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心理护理对农村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6-11-19刘瑞敏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循证护理初产妇

刘瑞敏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心理护理对农村地区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并进行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入院前两组患者SAS、SDS得分无差异,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农村地区剖宫产初产妇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对产妇术后康复可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

初次生产的剖宫产妇,因为其内心对手术恐惧及对胎儿安全的担心,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对产妇身心健康和术后康复造成影响[1]。通过临床护理行为来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对产妇预后有积极帮助。本研究对农村地区破宫产初产妇进行循证心理护理,为其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入选患者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4.2±7.8)岁。平均孕周40.7w,均为足月产。入选对象均无心、肝、肾、肺等全身性疾病,无既往手术史、家族史、遗传病史。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文化水平、家庭条件等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产妇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心理护理。首先成立以科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为主的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应该全面知晓循证护理的理念及实践程序。查询相关文献和科研资料寻求理论支撑,与相关科室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剖宫产初产妇心理要点,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1.2.2循证实践

1.2.2.1术前循证心理护理 循证支持:初产妇对手术有恐惧和排斥心理,担心出现麻醉意外以及麻药对胎儿生长发育和智力产生影响;担心胎儿有无先天性疾病,如兔唇、四肢不全等;这些都会引起产妇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要点: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麻醉方式、预后康复等剖宫产要点,让产妇对手术及麻醉有正确的认识。通过术前访视了解产妇术前心理状态,针对心理问题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恰如其当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肢体类技巧,对产妇进行正向心理引导。向产妇展示医护人员对手术的信心,建立起面对手术的勇气,缓解其恐惧心理。指导家属对产妇进行正确心理护理的方法,使产妇有一个良好的术前心理环境。

1.2.2.2术中心理护理 循证支持:初产妇没有经历过生产,尤其是剖宫产,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担心手术过程出现意外,容易产生心理焦虑。护理要点:严密观察产妇一般生命体征和胎儿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保持镇静以免产妇出现心理压力,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可播放轻音乐营造轻快的环境,缓解手术过程中产妇的紧张心理。巡回护士主动关心产妇有无疼痛等不适感,全程陪伴产妇,及时告知手术进程。

1.2.2.3术后心理护理 循证支持:术后麻醉效果消除后疼痛、虚弱等都会影响产妇心理变化,加之对产出胎儿情况、母乳喂养等的担心,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容易引起产后抑郁,影响术后恢复。护理要点:对产妇进行疼痛护理,嘱咐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身等动作,进行床前长时陪护,必要时进行药物止痛处理。及时将胎儿抱至产妇旁边,告知其正确育儿方式。耐心、礼貌的与产妇进行交流,建立亲近感,使其能够接受自己的正向心理引导。告知产妇母乳喂养要点及优势,建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在饮食、生活等术后康复方面应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指标评价 指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评价产妇心理状态[2]。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状态比较见表1。

2.2 家属满意度比较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理念的进步,循证医学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循证护理以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核心,合理地将科研成果和护理实践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最佳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3]。循证护理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剖宫产初产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反应,这会导致产妇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引起手术时间延长、产后出血,同时焦虑和紧张情绪还会减少胎盘血供及改变胎心率,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等,危害产妇、胎儿安全。本研究通过对36例农村剖宫产初产妇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发现在护理前两组产妇SAS、SDS无明显差异,通过护理后两组产妇SAS、SDS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实验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显示通过循证心理护理后实验组产妇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中,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显示家属对护理行为持欢迎态度。

综上所述,对农村破宫产初产妇进行循证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状态,对产后康复有一定帮助。为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基层医疗单位产科护理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秀茹,徐艳.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33-735.

[2]陈晓红.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5):4626-4627.

[3]陈建华,李华喜,武秀娟.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28-29.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循证护理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