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重的文化底蕴 开阔的故园情怀
——读焦红军散文

2016-11-21周其伦

文艺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王小波季羡林情怀

○周其伦



厚重的文化底蕴 开阔的故园情怀
——读焦红军散文

○周其伦

我看过很多散文作品,有很多作者的散文缺乏必要的文化积淀,始终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很难有那种“看山似山”或者“看山不是山”的旷达与联想,我觉得这只能说明我们很多作者的文化积淀还是欠缺了,或者说在创作上缺乏那种来去自由的融会贯通,这就使得自己笔下的散文没有张力。从焦红军的散文中,我却读出他内心潜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

他在《北大三老的旷世爱情》中,真实细腻地记录了张中行、季羡林、任继愈等三位文化巨匠,平凡朴实的家庭婚恋生活情状,语调温温漫漫,读来心旌摇荡。本文按照叙述逻辑关系分为三个段落。其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段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一位老人的生活姿态。“张中行对人世间的所有的苦,早已通过深研佛教,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认识。他认识到,苦不仅是对过去世业所带来的一种报复,更是一种因果和轮回。所以,他不再对抗苦,而是采取顺生的态度,悲天悯人,安之若素地过天下小民的生活。”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张中行。其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段是描写季羡林的,作者的语句就更加地跳跃了:“季羡林以牺牲自己的感情,牺牲个人的私欲为代价,其实又何尝不是以牺牲德国年轻少女伊姆加德的感情为代价,向中国的封建礼教传统投降,向师道尊严缴械。他维护了封建礼教的‘父为子纲’的古老传统,于是山东除了‘孔圣人’之外,又多出了一个爱情方面的圣人——季羡林。尔后,季羡林冲破种种封锁,转道回国。”其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着重书写任继愈老人的精神操守:“这就是我们人世间一代大师感天动地、山高水长的芬芳爱情。而作为哲学大师,誉满天下的任继愈,不管是任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所长,还是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高职,他的一生都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始终恪守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节操,从来也没有什么小道消息和绯闻,这也是一代哲学大师的感人情怀吧。”这是一篇文化厚重的散文,诗意的架构,大写意的铺排,准确、生动、细腻地把三位大师的才情与他们对待生活的严谨,描写得婉转多姿柔情似水。很多读者读后,问他文章写得这样富有真情实感,是否和三位大师有过往来接触,而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样的回答虽然在意料之外,但细而推之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切既与他本人丰厚的文化积淀密切相关,又得益于他长期的读书经验和读书积累。

《有感于与两位北大教授的文化渊缘》这篇散文也是描写文人的作品,“白云苍狗,世事如烟。自1998年我到图书馆任馆长,迄今算来已有十年了。十年中发生了上上下下许多事,接触了形形色色很多人,这些都没有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多少印象。但是笔者自任馆长以来,先后有两位北大著名教授到我所在的图书馆造访,有如草灰蛇线般地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些许记忆的亮迹。”作者开篇即点题,短短几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作者在本文中所记录的两位教授,一位是李国新、一位是贺卫方。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以意情牵,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作者对这两位教授久久不忘呢,作者随后就给了我们答案:“是因缘?是友情?还是一种灵魂中,一种叫文化的东西的惺惺相惜?我倒认为是后者。”随后作者很自信地写到:“好男人胸怀像大海。我倒情愿翻过眼前的藩篱,而去眺望更美好的远方。”

如果说以上两篇以人物为主的记叙类散文,更多地展现出的是作者厚重的文化底蕴,那么接下来的这两篇散文估计就展示出作者开阔的家乡故园情怀了。

《城·人·河》这篇散文是作者以地域层面开笔的,作者以“城还是四方方坐中央的那座城;人还是书中所写人杰地灵的那些人”的诙谐展示出非常内敛的文思,作品意蕴悠长,涵盖着广阔的人文情怀,这就是我特别看好的一点。“文明依水而生,其实,一个城市的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写的这个小城市,这个河滨公园,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地方建设的范例。”“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在每个人心里,家乡都是最美的,这就是我写作此文的起因。那么,就让我用一句话来作本文的结语吧:人生有系,大爱无疆。”你看,眨眼之间的大开大合作者就巧妙地把城、人、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抖落得如此紧密细致,恰到好处。

《我中专时代的两个朋友——记我的中专生活》是作者在人文框架内,显示得更为逼真的一篇作品。在这里作者把恣意的文学写作,与年少时的心境非常真切地告诉给读者。“我16岁时,考上了离家200多里之外的一所中专学校——文登师范。她的前身是文登乡师,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所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革命青年,有的甚至官至国务院副总理,是一个人才辈出,传统积淀丰厚的一所地方名校。”作者曾经就读的学校,真可谓人杰地灵了,接着笔锋一转,情真意切地记录作者与荣继波、田庆文这两位同学在读书生活中的青葱往事,读起来逸趣横生。作者的这两篇散文,立意平和,下笔如有神助,在人文情怀上下的功夫彰显了他不俗的功力。

而阅读《沿着王小波走过的道路》这篇散文,就让我更加开眼了。我从这篇文章里得知这样的事实,非常震撼:“而今,沿着冯德英、邓刚、李延国、尤凤伟、王小波们走过的道路,……牟平作家协会日前特地组织了协会的10多名会员们,进行了一次重走‘牟平籍作家之路’的文学关注行动,并将相继推出走访有关作家的生活故地、采访报告等纪念性文章,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此处作者很自然地夹叙夹议,引领我们在文章内外游走,把现实生活中的王小波崇拜自然、向往人性自由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如许评价王小波:“读他的作品,没有虚言假套、上纲上线的语言,相反,从他泥土般质朴的文字中,从他的嬉笑诙谐中,你能感到他对天地、对生灵万物的无穷悲悯。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王小波在京西简陋的出租屋里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额头的伤和屋里的痕迹记录了他最后的挣扎。”不知别人的感觉如何,当我读到这里,感觉就不是在阅读作品了,而是在游历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我对王小波是真不熟悉,以前很多人在我面前提起过他以及他的作品,但我很少有兴趣去关注,当我读完焦红军的这篇散文后,有了一种想去了解王小波,关注王小波的冲动。我甚至觉得,这个冲动都淡化了我在阅读时候酷热难耐的夏夜愁绪。

读焦红军的这一组文化散文,轻松的文化阅读代替了我对当前散文创作杂乱无章的思考。我在想我曾经苦苦思索的,很多作者写的散文作品难以出新,难以跳出瓶颈的问题,是不是应该有了一个答案了呢?我想焦红军的文化散文为我们当前的散文创作增加了一条新的路径的可能。

(作者单位:重庆商报社)

责任编辑佘晔

猜你喜欢

王小波季羡林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似水流年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
少女情怀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