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2016-11-19褚淑杰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民族高校图书馆

褚淑杰

摘要: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信息资源建设的成败已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所以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发展原则、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和图书馆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图书馆是高校发展的一扇窗户,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关系着学校是否能沿着教学科研型的方向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校能否实现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大力加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教学科研型性专业人才、传承优秀文化、顺应教育优先发展和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1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

1.1文献的选择与收集 根据已经确定的文献资源体系基本模式,通过各种途径,选择与收集文献,建立并充实馆藏,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选择文献,包括入藏前新书的初选和入藏后藏书复选剔除。初选是在入藏前的馆外文献源中进行的。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标准,又带有一定的偶然件和随机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初选中的失误是难以避免的。复选是在人藏后的馆藏文献中进行的,通过复选剔除失效的藏书,它是对初选结果的充实、发展和修正。收集文献,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规则采购出版物,采用各种方式,保证收集那些已经选定的出版物。文献的选择与收集.是藏书发展的基础,是文献资源体系的生命力之所在。

1.2藏书组织管理 藏书组织,是对入藏文献进行一系列加工、布局、排列、清点和保护的过程与措施的总和。正确地组织藏书的作用,在于长期完整地保存藏书,充分有效地提供利用藏书,有区分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保持藏书处于最佳流动状态。保存性强的藏书部分,要保持其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检性;流动性的藏书部分,要保持其实用性、现实性和针对性。不断入藏新书,不断剔除滞书,不断借出,又不断归还,经常进行藏书的调配、调整和重新排列组合,使藏书流有序运动,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藏书管理存在于藏书建设过程之中,它通过藏书利用中的效果、统计、评价等信息反馈,控制藏书,调节藏书,影响藏书选择、收集与组织,使藏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保证藏书体系与图书馆任务和读者需求相符合。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它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对文献资源建设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现代文献的特征、规律、类型及出版发行动态的研究.藏书资源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文献资源建设总体目标的研究,文献的选择与评价理论的研究,馆藏文献的组织与管理理论的研究以及有关文献资源建设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等。

2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原则

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中心服务。只有在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地域性及人文性等方面多下工夫.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图书信息资源中心。正如民族高校建设任务的特色建设一样,民族高校图书馆也必然形成自身生成与发展的规律和特质,探求民族高校馆藏资源的特色是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任务。

2.1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馆藏资源的内容具有实践应用的特点。民族高校作为社会的各行各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虽然要求他们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更强调实践应用技能。国此,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应突出藏书的应用性.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造适宜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提供文献保障,使学牛能够学到较多与将来从事职业有关的实用知识,有助于他们提高实践水平,为他们毕业后很快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科技性 民族高校与经济、社会、生产第一线和地方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其侧重于科技应用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素质的培养、训练和科研等特点,决定了民族高校馆藏资源的科技性特征。①以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提供特色文献信息服务为服务重点.以加工形成三次文献信息为主要服务内容,开展专题科技信息服务,跟踪课题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立项查新工作.提高科技成果查新的质量和水平。②通过巩固相大力开发自建专题文献数据库,不断增加其容量,并积极提供服务。③大力开展用户教育,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式,编写自身特点的教材,加强文献检索课师资力量建设,提高现代化、网络化教学实习手段。“十一五”期间建立图书馆用户培训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经常性地对教学、科研、在校学生进行技术培训,不断增强用户利用图书馆获取科技信息的意识和技能。

2.3地线性 馆藏资源的地域性,①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形成与其服务对象存在着一定的关系;②指应用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在既定的时点上,总有一定的空域范围。也就是说,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首先是由民族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宗旨所决定的,并与其融为一体。当前,民族高校多属于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其所具有地方性、职业性、服务性等诸多应用特征,决定了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地域性特征。其次,民族高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也决定了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即民族高校图书馆不仅仅要为高校教职员工服务,还要服务于地方建设,为各行业应用领域提供学术支撑。

2.4人文性 民族高校馆藏资源实践性、科技性等特点的重要性,都不等于民族高校图书馆藏资源在人文特色上有任何忽视和不足。正如上文所说,人文教育是任何人才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教育,它不仅能丰富服务对象的知识和生活情趣,陶冶其情操,树立正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可扩展服务对象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人格个性和人格憋力,提高服务对象整体素质,为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民族高校人文特征,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素质。增强校园人文费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兹恒.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J].图书馆,2003,4:3-6.

[2]席文启.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创建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J].前线,2007,1.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建设民族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开放存取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分析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