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鉴赏

2016-11-19张大勇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汪伦示例李白

张大勇

[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例1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分析 仅回答哪一句“好”是不能得分的,关键是要分析出“为什么”来。这类题的解答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示例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2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其《书愤》中“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茄川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川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囚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分析 ①知人论世,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在“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我们已经知道的,要比较的两句其思想基调应该与前者是一直的。②表达要准确恰当,忌讳生硬套用,如“壮志未酬”“烈士墓年”“伤感”“悲愤”等词语的运用要注意分寸。③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

示例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不同诗人同一描写景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3 宋汪元量《湖州歌》(其六)中“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湖州歌(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汪元量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分析 ①联系背景境遇,体会作者心情。这里的“背景”主要是 “注释”提供的素材。②根据诗歌类型分析感情走势。“感情走势”是指同一题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侧重,两诗都是凭吊古人,但苏词侧重怀古,汪诗侧重现实。③结合描写内容,分析主旨。

示例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诗歌比较鉴赏种类繁多,其解题思路虽然各有千秋,但彼此之间大同小异,一言以蔽之:审清题目,读懂诗歌,横联纵比,扼要表达。

1. 阅读李白两首诗,回答问题。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中圣”:喝醉酒)

①第二首赠诗中的“风流”在本诗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②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雍裕之《农家望晴》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①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②范诗用对比,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

示例

1. ①“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②前一首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后一首则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视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

2.①表现百姓生活的痛苦,表达诗人深切的同情。②“江上”和“渔舟”两种环境,“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一叶舟”和“风波里”的巨大反差,饱含了诗人对渔人的关切和同情之心。

猜你喜欢

汪伦示例李白
读故事编故事之《赠汪伦》
诗仙李白的归宿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倒下的那一刻
泪别汪伦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