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11-19陈永陵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子宫肌瘤腹腔镜

陈永陵

摘要:目的 研究和对比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使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40~50岁的女性是主要的发病人群,但近年来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1]。有文献报道称,子宫肌瘤在30岁以上的妇女中的发病率达到了25.9%左右。而在子宫肌瘤中,有大约12.7%的患者为黏膜下子宫肌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是仍然会影响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2]。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患者不但出血多、创伤大,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年龄为23~49岁,平均年龄为(40.2±5.1)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和生育史,其中有74例患者月经量过大,6例患者月经期延长且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根据子宫肌瘤向着宫腔生长的程度,可将子宫肌瘤分为O型、Ⅰ型和Ⅱ型[3]。研究者中46例患者为O型子宫肌瘤,25例为Ⅰ型子宫肌瘤,9例为Ⅱ型子宫肌瘤。经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子宫肌瘤的平均直径为(3.3±1.2)cm。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并了解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肌层的关系,从而科学预估手术的难度。在手术前1d将400μg米索前列醇放置于患者的阴道后穹窿处。

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取膀胱截石位,手术区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铺巾。使用宫颈扩张器对宫颈进行扩张,膨宫泵选取连续的灌流电切镜,将电凝功率设置为50~60W,电切功率设置为60~70W。根据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类型等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黏膜下子宫肌瘤已经脱出宫颈口,则用止血钳将肌瘤的根部钳住,并向着同一个方向扭转,直至摘下瘤体,接着放入电切环手术切除瘤蒂组织。而O型的有蒂子宫肌瘤则先对血管和瘤蒂进行电凝,然后再切断并取出。Ⅰ型的子宫肌瘤应把电切环放置于子宫肌瘤的后部,接着沿着宫底向着宫颈的方向对子宫肌瘤进行切割,并取出。Ⅱ型子宫肌瘤通过旋切法或者开窗法进行手术。在切割时要注意深度适宜,尽量不要对周围的组织和内膜造成损伤,避免出现子宫穿孔或漏切。

1.3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表为本院自制,满分为100分,85分及以上为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本案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就是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严重者还会引发患者出现腰部酸痛、下腹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较大影响。传统的子宫切除术能够从根源上杜绝子宫的异常出血和月经过多,但是同样会对卵巢的血液供应和卵巢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并改变盆底的生理状态和整体结构,同时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和患者的生育能力,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是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具有术野广、出血量少、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多种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5]。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腹腔镜手术中,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都清晰可见,从而避免了对子宫内膜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腹腔镜手术前,必须对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向宫腔突出的程度进行检测从而充分掌握,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O型和Ⅰ型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最合适,而Ⅱ型子宫肌瘤患者则必须根据肌瘤突向宫腔的程度来选择最终的治疗方式[6]。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蕾,贺子秋,丁慧,等.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4):75-76.

[2]张德喜,冯骐,葛迎春,等.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2):950-952.

[3]唐靖,蒋蕾.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82-83,86.

[4]范雪梅,黄子健,王佩芝,等.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1(21):82-83.

[5]刘丽萍,邹伟波.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16):792-794.

[6]赵冰封,黄学桂,包旻,等.中国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与费用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24):461-467.

编辑/周芸霏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子宫肌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