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草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2016-11-19尹子丽谢晖张洁
尹子丽 谢晖 张洁
摘要:目的通过披麻草的植物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适应性等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实地调查、观察、测量和植物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法。结果披麻草具有喜凉爽植物的结构和特征;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鳞茎有多层鳞叶包裹,鳞茎中央维管束和导管丰富;披麻草适于生长在高寒山区,喜凉爽阴湿的环境,忌强光,其土壤以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主。 结论披麻草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披麻草;药材资源;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54-04
披麻草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Veratrumtaliense)狭叶藜芦(Veratrumstenophyllum)蒙自藜芦(Veratrum mengtzeanum)和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的根或根茎及根。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披麻草收载于1.996年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味苦、辛、寒,有毒,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杀虫毒之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喉不通畅、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创伤止血、疥癣、恶疮等[1]。披麻草是国家保密配方制剂“云南白药”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也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一粒止痛丸”的主药,披麻草尚未收入《中国药典》,全国各地多就地取材,地产地销,未形成有效的保护和统一规范的种植[2]。同时,目前披麻草尚未进入规模化的人工种植,长期以来完全靠野生采挖和自然生长,药材蕴藏量有限,资源日益萎缩。为使披麻草资源持续利用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其基源植物大理藜芦(Veratrumtaliense)、狭叶藜芦(Veratrumstenophyllum)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1植物外部形态
大理藜芦 植株高60~1.10 cm。茎无毛,基部具褐色或黄白色膜质鞘,鞘上部枯后变为具少数网眼的纤维束。根肉质,圆柱形,粗2~3 mm,土黄色。叶黄绿色7~9枚,其中多数基生或近基生,2~3枚在茎中上部散生并远离,叶片带状,长圆状,长30~50 cm,宽度变化大,常在1~45 cm之间,先端渐尖,基部无柄,两面无毛,中肋明显。圆锥花序狭塔形,长40~50 cm;侧生总状花序多数,常近直立,也有近平展的,长1.2~1.5 cm,具8~20余朵花,花疏或密;顶生总状花序长达30 cm,花多数,密或疏;花序轴,花梗和小苞片均被白色或污黄色绵毛。花淡黄绿色或黄绿色;花梗短或长,长7~1.2 mm;小苞片黄绿色,长圆披针形,卵形,长4~5 mm,短于花梗;花两性和雄花单性,花被片6,近相等,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具短爪,长8~9 mm,宽3~4 mm;花丝下弯,无毛,长2~3 mm,花药黄绿色,肾形;子房绿色,无毛,与花丝近等长,柱头3,分离,下弯;雄花中无退化子房,两性花布置在顶生总状花序上和上部侧枝的基部,雄花生侧枝上。蒴果淡黄绿色,直立,约与主轴平行,压扁后为长卵形、长圆形,长28 cm,宽约1.2 cm;种子近圆柱形,长约5 mm,两侧具狭翅,两头翅较长,连翅成椭圆形,两端较尖,长9~1.1 mm,宽3.5 mm[3]。[HJ21mm]
狭叶藜芦 植株高60~100 cm;茎白绿色,无毛,基部具黑棕色的纤维束或纤维网,有时仅被白色的膜质鞘,外层膜质鞘的上部往往纤维网状。根极多数,近肉质,圆柱形,粗2~3 mm,具少量须根。叶5~7枚,其中1~2枚茎生;叶片带状、狭长圆形、倒披针形或有时为镰状,长30~70 cm,宽1.5~2.5(85)cm,先端锐尖,基部收窄为抱茎的鞘,[JP3]两面无毛,全缘。圆锥花序长50~70 cm,分枝少或多,花密或疏;各侧枝具明显的叶状苞片,最下的长68 cm,宽6~10 mm,密被短柔毛;侧生总状花序长达1.5 cm,有的侧枝再分出2~3个总状花序;顶生总状花序长达30 cm;花序轴,花梗和小苞片均密被浅白色或淡黄色绒毛;花梗长1~5 mm,斜伸;小苞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长于花梗或近等长。花两性和雄花单性:两性花主要分布在顶生总状花序(也有雄花)上;雄花分布在侧枝上,也与两性花混生在顶生总状花序上。花淡黄色,黄绿色,花被片长圆形、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7 mm,宽2~4 mm,先端急尖,边缘偶有齿缺,色淡白,具7条脉;花丝明显短于花被片,淡黄色,长3~3.5 mm,花药深黄色,肾形,顶部横裂后成圆盘状,易落;子房绿色,圆锥形,长约3 mm,无毛;花柱3,分离,外弯。果序伸长,因侧枝[JP3]枯落而成圆柱形;果梗粗壮,上举,长6~7 mm,被绒毛,基部具宿存苞片;果黄褐色,椭圆形,直立,长达2 cm,宽8~9 mm,基部常有反折的宿存花被片,3室,每室种子4~5枚,种子扁平,周围具膜翅,连翅为椭圆形,长1 cm,宽3~4 mm,先端钝,基部略狭;但丽江标本果皮较厚、果呈三棱柱形,种子较小,周围的翅狭而厚[3]。
2内部结构
2.1根
