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治疗术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11-19萧明何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腹腔镜

萧明何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术作用于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肝胆外科所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随机分组条件下,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可通过应用腹腔镜治疗术的方法干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腹腔镜;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

有关临床调查数据中显示:在肝胆外科所收治患者中,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患者为结石性胆囊炎,且本病具有发病速度快,病情凶猛的特点[1],近年来发病率有一定的提升趋势。以往的临床研究资料中将结石性胆囊炎认为是腹腔镜治疗术的禁忌症[2]。但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发展,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中也开始积极尝试对腹腔镜治疗的应用[3]。本文选择我院肝胆外科所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其中3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术干预,效果确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7月肝胆外科所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随机分组条件下,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2例,平均年龄为(40.3±1.8)岁;观察组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0例,平均年龄为(43.5±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案为: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手术操作视野下于患者右上腹部肋缘下做斜向切口,逐层分离组织至腹后,充分游离胆囊组织,将胆囊三角区与胆囊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下,寻找胆囊管,并于胆囊底部做手术切口,通过该切口吸净胆囊内容物,分离胆囊管,在距离胆总管5mm左右位置切断胆囊管,后于肝脏外5mm左右位置对胆囊前后壁进行圈层切除,常规引流并缝合切口,术后抗感染治疗。

1.2.2观察组 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术治疗。具体方案为: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100~120mmHg范围内,做全腹探查,对胆囊及其周边组织粘接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胆囊管内嵌顿结石以及胆管无法准确辨认的患者,可先对胆囊管以及胆囊壶进行切开,然后去除结石;对于胆囊有是水肿表现的患者,可先通过开窗减压以及穿刺治疗的方式消除水肿,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胆囊切除;对于周边粘连严重的患者,需要在腹腔镜操作视野下,先对胆囊进行充分游离,然后再寻找胆囊管,并对胆囊进行切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性。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均值为(21.5±2.3)h,下床活动时间均值为(11.5±1.6)h,住院时间均值为(6.1±0.5)d;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均值为(36.5±2.9)h,下床活动时间均值为(24.2±0.9)h,住院时间均值为(8.5±1.3)d。观察组以上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炎症之一,主要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而引发,胆囊管被结石阻塞,使胆囊内胆汁滞留。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由于组织周围具有严重的炎症反应,因此在手术时会大出血[4]。在临床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多采取开腹胆囊切除的治疗方案。本方案为有创性手术方案,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操作复杂,术后患者相关功能恢复会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并发症频发。相对于此,在腹腔镜治疗术干预下,除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可靠的优势以外,本次研究中还发现:腹腔镜治疗术在作用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过程当中,具有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优势,彻底解决胆囊内的胆汁蓄积问题,消除胆囊黏膜持续性刺激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手术干预效果。有关研究中认为:在对本病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术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一定改善,在促进疾病转归方面效果确切,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腹腔镜治疗术的确切价值。

虽然采用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等特点,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宜采用该方法[5]。临床上对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术的适应症为:①对轻度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早期腹腔镜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②对于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尽早切除胆囊是最佳方案,可以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若患者早期未进行手术,可采用胆囊引流术;③对于重度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原则为尽量改善全身情况,避免脏器功能受损害。一般选择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引流术等,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切除胆囊或选择择期手术。

手术时机也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比较入院72h行腹腔镜手术组和先采用保守治疗等待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恢复情况等,发现入院72h行腹腔镜手术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因此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入院72h内采用腹腔镜治疗术是最佳选择。大部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最好采用早期腹腔镜治疗术,而保守治疗,包括胆囊造痿引流术等,会显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疗程,比较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差及高龄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可通过应用腹腔镜治疗术的方法干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公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11,51(23):104-105.

[2]杨尚风,黎颖.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6):68-69.

[3]李元君,陈治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4例报道[J].重庆医学,2012,41(19):1938-1939.

[4]杨西鹏.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6):62-63.

[5]高瑞岗,李奎,冯宝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50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总结[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3):322-324.

编辑/周芸霏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