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会提出问题
2016-11-19饶成宇
饶成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82-01
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是探索新知识的开端,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源泉。学生的提问水平,直接反应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
1.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深入。有的学生学习物理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理解,无法把发现的现象和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质疑。象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没什么问题可提,或者只能提一些很简单、很肤浅的问题。
1.2 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质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有的学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现象和事实,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懒于把已有的现象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所以提不出什么问题。
1.3 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性格内向的学生不着于与人交流,害怕提问题;缺乏自信的学生羞于向老师提问题,他们害怕所提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嘲笑,因此,虽然有问题,但宁愿闷在心里,不肯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1.4 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否敢向老师提问题是与老师个人性格、品质有关的。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太过于严肃的老师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使本来就有点胆怯的学生更加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有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不以为然,回答时轻描淡写,以为问题简单无需详细讲解,结果,这种不耐烦的作法很容易伤学生的自尊,甚至有时会使学生产自卑心理,这样的学生以后再也不会提问题了。
2.针对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
2.1 营造教学氛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他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在教学中,他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看法,反对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正是这种民主的风气,才有子路、冉求、樊迟与孔子的争辩;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才会培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无独有偶,20世纪20年代全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研究所以它民主、平等、自由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学术气氛吸引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物理学家来这里学习和工作,这里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先后有七八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玻恩、海森堡和泡利,他们发现的"测不准定律""互补原理""不相容原理"、量子矩阵力学和量子统计力学等成为量子力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在民主、愉快的氛围中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索,发现和提出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
2.2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不管是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有对物理现象或作业练习中有问题,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并且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問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粗浅的,很"愚蠢"的,我们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建筑答案。
2.3 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让学生回想:在冬天脱毛衣时会有劈里啪啦的声音;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总是随着梳子飘;在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刚走进食堂,眼前就成了"雾蒙蒙"的一片;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俯冲向前""这些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但未曾深究过的,当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呈现给学生时,自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质疑,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2.4 示范物理问题,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提出问题。在平时与学生交谈时,学生会这样说:"老师,我课堂上听得懂,可是自己课后翻书,却有好多地方不明白"。我说:"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呢?把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但学生却不能将他的思考和疑惑提出来。要提高学生提出物理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提出问题方面提供好的示范。
如《加速度》一课中从正面提出问题:为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相同,而不是与速度方向相同?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中可以用"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怎样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引入本课内容,再用逆向提问的方法提出"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那么,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怎样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呢?"通过这两个问题作为贯穿本课的线索。如在《功率》一课通过类比方法提出"速度、加速度、功率的定义有什么相似之处?"
提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积极的思考,就会收获累累。素质教育不但要重视教授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学习方法,尤其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真正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