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听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2016-11-19赵红峰
赵红峰
摘要:思维的独创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也是创造力形成的核心。在听说训练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这一品质呢? (1)启发质疑,引动思维;(2)发散求异,激活思维;(3)启迪想象、发展思维:首先是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说;其次是学文想象说
关键词:听说训练;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41-01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能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具有价值的新颖性成分的见解的一种智力品质,它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思维过程,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也是创造力形成的核心。它在听说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在听话时能提出与众不同的合理想法;在说话时能谈出自己新颖、独特的见解。那么,在听说训练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这一品质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启发质疑,引动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矛盾往往是启动思维的助 燃剂,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听说教学教程中,教师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中,我就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动学生的思维。首先,就提出一连串启发性的问题: "故事写了谁,干了一件什么事?""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喝着水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你还能替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这些问题有的具有总述性和深究性,亦有深浅难易之分,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通过说、答、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并在复述中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強化运用,培养思维
2.1 变抽象概括为具体演绎。文章中有些词语抽象概括了具体事物,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静态分析上,学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对抽象概括的词语作具体演绎,能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积累和丰富语言。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的脸流露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句时,我让学生把"饱经风霜的脸'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加以具体描述。这一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是以词解词,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这个"化"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训练的过程。
2.2 添加未展开的情节。一篇文章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对某些情节未加具体描述,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一空间正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诱发点"。如《朱德的扁担》中"大家劝他不要挑……"这句话,抓住这个"劝"字,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战士们会怎么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粮。孩子们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模拟战士们的语言,有声有色地"劝"起了朱德同志。
3.启迪想象、发展思维
3.1 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腾飞的翅膀。因此,我在听说教学中,就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首先是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说,即根据出示的画面,引导学生就物抒情,由情人境,展开联想和想象。例如在教学《我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一文时,我就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景物,然后播放描绘大草原的一段乐曲,使学生在乐曲的作用下去感知画面,由景人情、由静态进人动态,展开"草原遐想",学生不禁动情地说:"真是天蓝蓝、水蓝蓝,一眼望不到边,如古诗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想象力一下子就进发了出来。
3.2 学文想象说,即根据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合理地想象事件的起因和末尾写出故事情节,或改编故事等。例如,在教学《一只小蜻蜓》一课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小蜻蜒对小伙伴会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精心构思,编出丰富的说话训练,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已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听说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就必须善于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以培养发散思维作为突破口,多渠道多角度诱发学生听说的兴趣,使他们不仅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并能说得好,从而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