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法在保护区旅游景观评价中的尝试
——以挠力河保护区为例

2016-11-20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闫晗董海艳

野生动物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千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邹红菲朱井丽吴庆明闫晗董海艳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

SD法在保护区旅游景观评价中的尝试
——以挠力河保护区为例

邹红菲 朱井丽 吴庆明闫 晗 董海艳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

稿件运行过程

景观评价;旅游景区;语义解析法;因子分析法;挠力河保护区

为了将语义解析法引入到保护区旅游景观评价中,本文以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湿地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湿地风景区旅游景观的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景区许多方面还存在发展空间;影响旅游景观的因素包括游客行为心理、旅游景观环境形象、旅游环境生态绿化、旅游景观稀有度4个。基于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区旅游景区发展建议。

众所周知,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1-2],针对保护区主要保护特色而开展的保护区旅游是承载保护区宣传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尤为重要[3]。为了评估国家级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相关主管部门和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评估工作,宣传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部分[4-6]。因此,如何评价某一保护区旅游景观的宣教效果成为各保护区在资源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棘手问题[6]。

在旅游景观评价方面,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7-11],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AHP)、美景度评价法(SBE)、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测试法(PPI)、审美评价测量法(BIB-LCJ)和语义分析法(SD)等,这些方法已被应用在城市园林景观、自然景观等各种类型的景观评价中。其中,SD法适用于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植物景观的评价,已有学者[12]认为:利用SD法评价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特性是可行的。但有关利用SD法评价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13-14]。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挠力河保护区)地处中国三江平原,是保护鹤类等大型涉禽及其赖以栖息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鸟湖湿地风景区是该保护区宣教的主要窗口,该风景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中国最美湿地;2012年荣获“中国十大亲水美景”之称,其策划的“黑龙江千鸟湖湿地徒步观光项目”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该风景区已初步具备了相应的旅游设施与旅游产品,刚刚打开国内的旅游市场,为了让该旅游景区能更为科学地得到国内游客的认可并真正发挥保护区的宣教功能,本文探索性地尝试将语义解析法即SD法引入到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的评价中,对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湿地风景区的旅游景观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能为保护区在旅游景观方面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挠力河保护区位于我国三江平原腹地,与黑龙江省富锦市、宝清县、饶河县、抚远县等为邻,地理位置为E132°22′41″~134°10′24″,N46°30′10″~47°22′17″,总面积160 595.4 hm2。该保护区下设建三江和红兴隆两个管理分局,包括长林岛、雁窝岛、饶河、红旗岭、红卫、七星、八五二、八五九、胜利、创业、大兴等11个管理站,共分布有居民4 782人,主要分布在实验区,缓冲区仅有少量的季节性居民,核心区无居民;居民多以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业为主。周边社区土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区内地貌形态多样,分为低山丘陵、山前台地、一级阶地、高河漫滩、低河漫滩和水面;海拔为41.9~834.4 m,坡降1/50至1/500。保护区属于温带湿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31℃,年均降水量546.7 cm,年均蒸发量1 073.6 cm,年均日照2 351 h,年均风速4.2 m/s,年均无霜期129 d。水系发达,水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挠力河、外七星河、七里沁河、蛤蟆通河、无名湖等三江平原内河。区内土壤类型有暗棕壤、白浆土、沼泽土、泥炭土和草甸土等5个土类。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139科379属875种、哺乳类53种、鸟类236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13种、鱼类60种[15-18]。

该保护区目前主要的旅游区是千鸟湖湿地风景区,位于挠力河保护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交界处,处于红兴隆分局红旗岭管理站境内,面积为7 334 hm2,依托千鸟湖湿地而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风景区。该旅游区主要分为电瓶车路线、游客步行区和服务区3部分。每年5~10月是该景区旅游开放季节,其中6~8月是旅游旺季,日均游客量不等,淡季时不足几十人,旺季时超过千人。

1.2 研究方法

关于旅游景观评价,本文采用心理物理学中的语义解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简称SD法)[10],又称为感受记录法,是心理物理学派测定心理的一派分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和其同事于1957年提出。该方法主要通过不同感官之间的共通感觉以言语尺度的方式对照片或幻灯等被调查对象进行量化评价;其中,共通感觉的主要依据来源于感受者的理论信息与实践经验,即针对某一刺激源如照片或幻灯,当感受者某项感官接受刺激时,其会获得另一感官在接受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

本文在旅游景观评价过程中,首先基于公开发表的关于林学、园林、建筑等领域语义解析法进行景观评价时所采用意义相反的形容词词对[19-23],筛选了适合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的20个评价项目及相应的20对形容词作为评价词对(表1)。评价尺度统一采用两侧对称的正、负面的五级评价,即很差(-2)、差(-1)、中等(0)、好(1)、很好(2)的五级评价尺度。

