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中的虚拟语气
2016-11-20唐亚钊
唐亚钊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0)
浅谈中学英语中的虚拟语气
唐亚钊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0)
虚拟语气是英语中比较重要的语法点之一,也是一个争议甚多的问题。本文对虚拟语气的各种形式及用法进行归纳与总结。
英语;虚拟语气;基本形式及用法
虚拟语气重在表示动词的动作或状态和客观事实相反或可能相反的关系,即“非真实(unreality)”或“不确定(uncertainty)”,所以虚拟语气又叫假设语气,或想象语气,是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建议、猜测或怀疑等。
一、虚拟语气由来
虚拟语式具有时态相对性,即距离性这一时态相对性是隐喻机制的体现同时虚拟语式的隐喻机制也体现了人作为认知主体对事态的主观愿望和需求是语言符号具有理据性的一个证明。虚拟语气从句式表现上有三种:表达与实际情况相反的虚构假设用were式虚拟,表达“祈使愿望”的口气be式虚拟,在特殊句式中的照句式要求而定。英语中,被叫做“were式虚拟”的这种虚拟语气,通过扭曲时态形式来表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虚构假设,具体的做法是将时态的形式“倒推一个时态”。这样的表述也许不太准确,但是非常实用,也极容易理解。在这种虚拟语气的用法中,动词be至少要倒退一个时态成为“过去时态”的were(在虚拟语气中一般不用was,is、am、are倒推一个时态以后都写成were)。
二、虚拟语气的用法
根据比较传统的说法,虚拟语气的形式共有7种,即动词原形、动词的过去式、be的过去式用were、had+过去分词、时态助动词should+动词原形、时态助动词should+have+过去分词、时态助动词should(第一人称)和would(第二、三人称)+动词原形、时态助动词should(第一人称)和would(第二、三人称)+have+过去分词。
虚拟语式中的距离性,不管是以上三种虚拟语式中的哪一种都存在动词表示的时间与自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距离。我们以非真实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为例进行说明。后时虚拟语式可以体现为用be-型表示与将来情况相反的假设、愿望、希冀等,如(1);同时虚拟语式可以体现为用were-型表示与现实情况相反的假设、愿望等,如(2);而先时虚拟语式则体现为以had been -型表示与过去情况相反的假设、愿望等,如(3)。
(1) I wish he come tomorrow.
(2) If I were you, I will not come.
(3) If Suzie hadn’t been so lazy, she could have passed her history final.
用于表示命令、决定、要求、提议、建议、劝告、希望等名词advice,command,decision,decree,demand,desire,idea,instruction,motion,order,plan,propasal,request,recommendation,requirement, resolutiong,suggestion等后面的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由that引导(可省去),其谓语是should+动词原形。
以上例句中现在时态和将来时间点、过去时态和现在时间点以及过去完成时态和过去时间点都保持了一段距离,虚拟语气正是利用以上这种时间距离,映射到现实距离,然后来表现十分抽象的心理距离。动作状态与自然时间点之间存在的想象性时间距离,被用来喻指主观要求与现实的约束力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正是虚拟语式的心理现实性理据来源,也能使话语变得间接,在交际双方的心理空间拉开距离。英语虚拟语式中的这种时态后移规律使得语法时和实际时始终保持着距离,以此来表示与现实的距离。当然,也有的虚拟语式不表现出时间上的错位,不存在时间上的距离,实际上它是“由另一种距离来体现的,即‘与常规的距离’,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语法常规的背离”,如(4)。这类距离虚拟语气很弱,接近于真实条件句,属授意型虚拟,因为都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愿望,用于表示要求、建议、命令、必要等主观意愿或看法的都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后面的从句。
在虚拟语句中,意象不等于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它是一种意识,是主体的“我”以复杂的情感、知觉等为同构物,针对客体所形成的“相似替代物”。也就是说,意象具有象似性,它总是构成性的。虚拟语式实为“以我观物”在语用功能上之产物,虚拟语句中的意象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三、总结
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中较为复杂多变的一个项目,为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应先接触语言现象,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使复杂的问题清晰化、系统化。
[1]邵生柱.浅谈归纳语法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虚拟语气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5,(14).
[2]余承法.全译求化机制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郑丹.英汉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的表征形式与篇章功能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马睿颖.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阿斯罕.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唐亚钊(1998-),男,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