2.1.1大理藜芦表皮为一列方形,大小不甚整齐的细胞,外壁稍厚,木栓化。皮层宽广,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淀粉粒,靠近表皮散有黏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内皮层明显,具有凯氏点。中柱鞘为一列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木质部10~1.3束呈星状和韧皮部相间排列成辐射状维管束。(如图1、图2)
2.1.2狭叶藜芦表皮细胞1列,排列紧密,类长方形或长方形。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皮层宽广,占根横切面的大部;壁薄,内含淀粉粒,外侧多裂隙,黏液细胞较多,内含草酸钙针晶,针晶成束或散在。内皮层细胞多切向延长,内壁及侧壁增厚呈马蹄状,通道细胞多单个,中柱鞘薄壁细胞类圆形、类椭圆形或类多角形。初生木质部束8~1.4原型,与初生韧皮部束相间排列。髓不明显。(如图3、图4)
2.2鳞茎
2.2.1大理藜芦鳞茎由4层鳞叶逐层包裹成类三角形。鳞叶上、下表皮细胞各一列,切向延长,上表皮细胞稍小,下表皮细胞稍大。叶肉组织无分化,均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内含淀粉粒,靠近下表皮部位散有黏液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中部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分布,形成层较明显,木质部导管6~10余个。(如图5、图6)
2.22狭叶藜芦鳞茎由5层鳞叶逐层包裹成类圆形。鳞叶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切向延长,上表皮细胞稍小,下表皮细胞稍大。叶肉组织无分化,均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内含淀粉粒;靠近下表皮部位散有黏液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中部有小型外韧型和双韧形维管束分布,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2~6余个,双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5~10余个。(如图7、图8)
3生态适应性
3.1云南地理分布大理藜芦(Veratrumtaliense)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至中南部,如图9:1寻甸、2大理、3丽江、4剑川、5鹤庆、6洱源、7云龙、8漾濞、9贡山、10个1宣威;2丽江;3宁蒗;4中甸;5鹤庆;6维西;7龙陵;8大理[HJ23mm]
3.2生长习性及生境大理藜芦(Veratrumtaliense)、狭叶藜芦(Veratrumstenophyllum)均为多年生草本,一般都在春季出苗长叶,7~9月份为花期,9~10月份为果期,10~1.1月份开始倒苗进入冬眠期。披麻草喜欢在肥沃、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壤或砂质土壤环境中生长。生长期间适当添加牛、羊、马粪等有机肥,可促进根状茎的生长。其分布地区自然植被的覆盖大,相应的有关动物和微生物分布也较多,由生物有机体本身的代谢给土壤的有机质也较多,由此形成的腐殖质也相应较多,因此土壤较为肥沃。
披麻草主根短而粗,不能有效的深入地下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茎不明显,减弱了水分的输导作用,须根特别发达,可达20多条,对水分和土壤中矿物质成分需求量较大。叶片长表面积大且表面不被蜡质,具有较强的蒸腾作用,水分较易散失。因此,披麻草多生于高寒山区,喜凉爽阴湿的环境,忌强光,其土壤以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主。
4资源匮乏原因
披麻草的自然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花两性和雄花单性,两性花主要分布在顶生总状花序上,偶有雄花;雄花多分布在侧枝上,花序的结构特点不利于自然繁殖,致使繁殖率大大降低。同一居群的披麻草多呈稀疏点状分布,且同一居群的披麻草开花植株所占比例较少(其开花机制待进一步研究),其分布情况也大大降低了自然繁殖率。
披麻草是“云南白药”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一粒止痛丸”的主药,同时民间医生、兽医等多用,采挖无计划性,多个分布地区均不属于自然保护区没有得到有利的保护,致使自然蕴藏量急剧降低。
5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措施
迄今为止,披麻草的使用完全依赖于野生资源,长期以来完全靠野生采挖及自然生长。近年来,随着“云南白药”系列药的开发与产量的不断扩大、加之云南持续几年的干旱与采挖价格持续走高,致使储量日益萎缩,采挖也日益困难。资源的可持续使用难以维系,同时对其种质资源将会或者已经形成破坏,因此必须对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对其加强保护,可分以下两方面进行:
5.1 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其进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组织培养研究,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种植。
5.2对披麻草的各个部位,尤其地上部分进行深入的多方面研究,使其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药品标准[M](1.996年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67-68
[2]尹子丽,谭文红,杨仙雨,等披麻草三种基源植物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3):60-62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770-773
[4]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重要中药资源信息,披麻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