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

2016-11-19刘雪微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算题口算盒子

刘雪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45-02

数学的本质是"算",而口算又是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口算也是估算、简算与笔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口算训练,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低年级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低年级口算教学的一些体会。

1.注重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又是以思维为主的,所以,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其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活跃思维,萌发创造的火花,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对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我让学生用小棒进行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理解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如:教学6+3,我就让学生先用摆小棒的方法,左边摆6个,右边摆3个,最后数出总数是9,从而得出6+3=9,看着摆的小棒,我引导学生思考6和3组成9,所以运用组成的方法也能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学生不仅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而且对每一种算理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又如在教学"9加6"时,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结果是"15",但却说不出算理。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 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我先出示装10盒奶的盒子,盒子里面有9盒奶,盒子外面有6盒奶。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知道一共有多少盒奶,学生把盒子外面的6盒奶,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箱。盒子外面的奶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5个,即把6分为1和5。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5个就是15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 + 6= 15。同樣,教学"9+7"、"9+8"、 "9+3"、"9+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摆一摆、说一说"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 十,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操作活动的特点,突破了难点,又理解了算理,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2.注重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的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那么,要使低年级学生要使学生快而准的口算,必须通过长期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以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趣味游戏法。游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方法一:口算接龙,又名"开火车"。课前我先准备好几组口算题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开火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要求小组学生人人参与,看哪组学生在口算过程中算得又对又快,最后评为优秀小组,并且给获胜的小组奖励小礼物,以表示祝贺,从而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已达到训练的目的。

如:在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时,我让学生进行"过山洞"游戏,要求小组的每一位同学走到山洞前,必须先答出一道口算题,答对后,全班同学说"通过",才能进入山洞,否则,就宣告该小组闯洞失败,整节课学生激情高涨,参赛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细心地计算回答,口算效果特别好。而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口算练习,方法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升。

方法二:竞赛。

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学生学习动机越强烈,越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因此,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对计算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为此,我有意设计安排一些竞赛形式的练习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班学生都积极去参与。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赛、抢答等。 "夺红旗"比赛,就是将一条河画在黑板上,河面有2条船,每条船上有5道算式题,抽出10位"队员",分成2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顺利过河,可夺得一面小红旗。"数学接力赛",即每组一份题,每人做一道题后往下传,每组最后一人做完后,交上来,然后在班上进行评价,做得全对又做得快的一组就获得胜利。这样的比赛,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3.思维训练是关键,习惯养成成自然

3.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重视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时,我出示了"8+9"和"9+8"这组算式,学生积极抢答自己的算法,我让方法不同的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来讲解自己的方法。在交流算法中,学生讲出了"拆大凑小、拆小凑大"、交换加数的位置、接着数等等,学生都开动脑筋,寻找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快捷的口算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算速度和口算能力。其他学生在听中思考最简单的方法,为己所用。

3.2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规范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计算后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

在学生的听、看、写方面都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听算形式。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使学生的听觉、思维与口语表达能力直接联系起来,长期的听算可以强化学生的口算思维能力。视算形式,教师自制的口算卡片和口算图表、口算课件,让学生看算式说得数,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算速度。笔答形式,教师事先准备好口算题卡片,并且口算题都有答案,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判断正误,看谁判断得又对又快,从而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

总之,能开启孩子智慧、使他们受益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口算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它不是一个轻而易取的过程,它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巧的过程。通过上面口算方法的尝试,我觉得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对口算算理的理解,要做到思路清楚,再加上长期形式多样反复的口算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我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定会得到提升,而且会受用终生!

猜你喜欢

算题口算盒子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根据“倍数”巧算题
小灵通算题
小灵通做口算题
巧算题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寻找神秘盒子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