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合研究

2016-11-19刘淑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治课思想品德中学生

刘淑荣

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都是以生活作为构建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而高中思想政治要求对知识的应用,从初中思想品德到高中思想政治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析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和特点,并提出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政治素质教学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然而在物质财富的背后,也引发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人文精神消沉怠倦、道德缺失,等等。科技的发达使中学生通过各种传媒途径与社会接触,这种趋势日益强化,从而导致中学生自我放任的思潮日益膨胀。中学阶段是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此阶段中所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为重要。中学思想品德、相思政治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

一、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思想品德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起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树立人生准则的作用,此外,两者也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作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具有以下几点要求和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想要中学生接受两者,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接受这两门课程。首先,体现以学生发展的中心的理念,在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针对学生的特征来进行。其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科学习的价值所在,认识到学科所授道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再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内容向现实生活靠拢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构建民主教学氛围。

2.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材应针对课程目标和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编写,侧重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巩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尽量安排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情景中弃芜求精挑选主题,统筹安排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对中学生成长中必需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健康心生教育,做好整个中学阶段的统筹设计,此外还要穿插时政要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3.助推学生体验感情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的教育课程,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认识过程予以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助推学生心灵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甚至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反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活动需求。针对中学生的成长特征,课堂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得到体验,深入领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道理,并产生认同感,是实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现代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弱化了对受教者的精神和价值引导,而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实现课程价值。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诸多要素彼此关联、渗透和制约,如教学与学生、目标与内容等,这些因素都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因素。

1.构建专业教师团队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与学生之间在的纽带。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教师有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教学的关键要素,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应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提高专职教师教育素养。首先,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其次,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多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要素,培养在职教师政治品格,提升专业素养。再次,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以便推动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2.针对中学生特质开展教学

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中学生的特质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坚持以人主本的教育目标,契合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并在这个目标下将理论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倡同等看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正确引导中学生看待社会价值,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完善与人为本的教育内容,逐步实现广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倡导中学生珍爱自然、遵纪守法,探求知识、热爱祖国等等。再次,探索有利内化感情的教育方法,可以对现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进行优化,或者借助“价值澄清理论”来帮助学生正确对自我价值厘清,从而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道德人格的生成以及探寻知、情、意、行的融合统一。

三、结语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时期,而此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内化的阶段,中学生不同于小学阶段接受“被动性”的灌输式教育,同时在思想上进入了“反叛期”,虽然有了成人的意识,但还需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将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育从“外因诱导”转换为“内因驱动”。

参考文献:

[1]黄勇樽.高师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J].教育评论,2013,(04):102-104.

[2]袁园.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37-41.

[3]孟庆男,潘皓琳.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88-93+72.

[4]张云平.中学政治课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制的三个关键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41-50.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思想品德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