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创业就是慢爬坡坚持不会错
2016-11-19朱冬
朱冬
2016年除夕的“敬业福”,让许多人沉迷于“红包”游戏。
的确,短短几年里,网络红包的成长速度,着实让我们“惊呆了”。自从始于2014年的微信红包火起来后,红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微信红包、百度红包、支付宝红包等迅速成为大家手机里使用高频的工具。
在势如破竹的网络红包阵营里,有一支非正规军叫“快红包”。其创始人王强,常常自嘲是“屌丝创业军”,但自公司初创三个月后,即从2015年2月开始,便迅速累积了300万用户,几乎成为与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三分天下的“常胜军”。
它背后的成长故事,运营模式和商业思路,不得不提。
第一桶金不是钱,而是人脉
作为快红包创始人,王强一直坚信:要学会做一个好人,先做人再做事,先付出再想回报。事实证明,这是对的。
2012年夏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王强走出华中科技大学校门,就职于百度公司。骨子里一直有着不安分基因的他,在读大学之前就被央视一档创业栏目《赢在中国》深深吸引,经历了大学期间校园服务小软件的尝试,以及毕业后的公交到站提醒软件“herebus”的小试牛刀,作为产品经理的王强,慢慢萌发了正式组队干一场的念头。
但他深知,建立一个互联网团队并不简单,至少需要研发、UI两个工种的人才,然后产品上线之后还要涉及运营、分工协作的人才。作为刚入职的新人,从同事中选人组建队伍不大可能。于是,王强想到了自己熟悉的华科大学弟、学妹们。
“若招募他们进入团队,我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呢?”王强对《中外管理》坦言。
当时的王强能够利用的资源就只有两种:借助百度公司的内部推荐便利,推荐优秀的学弟学妹们来北京实习;租一个大房子免费给实习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个“实习宿舍”。他回忆说,“自己租了130平米的三居室,住得最多的时候一共有八个人,全部是华科大的学弟。平日一起上班,周末一起探索些创业点子,尝试些外包开发业务……”团队慢慢开始有了雏形。
2014年11月,王强果断决定离开百度,全职创业。随后,他跟三个校友合伙人一拍即合。
当时微信上有一个叫“捉住神经猫”的H5小游戏异常火爆,这让王强嗅到了商机。于是也就有了他的第一个项目:为微信平台外包H5小游戏。
王强说,别人创业第一桶金是资金,他创业的第一桶金则是“人脉”——这些用心打交道,一步步一起磨砺出来的靠谱校友、学弟学妹们,在他眼里异常珍贵。
从C端到B端转变,不容易!
值得庆幸的是,H5小游戏火了。“我们当时考虑的是,这类游戏都是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的,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刷屏、清理之后,你再想玩就找不到了。正是基于这个痛点,我们做了一个叫做‘口袋小游戏的App,将所有的H5小游戏都‘装进去,用户玩了之后,可以分享,也可以给游戏打分。”王强说。
但可惜的是,这个应用推出后,每天的下载量只有几十个,显然失败了。这种直接面对C端客户需求的创业思路是否可行?王强也为此进行了反思。
恰好此时一个“58到家”的朋友找来,提出要定制一个H5页面小游戏在微信传播,王强认为这是团队的强项,为何不做?于是决定给他们做游戏,而且是免费!但作为交换条件,对方需要在游戏界面上对“口袋小游戏”进行曝光。
出乎意料的是,游戏上线仅仅3小时,用户PV(页面浏览量)就超过10万,王强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此次合作之后,王强意识到如果在C端找不到突破口,何不尝试将C端的需求逐渐转化成B端?将用于在C端推广的精力转向本身具有强大资源的B 端,借力双赢。
不久后,“点到上门按摩”、“乐风游戏(开心消消乐)”、“58同城”、“京东”等商家主动找到王强的团队。随着与大商家的游戏开发合作的愈发顺畅,王强与团队初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但渐渐地,问题来了!他发现了给商家开发营销小游戏“打工”的弊端。