表1 针对挠力河保护区的SD法评价词对

注:EI示评价项目

其次,进行样本照片的拍照与选取。照片样本点的选择以机械布点法和随机取点法为原则。其中,机械布点法基于旅游景观的空间分布、以道路为中心对左右两侧的旅游景观进行拍照取样,这是本研究样本照片的主要取样方法;随机取点法为本研究样本照片取样的辅助与补充方法,对机械布点法有遗漏的且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进行拍照取样。

样本照片的拍照取样季节为挠力河保护区的旅游旺季即2013年7~8月,该季节游客较多,旅游景观效果较好。样本照片拍照时,尽量选择相同的外在拍照条件与内在拍照条件如拍摄角度、光圈、景深等,避免因拍摄因素而产生的评价误差。实地拍照过程中,共拍摄照片297张。照片样本选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图片之间的可比性、减少人为误差,同时为减少样本数量引起的误差,尽量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照片样本30张。将选取后的照片样本制成幻灯片,通过该形式进行展示评价(图1)。

图1 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评价的样本照片Fig.1 Sample images of tourism landscape evaluation in Naolihe Nature Reserve

然后,对样本照片进行评价。样本评价的参与者均为东北林业大学具有园林专业或风景园林专业背景的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生,均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共邀请评价人30名,回收评价表30张,有效评价表28张,有效率为93.33%。即本统计结果基于28人对30张样本照片20个因子的评价,总计16 800次因子评价,不同样本不同评价项目的得分值为有效评价表的均值(表2)。

表2 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样本照片的评价

注:S示样本,EI示评价项目

接着,对SD法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 Test验证,验证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KMO统计值的值域为[0,1],KMO值越大越接近1,意味着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就越强,越适合因子分析;反之,KMO值越小越接近0,意味着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就越弱,越不适合因子分析[24]。

最后,对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的影响因素[25]。其中,以特征值是否大于1作为主成分选取的标准;以大于1的所有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来判定选择的主成分是否能解释绝大多数的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的影响因素,该标准以60%为判定的下限值。

所有的数据分析均通过SPSS 17.0和Excel 2003软件中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景观评价

基于样本照片的评价分析,对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旅游景观进行了整体评价。分析结果(图2)直观显示出: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旅游景观的20个评价项目均处于中等至好的范围内(景观变化度除外,稍低于中等水平),其中景观的空间感、连续度、生命力、植被覆盖度的评价较高,分值均超过0.5。其中,关于植物景观变化丰富度低这一要素,这是三江平原优势植被明显、植被单一的自然表现。

图2 基于SD法的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评价Fig.2 Evaluation of tourism landscape in Naolihe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SD method

2.2 影响旅游景观的因素分析

KMO和Bartlett’s Test 结果为KMO=0.705>0.6(P<0.01),意味着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旅游景观语义解析法的原始变量数据间的相关性较强,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对该保护区千鸟湖旅游景观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相关性较小,其余主成分的特征值小于1,相关性较大;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已达85.595%,远超过60%,说明前4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数据所具有的绝大部分信息,能够解释和反映挠力河保护区千鸟湖旅游景观的绝大部分信息,取前4个主成分,计算其相应的特征向量(表3),将其分别定义为游客行为心理因素、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因素、旅游环境生态绿化因素、旅游景观稀有度。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26-29],本文的主成分分析中:(1)第1成分中,动感、愉悦度、舒适度、环境协调度、有序性、美感、吸引力、代表性、印象感的系数较大,这9个评价项目均与游客的心理精神感受的需求相关,将其定义为游客行为心理因素;(2)第2主成分中,层次感、幽静度、空间感、变化度、自然度、色彩丰富度、韵律感的系数较大,这7个评价项目关系着旅游景观环境的各个层次的形象,均与游客的视觉形象感受相关,将其定义为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因素;(3)第3主成分中,连续度、生命力、植被覆盖度的系数较大,这3个评价项目关系着旅游环境的生态绿化情况,均与人的生理感受相关,将其定义为旅游环境生态绿化因素;(4)第4主成分中,稀有性的系数较大,稀有性关系着保护区旅游景观的稀有程度,将其定义为旅游景观稀有度。

表3 挠力河保护区旅游景观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3 管理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锻炼身体、走进自然、体验特色、享受生命的愿望与行动及人群均在逐渐增多。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美最能撼动人心灵的绝佳选择,保护区内的旅游景观在未来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不破坏原始景观风貌的前提下,创造出最能表现本土特色、最能打动体验者的旅游景观是各个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保护区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3.1 有针对性地突出旅游景观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是旅游者身临其境后的真实体验,旅游景区应基于游客心理精神感受的需求和保护区所拥有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参考评价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非破坏性地、科学性地开发改造,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心理精神感受及需求,以此进行最有成效的宣教。因为有过旅游经验的旅游者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

