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2016-11-19黄俊喜邹文妹王丛英周云胡绍云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注射用心肌梗死心功能

黄俊喜 邹文妹 王丛英 周云 胡绍云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注射用血栓通50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w。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按照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法,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平均为(1.97±0.7)级,对照组心功能平均为(2.58±0.6)级;超声心动图EF值观察组平均值(0.55±0.10),对照组平均值(0.41±0.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可明显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疗效,减少不良事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栓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进展,发生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导致冠脉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最后形成血栓瀑布,使相应血管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年龄≥75岁者几乎占全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3,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后暴露了血管壁上的胶原质等促血栓形成因子,而这些促栓因子即使在血栓被溶解后仍具有高度致栓性[1]。因此,在发展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对药物的开发应用依然同等重要和具有深远意义。祖国医学的中药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多重性作用日益明显,为观察和评价注射用血栓通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使用价值,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依据指南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针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为自发性急性STEMI;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急慢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慢性肺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应用类固醇治疗者和半年内有过急性心肌梗死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自行放弃或不具备条件急诊冠脉再灌注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采用标准方案,包括常规药物和监护,年龄39~75岁,中位年龄(59.5±3.5)岁,男26例,女14例;观察组在标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0.2±3.2)岁,男27例,女1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2010版指南的常规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给予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心肌缺血和其他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他汀类药物,在ACEI治疗基础上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500mg加入到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d后,按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法进行心功能评价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1.3疗效评价 ①参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对两组患者治疗7d后进行心功能分级。②对两组患者治疗7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机器型号:西门子Acuson X350),测定其LVEF值。③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统计,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室膨胀瘤、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积液)等。④统计观察组存在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比较 按照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法,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平均为(1.97±0.7)级,对照组心功能平均为(2.58±0.6)级;超声心动图EF值观察组平均值(0.55±0.10),对照组平均值(0.41±0.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为30%,包括5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房性心律失常,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严重心力衰竭,1例心包积液;对照组为55%,包括9例频发室性心律失常,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严重心力衰竭,1例心房颤动,1例三度AVB,3例心包炎(积液),2例假性室壁瘤。观察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01

2.3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与注射用血栓通相关的药物反应,轻度皮疹及皮肤瘙痒,停药后自行消失,无后遗症,未影响进一步治疗。

3 讨论

注射用血栓通为中药三七的提取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其主要成分为人参Rg、Rb,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等广泛多重的药理作用;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血栓通具有调整血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指标,使红细胞分散,改善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3],有临床研究显示,血栓通对儿童急性肾炎疗效明显,使患儿 24 h尿蛋白定量、1 h 尿红细胞排泄率显著减少[4]。血栓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国内有多个文献报道,如严华[5]等通过心电图改善及血小板参数和血流变指标比较,证实应用效果较好。通过对比观察到心绞痛型冠心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和安全性,其短期临床治愈率尤其明显[6]。采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对急性脑梗塞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7]。综合相关研究和报道,血栓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所产生的作用可能有以下机制:①抗凝、抗血小板、降低血粘度作用[8];②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开放和建立侧支循环;③清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作用,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8];④调脂、稳定血管内皮功能。⑤使顿抑或冬眠的心肌细胞提早恢复功能。

综上所述,血栓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瑞环.高龄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3-8.

[2]王炎炎,朱会超,许文平,等.注射用血栓通对高脂血症家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草药,2015,46(3):396-400.

[3]王寅安.血栓通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2):128-129.

[4]陈本辉,崔莲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0):155-156.

[5]严华,余志杰.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14):124-125.

[6]周心涛,赵黎丙,陈娇,等.血栓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19):68.

[7]陈希山.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7):55-56.

[8]李芳芳,李冬冬,单远,等.注射用血栓通临床辅助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5,37(3):618-622.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注射用心肌梗死心功能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