“虽然说我们是赚钱的,但这个天花板太低,原因是我们在不断地更新开发新游戏。”王强解释说,“由于每个商家的技术内核完全不同,合作的B端商家越多,我们需要面对的个性化需求越多,也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去跟商家沟通产品、设计游戏。”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项目做一个丢一个,但项目完工后,团队又不能随意解散,一旦没有新项目跟上,势必会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王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凡是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在快速扩张时,其产品和服务都拥有容易复制的特点。比如滴滴打车,饿了么等。而“不可复制性”的工作内容,让尚属稚嫩期的初创团队疲惫不堪。
王强作了一个关乎生死的决定——必须寻找新的创业方向。
不断解决问题是一种创业乐趣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4年,微信红包火起来了。2015年年初,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大战,更是让红包持续升温。据统计,2015年除夕,支付宝共发出2.4亿个红包,QQ发出6.37亿个红包,而微信红包个数更是达到史无前例的10.1亿个。王强意识到自己蓄势良久,脑海中那个新的创业方向呼之欲出。
“我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买域名,毕业后两年里我囤了100多个我认为不错的域名。而在我买下来的众多域名中,有一个就是‘快红包。刚好,我们还为此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王强说。
2015年4月,王强决定放弃游戏开发业务,转而带领团队全力打造自己专属的“快红包”平台。“我开始将团队力量向快红包上倾斜,学习微信和支付宝红包,在快红包微信公众号上利用图文口令发红包口令的方式扩大传播,用户开始直线上升。去年除夕当天,用户涨了一万多,而付出的仅仅只是发四次红包,每次50-100元不等。”他说。
王强算了一笔账,虽然说平台在一直往外发钱,但是聚拢用户的成本却很低,若将这些用户输送导流给别的商家平台,中间利润差不可小觑。所以,没有人会拒绝红包,但对商家来说,怎样发红包,在哪里发红包,如何利用红包增加用户和产品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而这,对快红包来说,不是问题!
很快,第一个合作商家爱国者出现了。王强介绍,他们利用春节期间红包的热度,在快红包微信公众号上贴上爱国者的链接,对抢红包的粉丝们说:“给大家介绍一个公众号,他也在发红包,大家速来。”于是,1000元就导入了1500个粉丝,第一次成功的尝试,让大家非常欣喜。
逐渐地,当快红包微信公众号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业务需求,快红包App顺势而生。2015年4月,快红包App在安卓系统上线,一个月后,又在苹果系统上线。同年7月12日,快红包App下载量突破10万;10月8日,用户突破100万;12月14日突破200万。现在,快红包App用户已近300万,微信公众号拥有80万粉丝,QQ部落拥有19万粉丝,新浪微博也拥有7.5万粉丝。快红包成为除了微信和支付宝之外,最活跃的红包平台。而王强做过数据统计,快红包自2015年4月20日上线到2016年2月21日,一共发放红包1401749个,商户红包投入52295元,为合作方节约营销开支119.8万元。
这样一个靠聚粉和导流的平台,专注做事,能量惊人。用王强的话说,“目前微信公众号一共有1000万个,并且每天有1.5万个新增的公众号诞生,假设即使只有20%的公众号去做营销服务,每个月投入2000元,这个盘子就是千亿级市场。”
今年,王强又将快红包的商业触角伸向了中小微企业。马上要免费为小微企业嵌入红包能力和技术解决方案,快红包则可以通过资金沉淀来受益。虽然这一渠道为B端商企迅速吸粉,但如何确保带来的是比较精准的目标受众却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快红包目前也在探索通过一个“红包基因”的功能筛选,将用户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状态、所在城市进行分类,以期实现精准导流。
将来必然还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但不断解决问题也成为他创业过程中的一种乐趣。“创业是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一定要耐住性子坚持,不能太着急,太浮躁了什么都做不好。”王强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