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2016-11-19郑玉婷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

郑玉婷

摘要:通过对62例儿童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的全面护理,重视前期培训准备工作,维护中强调无菌技术、冲管和封管技术、正确使用贴膜技术,维护后强调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保证导管长期留置进行“一针式”治疗等,有效预防和控制了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PICC导管;并发症;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儿童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操作较方便,导管柔软,不损伤血管,很大程度缓解了儿童因长期输液治疗而反复穿刺的痛苦,给患儿及护理人员带来很大便利[1],儿科主要用于:血液病、肿瘤化疗、需要提供静脉营养治疗、中长期静脉给药治疗的患儿,但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量研究表明PICC在儿童临床中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及并发症,加之家长对穿刺的期望值高,对儿童PICC置管及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PICC导管维护,我院为PICC置管的患儿及家庭提供全面的导管维护,有效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经确诊为白血病需要长期化疗的患儿6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4.7岁,均采用3F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2 置管及护理措施

2.1导管的选择 根据患儿情况选择1.9 F或3 F的硅胶管,柔软、弹性好、导管总长度为50 cm并以厘米为标记,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裁剪。可通过X线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2.2评估

2.2.1患儿的评估 了解患者用药给药方式、疗程、以往的手术、放疗、患者的个体状况,胸廓是否畸形是否手臂、肩部、胸部有外伤史,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患儿血细胞分析结果。

2.2.2静脉评估 柔软、粗直、有弹性。皮肤完整有弹性充盈、易触及易固定无静脉瓣,有无化学性的静脉炎。

2.3静脉的选择 在穿刺点的选择上是根据上肢浅表静脉的直径来确定,一般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在临床操作及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选择头静脉进行穿刺置管易出现送管困难并发症多的现象,选择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选择头静脉进行穿刺置管。

2.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PICC是直接由浅静脉插人中心静脉的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了防止致病菌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开放处逆行侵人,置管时严格消毒,①重视手卫生,它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要求操作前洗手,撕贴膜后,用消毒液擦手后戴无菌手套,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2]。②撕贴膜时,手不能接触贴膜下部分,而且只能从下往上撕,发现导管上粘有输液胶布时,应先用75%乙醇沾湿胶布,使其与导管分离,防止撕贴膜和胶布时导管被拔出。③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 cm,螺旋式消毒、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先3遍75%酒精,再3遍碘伏,患者臂下铺垫无菌治疗巾,置管后使用无菌透明膜固定导管,将导管人口与外界环境隔离,每日观察导管与穿刺点的状况,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定时换药,注意溶质溶液的相关影响,确保导管通畅,导管通畅是整个PICC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通过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渗透压,掌握药液的输人时间,合理间断输人,随时观察输液速度及导管情况,进行有效封管,以保持导管通畅。

2.5家属的健康教育 ①置管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ICC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整个置管期间均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②告知带管仍可从事一般性的日常活动,但应避免带管手臂反复弯曲手的动作,③告知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淋浴时用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2~3 w,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即可[3]。告知治疗间隙期间,应每隔3~7 d进行导管维护一次,发现贴膜脱落、穿刺口出血、导管返流血液例如:可以告知患者可以淋浴,但应避免浸泡,淋浴时需用保鲜膜缠绕穿刺点(保护范围至少10 cm)2~3 w,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观察敷贴是否被淋湿,如果被淋湿则立即更换。④告知治疗间隙期间,应每隔3~7 d进行导管维护一次,发现贴膜脱落、穿刺口出血、导管返流血液及穿刺点周围有红、肿、热、痛或液体渗出等情况时,应及时回医院告知保护好导管外露的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将导管拉出体外。如果导管断裂或破损,在导管断裂处上方或靠近穿刺点处将导管折起,并用胶布固定,立即到医院进一步处理,并将断裂部分的导管一同带回医院。⑤出院带管告知:出院时给患者发放PICC置管注意事项及导管维护记录单,告知患者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导管维护,也可以到医院PICC门诊就医,并在每次导管维护后进行记录告知患者保护好导管外露的部分,可用弹性丝袜套住,在患者出院期间每周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有无异常和解答疑问,鼓励家属参与患儿整个PICC留置的护理管理。

3 结论

经过对患儿PICC置管的全面护理,置管的并发症大大减低,患儿家长对PICC置管与维护的认知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父母对PICC置管维护的满意度,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应用,PICC置管后的维护显得非常重要,重视前期培训准备工作,维护中强调无菌技术、冲管和封管技术、正确使用贴膜技术,维护后强调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保证导管长期留置进行“一针式”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6]。

参考文献:

[1]李志芳,李红荣,徐莉,等.儿科改良PICC置管术的维护及加小夹板固定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11(25):1989-1990.

[2]黄叶莉,蔡昌兰,蔡伟萍,等.我院PICC置管规范维护的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4(12):284-285.

[3]吴红燕,时富芝,郝颖芳,卢瑞存,赵磊,唐蕾.PICC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12例[J].医药论坛杂志,2004,(21).

[4]楼晓芳,吕华,李忠丽,等.NICU中PICC导管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09).

[5]陆亚红,吕华,李荷君.恶性肿瘤患儿应用PICC置管的特点及改进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7).

[6]Pettit J.Assessment of infants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art1.Detecting the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compli-cations[J].AdvNeonatalCare,2002.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并发症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