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注胆骨化醇配合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2016-11-19陈天华王长江夏芳郑启刚汪笋王本锋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陈天华 王长江 夏芳 郑启刚 汪笋 王本锋

摘要:目的 观察肌注胆骨化醇配合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甲状腺乳腺外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29例, 采用胆骨化醇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手术治疗。治疗8w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结果 用药8w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TH和血钙,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肌注胆骨化醇配合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以及使用。

关键词:胆骨化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切除术;临床观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是由于肾脏疾病或甲状旁腺病变导致的一种疾病,一般经过补充钙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可以有效控制病程进展,但是很多患者由于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规律服药,导致效果不佳而需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生存治疗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血钙值及血磷值仍不稳定,PTH在术后几周内仍然较高,此时需配合补充钙剂进行治疗,现选取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5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对其术后进行分组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将其随机分两组,其中观察组29例,包括男l9例,女10例,年龄为15~65岁,平均年龄(40.51±3.42)岁,平均病程(6.74±0.52)个月。对照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7~70岁,平均(43.12±16.22)岁,平均病程(6.43±0.64)月。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均有患者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手术方式 全部患者行甲状旁腺次伞状切除术(subtotalPTX,S-PTX),即探查增大的甲状旁腺腺体以及正常腺体伞部找到(通常为4枚)并切除三个半腺体,在原位保留最小的半个腺体[1]。

1.2.2服药方式 胆骨化醇用药方式:每周肌注国产胆骨化醇60万IU/次,肌注3~4次/w,若血钙转为正常后改为每2w肌肉注射1次,剂量与之前一样。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所有接受胆骨化醇治疗的患者之间未使用过任何维生素D类药物或钙剂类药物。两组患者均在治疗8w后采取血标本进行检测,应用美国DPC免疫放射法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甲状旁腺激素 (iPTH),同时测血钙、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来处理相关的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钙值及血磷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TH恢复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对照组患者的血钙值及PTH值稍偏高,血磷值稍偏低,患者偶尔出现手脚麻木等症状,予以服用钙剂治疗4w后血钙及血磷值基本恢复正常,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是由于肾脏疾病或甲状旁腺病变导致的一种疾病,一般经过补充钙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可以有效控制病程进展,但是很多患者由于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规律服药,导致效果不佳而需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生存治疗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血钙值及血磷值仍不稳定,PTH在术后几周内仍然较高,此时需配合补充钙剂进行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的发病原因有肾脏疾病,甲状旁腺自身发生了病变,如过度增生、瘤性变甚至癌变等[2],很多患者由于维生素D缺乏等都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导致骨痛、骨折、高钙血症的并发症等,对身体的其他多个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如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严重的钙磷代谢紊乱还可影响患者的心肌结构[3],所以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我们需要及时干预进行治疗。

胆骨化醇在临床上应用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胆骨化醇别名维生素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1936年,人们从鳕鱼中发现了维生素D3。以后发现了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肠道钙吸收,诱导骨质钙鳞沉着和防止佝偻病。维生素D3对钙代谢的调节是通过与胞核1,25-(OH)2D3受体的结合而达到的。如果给予患者足够的胆骨化醇,在患者肝功能正常时即可使其转化成为25(OH)D3,再在上述组织细胞内的1-a羟化酶的作用下使25(OH)2D3转化为1,25(OH)2D3而成为更有活性的维生素D3以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症状[4]。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钙磷检测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临床试验证实胆骨化醇可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iPTH含量及活性;它具有更安全、更稳定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胆骨化醇进人机体后先在肝脏中贮存,等待机体需要时则释放入血,再次进行羟化的原因。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以及PTH值在治疗后大致恢复正常,而单纯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血钙值及血磷值仍然异常,PTH分泌量仍较多,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胆骨化醇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首选药物。配合甲状旁腺切除术可以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程伟,史铁英.1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高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47-48.

[2]张玉莉.内源性高磷血症患儿血清1,25-二羟基胆骨化醇水平变化[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6):774-775.

[3]姚力,张凌,刘鹏,等.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89例疗效评价[J].中国血液净化,2009,8(8):431-436.

[4]何畏,陆辉,斯岩.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36例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09):1025-1026.

编辑/赵恒德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