3.2 保持最为原始的最大化的旅游环境生态绿化度。具有原始环境的绿色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心理、精神层面的渲染与宣教,旅游景区一定要重视原有的旅游环境绿化度,在尽量保持原始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绿化方面的美化。因此,在旅游景区方面,如何既开发又不破坏还能增加美观是管理者应深思之处。

3.3 突出旅游景观的稀有度。每个保护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其相应的旅游景观也应有自己的特色,如何进行突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如何能抓住旅游者的心理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使是特有资源相似的旅游景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旅游体验方式进行展示,这才是真正彰显旅游景观在游客体验中、保护区宣教中真正地位的最佳形式。

保护区中的旅游景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地诠释其保护宣教、自然之美的功能。

[1] 马建章,戎可,程鲲.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J].生物多样性,2012,20(5):551-558.

[2] DeFries R,Hansen A,Newton A C,et al.Increasing isolation of protected areas in tropical forests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J].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5,15(1):19-26.

[3] 付励强,宗诚,孔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旅游潜力分析[J].野生动物学报,2015,36(2):218-223.

[4] 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概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6):789-790.

[5] 晏玉莹,杨道德,邓娇,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以陆生脊椎动物(除候鸟外)类型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5):1571-1578.

[6] 杨道德,邓娇,周先雁,等.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研究[J].生态学报,2015,35(6):1891-1898.

[7] 程洁心.大数据背景下基于GIS的景观评价方法探究[J].设计,2016(1):52-56.

[8] 陈建军.游憩林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4(6):69-70.

[9] 张瑞英,席建超,姚予龙,等.基于视觉廊道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动态景观评价[J].生态学报,2014,34(12):3320-3330.

[10] 张哲,潘会堂.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962-967.

[11] 谢花林,刘黎明.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生态学杂志,2003,22(6):97-101.

[12] 曹娟,梁伊任,章俊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J].中国园林,2004,20(7):67-71.

[13] 闫晗.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展示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14] 朱瑞萍.扎龙自然保护区观鹤区植物景观评价及展示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15] 杨晓清.黑龙江省挠力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硅藻植物的多样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16] 穆晓梅.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方经贸,2010(2):70-71.

[17] 罗春雨,倪红伟,高玉慧.黑龙江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4):59-61.

[18] 吴海一.黑龙江省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4):76-78.

[19] 矫明阳,高凤,郝培尧,等.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185-190.

[20] 刘颖,周春玲,安丽娟.青岛市居住区夏季植物景观评价[J].北方园艺,2011(5):136-140.

[21] 徐岩岩,卓丽环.哈尔滨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14(1):11-14,19.

[22] 宋新建.呼和浩特市综合公园植物景观评价[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23]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SD法[J].中国园林,2004(10):54-58.

[24] 赵雪雁,尹爱华,陈翠峰.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地的旅游意愿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1):110-118.

[25] 张欢欢.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线路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5):114-118.

[26] 于苏建,袁书琪.基于SD法的公园景观综合感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旅游科学,2012,26(5):85-94.

[27] 朱解放,张添咏,陈瑜,等.SD法在北京市森林游憩空间质量评价中的运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2(10):224-227.

[28] 蒋凯光,李早.基于SD分析法的住区景观评价——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2012(4):29-31.

[29] 刘娟,张勇,于守超,等.基于SD法的聊城市姜堤乐园景观评价研究[J].北方园艺,2010(16):113-114.

Evaluation of landscape;Tourism scenic spots;Semantic differential;Factor analysis;Naolihe Nature Reserve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 in Tourism LandscapeEvaluation of a Nature Reserve——Example of Naolihe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ou Hongfei Zhu Jingli Wu Qingming*Yan Han Dong Haiyan

(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We introduced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into tourism landscape evaluation at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W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Qianniaohu Lake wetland tourism landscape.The evaluation level of the lake wetland tourism landscape was above average but many aspects needed to be improved.The influence factor of tourism landscape included tourist behavioral psychology,the impression of tourism landscape environment,green ecological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landscape rarity.Based on the analysis,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landscape in nature reserves.

2016-02-25

修回日期:2016-04-06

发表日期:2016-08-10

X36

A

2310-1490(2016)03-271-06

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572014C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016,31401978),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LBH-Q14009)

邹红菲,女,48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吴庆明,E-mail:qingmingwu@126.com

猜你喜欢

千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千鸟树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燕千鸟的生存之道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千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