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蹈训练中“手、眼”的重要性

2016-11-21冯圆

剧影月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典舞舞者眼神

■冯圆



论舞蹈训练中“手、眼”的重要性

■冯圆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艺术。舞蹈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舞者的肢体来表达编创者喜、怒、哀、乐的情感,舞者需借助自己的肢体,通过对生命的感受,对生活情态的提炼、夸张,创造出一种美的动态形式。通常,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需经过长期的专业舞蹈训练,使肢体在舞蹈情感表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手、眼”在舞蹈训练中占有很大的作用,是舞蹈表现的重要手段,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舞者的情感流露。老前辈们常说:“手、眼、身、法、步,样样都要通”,由此可见,“手、眼”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一、中专教材中的“手、眼”训练

中专教学是舞者进行专业舞蹈训练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过程,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和根基。人们常说:“根基打的牢,楼才能建的稳”,可见,中专教学的重要性。中专教师需要把一些没有基础,甚至不知道舞蹈意味着什么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用肢体表达内心情感的舞者,这需要长时间和非常系统的训练。在舞蹈前辈们整理出的中专教材中,我们首先看到了“手、眼”训练。

(一)手的基本位置及训练意义

中国古典舞教材中“手”的基本形状分为四种:兰花手、拳、兰花指、剑指。手臂的基本位置也分为四种“山膀、按掌、托掌、提襟”。在这几种手形和手臂的基本位置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形成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由于手臂具有运用灵活、支配自如的特点,使得它成为整个身体动作中被发展得最丰富,也是最优美的一部分,具有很重要的训练价值。“手”的练习必须从一开始学习舞蹈时就进行训练,并反复进行练习,形成习惯。由于它的复杂性,在训练时要通过对指、腕、肘、肩关节逐一进行练习,使学生了解各个关节的关系及作用,并且强调贯穿到末梢神经的手指训练的意义,使之更富有表现力和风格性。

(二)眼睛的位置、运动路线及训练意义

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眼睛是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充分体现了民族舞所特有的气质和神韵,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看到舞者的内心独白,是中国古典舞审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舞蹈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眼睛在舞蹈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训练中我们必须进行专业化的、严格细腻的训练。那么,眼睛在教材中的位置包括“正中位、正上位、正下位、左中位、左上位、左下位、右中位、右上位、右下位”9种,眼睛训练的路线包括“上弧线、下弧线、平行线(巡视)”三种,眼睛的技法训练包括“收神、放神、亮相”,在进行眼睛的训练时,要强调从内心出发,“眼走心随,眼到心到”。

(三)“手、眼”训练的关系

“手”是整个身体动作中最富表现力的,而“眼睛”是面部表情中最有力的。在进行单独技法的基础训练后,要进行两者的配合训练。“手动眼随”、“手到、眼到、心到”是舞蹈训练中的两句口诀,“手、眼”的训练是密不可分,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手、眼”训练教材的由来

由于诸多因素,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一脉相承的。但它之所以能称为“中国古典舞”,是因为它所表现和追求的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和审美观。当今的中国古典舞,虽然不是古代舞蹈的原型,但经过众多前辈们的苦心整理,从戏曲、武术等诸多门类中提炼,再进行发展和创作,把当中的元素整理出来,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艺术风格。而“手、眼”就是从戏曲中提炼、整理出来的重要元素。

戏曲谚语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此话道出了头、眼在戏曲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古典舞中的手形以及手位也是从戏曲中提炼、整理、发展而来的,例如兰花手、兰花指、山膀、托掌、按掌……中国古典舞对戏曲的借鉴与发展既体现对传统的传承,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既保持主体特征,又寻求变化的规律,使“手、眼”富于丰富的语言性和训练价值。

三、“手、眼”训练的重要性

古典舞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黄豆豆演绎的《秦俑魂》、王亚彬演绎的《扇舞丹青》和邵俊婷演绎的《爱莲说》等等。这些优秀的经典剧目,也经常被后人传跳。从各种各样优秀的作品中,从作品千变万化、行云流水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者丰富的手部动作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交流。手部作为身体中最富表现力的手段,为舞蹈作品的完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眼神更是尤为重要,不同的舞蹈风格,需要不同的眼神去诠释,如《秦俑魂》刚强有力的眼神、《爱莲说》羞涩柔美的眼神、《休诉》惊恐哀怨的眼神、《春闺梦》灵动活泼的眼神……舞者舞台上完美的演绎,跟教师在课堂上的训练密切相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在课堂的风格性组合中,不断进行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舞蹈训练中“手、眼”的重要性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在以往的训练中,尤其是中专的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两个部位的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舞蹈表演中,不会用眼睛以及手来丰富表演、表达情感,将身体表现中极富华彩的部分白白扔掉了。

我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中国古典舞和近几年的中专教学,发现了经常被中专教学忽视的“手、眼”训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寻找教学方法,了解到“手、眼”的训练意义,将“手、眼”训练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已有六十多年之久,经过历代前辈们和舞蹈工作者辛勤收集、整理、发展、创作,取之精华,把其中重要元素提炼了出来。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将前辈们提炼出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吸收、掌握,并将中国古典舞传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⑴沈元敏著:《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2月.

⑵唐满城、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⑶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著:《中国古典舞创建发展史》.

⑷王伟著:《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⑸李正一、黄嘉敏、唐满城著:《中国古典舞身韵》.

猜你喜欢

古典舞舞者眼神
舞者
舞者
舞者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生命的顽强
确认过眼神
搞笑秀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