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求索

2016-11-19李化芬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感听力英语

李化芬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82-01

高中对同学们来说已是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对英语学习也一样,也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希望大家意识到初高中的学习特点是很不一样的。高中的学习更注重自学和知识积累;学习时所接受的信息量又很大,不太可能像初中时一节课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完全掌握,高中的学习更应注重温故而知新,这除了一定的练习,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具体和大家谈谈学习英语中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具体做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学习上取得很大进步。

明确几个观点:(1)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是知识性的学科。(2)英语是练会的不是学会的。也就是说不能仅满足于听懂,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反复听说读写练习。有时甚至不需要懂为什么,记住能用就行。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语感有所提高。(3)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

要学好英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心备课,提高授课能力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充分研读教材,对于教材所涵盖的内容信息量有整体的认识,整合教材,规范题型,可以根据内容的特点来进行备课,有时可以不必按教材的顺序来讲课。有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课时完全不用带课本,因为课本的内容怎么上,他都已经胸有成竹。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的讲解,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接受最快,教师必须思考这个问题。例如,某些语法知识教師可准备多媒体课件,播放该知识的小动画,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语法知识。或者准备一些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语法知识。并且,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多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效率的提高,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寻求更大的进步!

2.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自己想的情况下,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提出对话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演练,然后进行口语表演。表演的方式不要只限于学生站起来对话,可以编演英语小话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编演,教师及时提出好的建议便可。这样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标准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不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都应该耐心地回答,并适当地加以知识的延伸。教师还要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激发求知欲,创设"我要学"的环境

兴趣是学好任何技能的前提,它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学生学习动机强了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而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便是这一道理。

我们要充分运用创造性教学思维,让教材内容走进生活,运用有趣的场景交际,让学生体验和接受教材提供的信息,并且让学生通过参与、交流灵活运用。此外,我们也要让生活走进课堂,例如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把电脑游戏与英语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懂得玩的更轻松,学得更有实际价值。可见,教学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为出发点,不断创设欢快愉悦、情意盎然的教学环境,很容易激发学生"我要学"浓烈欲望。

4.以自学为基础,加强互助合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就告诫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基本功,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此外,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加强合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俗话说"教学相长",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我们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某些领域的信息量很有可能超过老师,当接触新单词时,可让知识量大的学生先行进行解释,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而且也能帮助老师开拓思路。同时,学生之间互补互助,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合作解决。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思维,也可提高学习效率,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5.指导学生在量的积累中求得熟练

这指的是朗读文章的遍数。一篇文章要保持长期的记忆,必须有一定的朗读量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先背诵一至两节课文,然后逐渐加长加量,直至全文。有些学生记忆力很好,能够在十分钟里背诵一篇400个字左右的课文。笔者认为这仅仅是瞬间记忆,即学生在这十分钟里只是暂时记住了这篇文章,过几天肯定会忘记。因为他的"背诵"没有量的积累,"记亦不能久也"(朱熹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经过一个过程,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教学中有许多好的背诵方法。如"重点词语提示法"、"关联词语串联法"等,但这些方法试过后,笔者的感觉是背得快,忘得也快。这里除了遗忘的规律在起作用外,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背诵过程中缺少了读的量的积累,这些只是短暂记忆的方法。那么熟记一篇课文一般要有多少朗读量才能有效果呢?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背诵之前要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五遍,最好十遍。就心理学来讲,有声朗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必要的手段。我们追求"脱口而出"、"出口成章"的境界,这就依赖于有声朗读的积累,因为学生通过大声的朗读,去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这样就有了对整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微观感受,也就有了语感。而复杂的抽象分析、综合、概括是很难培养出语感的。反复大声朗读有利于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意韵与情趣的整体感悟和把握,更有利于语言材料的长期记忆。因此,至少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朗读,主要是自学时间的充分高效的利用。

6.勤练听力,使英语成为真正的沟通交流工具

听力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听懂别人说英语,自己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然而现在的英语学习似乎只注重书面能力,从而忽略学生听说的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学生在听力方面都是有很大困难的,普通高中都是采取早晨练听力,让学生自己听听力,然后自己根据听力练习册提供的听力材料,自己对答案。教师在听力这部分的教学都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听力也没有办法讲解,所以听力部分教师都是忽略的,但很多学生在听力方面有很大困扰。

这个问题追根究底是由于应试教育,忽略了英语的实用性。学校认为在听力方面对学生能做的就是保持每天早晨的听力时间,但学校并未认识到这是一种盲目训练,对听力极差的学生来说,早晨的训练只是盲目训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煎熬时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上课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英语口语,使学生处于英语的氛围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起初阶段教师可放慢讲英语的速度方便学生理解,同时要求学生们课堂也使用英语,这种方法一开始实施起来不仅教师感到很累,更会使学生感觉英语课是煎熬,但万事开头难,只要养成了课堂讲英语的习惯之后,不仅会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以此贯彻英语的实用性。这样的课堂再加上早晨的听力练习,对提高学生听力有很大帮助。

猜你喜欢

语感听力英语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读英语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