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呼唤管理创新
2016-11-19李海燕
李海燕
今年两会上,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年底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引起与会人员积极献策。作为人力资源领域从业者,一定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以便清晰把握国家经济走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而推演对管理及人才策略的要求。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我认为就是制造业的转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仅仅是输出了廉价劳动力,但并未解决品牌和品质以及技术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很有意思的事:某家已跨入本行业世界第一的中国企业,其产品合格率仅80%,而所谓的第一是生产能力,这个指标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而另外一家企业的供应链部门,竟然没有品质管理部门,某些产品的瑕疵率竟然达到80%以上,而由于这家企业处于蓝海市场,于是活得还很好。这些难道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重拾工匠精神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寿司之王,讲的是一家寿司店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其实就是你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这家寿司店并不大,店主的年龄应该至少60岁,每天为了保证寿司的产品质量,店主每天早晨都亲自品尝寿司的味道,并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做才能够保证寿司的品质,数十年如一日,店主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即让大家吃到最新鲜可口的寿司,他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为了保证品质,他甚至没有开第二家店,他因此获得了“寿司之王”的称号。
反观国内,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愁产品的销售,无论你做什么,似乎都有人埋单,这只能说明我们还在“粗糙”地活着。举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上海的房子和北京的房子是同一个开发商建设的,上海房子的品质一定会优于北京,当我与房地产商沟通其原因时,得到的理由是,上海人比较挑剔,而北京人比较粗放……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倒逼机制,由于消费者的要求,促使供货方品质提升,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既然老百姓都开始关注自己的品质生活,关注服务,为什么不能从制造业开始,关注自身的能力提升,即找回我们迷失的工匠精神呢?其实中国并不缺乏工匠精神,只是想不想去做。
打破舒适区
制造业无论是呼唤工匠精神,还是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企业管理,其实是管理方式的革命。
首先是鼓励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设备改造的创新。我们要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不要认为制造业就是简单机械的工作,员工全是成本,设备也是成本。于是,我们对于成本的管理核心是节约!其实他们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非成本,因此要通过管理机制鼓励创新。比如:海尔有一个政策,即谁创新的产品用谁的名字命名,这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最直接做法。同时,所有员工不要认为自己只是螺丝钉,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的愿望。
因此,制造业也该打破舒适区了。很多制造业从业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创造力,也没有真正的成就感。但现在时代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重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当然,打破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需要一种机制,即通过组织的力量,机构的调整,考核机制的调整,用人理念的调整等,来完成这一使命。
重塑主人翁意识
这看似一个很OUT的词,其实这种精神真的需要重新树立。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日方负责日常管理。为了学习其生产管理,该企业派了几名人员到此合资厂。为了降低成本,该企业自己随后成立了一家工厂,且将合资厂中的生产管理人员调至自己的工厂管理生产,采用同样的方法,但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合资工厂的标准。该企业负责人百思不得其解,求助笔者解惑。
我通过在该厂访谈及观察,发现合资厂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不会因为赶工期等放弃质量标准,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抽检,如果发现问题,所有的人都停下来找问题和解决方案,且不允许在未找到问题的时候继续生产,以防后续产品质量的不可控。当然,合资厂也有交期的要求,虽然在找问题的过程中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因为产品质量优异,不合格品率低,因此,交期往往不会延期,而从合资厂回到自建厂的负责人,由于以赶工为核心目标,当然不会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停下来寻找问题。
在日资企业中,产品质量被誉为生命,公司提倡对于产品质量极致的要求,这也是公司倡导的企业文化的核心,这个文化根植于人心,不可动摇。这就是我们久违的“主人翁意识”。
打破一切常规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盖洛普的一本书,叫《首先打破一切常规》,里面有一个盖洛普Q12的工具,主要测量员工的敬业度,分别从公司、管理者、环境等几个维度进行了阐述,现在之所以提起,是因为我在思考,在当下这个环境下,人力资源应该做些什么?是墨守成规还是打破一切常规?
我想大家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打破一切常规。
管理的目的是能够推进或助力组织的转型、发展,而非一成不变。我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为源动力:从人才的选拔、培养等方面,将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制造业改革的需要。
2.产业链生态圈:制造业转型中,融入了很多互联网概念,如果真正引入互联网人才,其管理模式与传统方式将有很大的区别,于是打造产业链生态圈,让互联网人才在圈中生存,产生互动价值,优于在制造业直接引入互联网人才。
3.项目制更盛行:由于转型中会有多种方法的尝试,于是多项目制运作将成为主旋律,但这样的方式,对于组织的管理能力将有更强的要求。
4.关注绩效改善:过往制造业更多的是考核工时、出品率等,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应该更关注绩效过程中的改善,包括设备更新、技改、SOP优化、人员能力提升等。
5.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让数字说话,总是优于演绎性的信口开河,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数据模型,以更有效的方式找出算法,提升效率。
6.追求卓越能力:缺乏工匠精神,无追求卓越的欲望,无法做到产品的极致,既不符合互联网下的精神,又不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
国家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大力实施与推进,给制造业升级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这也是符合国民生活现状的一大改革,呼唤精品、呼唤价值、呼唤创造是中国制造的三大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都要跟随这一主流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