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2016-11-19李红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政治课思想

李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31-01

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1.1 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要利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政治学科因其自身内容理论性强,许多观点需要用理性抽象的思维去思考,缺乏其他学科所具备的趣味性。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特别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有兴趣才会产生情感,形成意向和愿望。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拓其思维的潜力,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1.2 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青少年是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迅速生长时期,心理特征呈现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注意学生生活经验少,思维处在具体认识阶段,在教学中要采取生动具体的例子去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去接触和剖析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新课程理念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为在教学中必须体现以学为本。教师要改变以往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成盛知识的容器,由教师用填鸭的方法硬灌知识,它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中必须运用启发式教学。

2.思想政治课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2.1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知。从教学内容上讲,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一定要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2.2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2.3 精讲启发,探索新知。对于知识的讲授,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

教师若要成为"主导",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

2.4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原有的思维基础和知识出发,启发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接受理论知识,必须凭借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离开这些基础,要求过高就会造成"启而不发",要求过低就会形成"不启而发",这样做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5 要集中力量启发解决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集中教学精力导致突破,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启发到点子。

2.6 善于唤起疑难,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教学的关键在于激起积极思维,要依据教材内容善于唤起疑难,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主动提出问题,学生处于向未知境界探索的状态之中,就能积极开动思维机器去求得解决。启发式教学不能停留于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7 要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启发式教学从客观进程来看,即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进程,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进程。师生双方的关系如何,对于教学的双边活动更有直接的决定的意义。

要调动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思维等心理活动,更须深入灵魂,启动心扉。而这首先需要关切、爱护,情感交融,所以,爱护学生是引导学生聆听教导、积极学习的重要前提。当然,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须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为基础,尊重教师,实际上是尊重教师的教导,从这种尊重出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自觉地愉快地开展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尊师爱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重要前提,也是运用启发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前提。

3.启发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3.1 要有“启”的愿望。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废除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开启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认知的兴趣,向未知挑战,和未知搏斗,将未知变为已知。

3.2 要认识“启”的作用。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先有教师的"启",而后才有学生的"发",无"启"不能自"发",即学生不能无师自通。教师必须在"启"字上下功夫。

3.3 要了解“启”的对象。“启”的对象是学生,是认知求知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启"解决自身的已知与未知、已能与未能、已有与未有的矛盾。因此,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未知、未能和未有,了解学生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学习动机及兴趣爱好等,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启"。

3.4 要掌握“启”的时机。启的时机,从学生心理状态上把握:

3.4.1 思维受局限,无法"突围"时;

3.4.2 疑惑不解时;

3.4.3 精力分散、心不在焉时;

3.4.4 有新发现,心情兴奋、跃跃欲试时。

4.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4.1 提问启发。提问启发式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設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

为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问题的实质。当然,教师的置疑既不能呆板平淡,又不能深浅过度,更不能无针对性,否则游离教学本旨,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4.2 反问启发。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

讲课中还可以连续设疑,使讲课从-般再回到个别,并多次反复,尽可能对所讲内容作总结。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多从反面提出问题,"制造矛盾",以此打开学少心灵的门扉,激发其思考,逐步引入教学佳境。

4.3 举例启发。 "举例"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有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以启示学生找出问题间共性、异性及其本质联系,这就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大量运用此手法,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乃至时空、场景等进行对比,从而领会教学内容,强化自身的道德认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若教师运用了大量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材料,启发学生对比,同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4.4 联想启发。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

只要掌握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提高,就能区别情况,灵活运用,让学生增长知识、启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政治课思想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