙点睛的精辟之语。
我们来品读他的这一首《缝隙》。
作品的开头一连创造了五个意象:“风找到了树与树之间的缝隙”、“水找到了堤与堤之间的缝隙”、“光找到了岩与岩之间的缝隙”、“小草在城市钢筋与水泥里找到了缝隙”、“树籽在石与石之间找到了缝隙”,这些意象都鲜活、丰满,富有深意。一个“找”字体现作者练字的功夫,看似简单,其实凝聚着与大海风浪搏斗、周旋、舞蹈的千辛万苦与奋发有为的智慧。 “风”“水”“光”“小草” “树籽”等意象起到了一种触景生情,因事寄兴的艺术效果,为下面的进一步的大意象创造和题旨的表达,营构了浓郁的艺术氛围。
以上的五个意象都是从自然界的风物引发诗的想象创造的。作者意犹未尽,又接着创造了两个从社会生活中捕捉与创造的意象:“新生一代的民众在网络空间找到了发泄的通道”和“我的父老乡亲蜗居在乡野的一隅,面对种种的不公与困惑,虔诚地跪拜于高高在上的菩萨面前”。直到此时,作者运用比兴手法,做足了铺垫,才将自己的心灵敞开:“我在浩繁的书卷中研读,于新与旧书籍之间的缝隙寻找,终于从无字处读出人间百态”,因而坚信“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生活的夹缝中抚慰自己,顽强地活着,不停地前行”。
我们不能不为作者的寻找、发现和自信——他时常从漂泊生涯的缝隙——出海口走向了广阔的大海而高兴。
令人高兴的还有,意象创造的客体与作者的主观寄托较好吻合。作者的艺术表达是成功的。
缝隙里的“风”“蜿蜒而行”、 堤与堤之间的“水”“倾泻而出”、 岩与岩之间的光“照亮着探险者的路”、 城市钢筋与水泥里的“小草”“装扮刚性与冷漠的街巷”、 石与石之间的“树籽”“只要一丁点儿土、一丁点儿水就活着,快乐地活着,在悬崖处绽放它最美的生命”等等,其实是作者得心应手的商海弄潮儿形象与顽强、机智品格的准确、生动的写照。
木 屐
福建 杨文海
山的胸襟,绿的情意,浓缩一块坚韧,一块无欲。背负生命重托,渐渐磨灭自己。徜徉安闲不再因痛着,踮脚登高探首为盼头。搂几缕温柔,问雪地多冷?忆痕淡岀脚底收岁月,呼号早已远去寄天籁。梦碎窠,听得一句,划一道流星,为己唱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